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新闻 >
原创童书:满树繁花正当时
发布时间:2017/6/2 10:41:00    新闻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今天的文学氛围很好,我们有了自己的话语体系,中国人的作品被世界承认。在这种形势下,作家还是要沉下心来好好写。好的作品长得很慢,我们要好好养我们的树,才能看到满树繁花。”5月31日,谈及原创童书创作,儿童文学作家孟宪明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说出了这样的“寄语”。

 

  “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2017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孟宪明聚焦留守儿童校园生活的作品《花儿与歌声》入选其中。在百种优秀出版物中,《花儿与歌声》与《盘中餐》《面包男孩》等作品代表了蓬勃向上的原创力量。

 

  有人说,童书是儿童节最好的礼物。在童书步入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互动的新阶段时,我国优秀原创童书为“国际礼品店”增添了浓浓的中国味道。

 

  做好原创心里才踏实

 

  强大的原创出版能力是出版企业安身立命之本。近些年,很多童书出版企业将推动原创作品放到战略层面,把主要精力放到抓好原创出版上来。

 

  “随着业界加强对原创的重视,原创童书在国内市场取得了非常抢眼的表现。这既得益于国家政策对于中青年作家、优秀作品的扶持,也说明了我国的内容建设逐步在走强。”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编辑邵若愚表示。浙少社一直将原创图书出版能力视为核心竞争力,经过多年积累,“中国幽默儿童文学创作丛书”“红帆船系列”等已具有持久生命力。

 

  在主要的儿童文学板块之外,浙少社也在向绘本、科普等板块发力,优化出版结构,推进协调发展。邵若愚介绍说,浙少社近年来打造的“中国原创绘本精品系列”之《阿诗有块大花布》,入选“2017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该系列目前已推出27册图书,其中既有名家精品,也有新人新作;在科普板块,浙少社近两年每年都有百种选题在推进。其中,《航天科普大讲堂》入选了科技部“2016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

 

  近10年来,晨光出版社也越发重视原创图书开发,特别是在原创儿童文学创作方面成果不断涌现。晨光出版社总编辑李云华介绍说,该社打造的“青青望天树”精品书系以生态文学为主题,目前已出版的20册图书先后获得好评与肯定。例如,《凤凰的山谷》获“五个一工程”奖,《叼狼》获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提名奖,《雾里青花泥》入选中宣部2016年“优秀儿童文学出版工程”,《如画》入选2016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

 

  围绕重大主题进行主动策划是晨光出版社在推动原创儿童文学方面的主要动作。例如,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晨光出版社策划推出了“七彩云霞红飘带”丛书。李云华介绍说,在撰写丛书的7部作品前,云南本土作家通过重走长征路,深度发掘和调查采访红军长征过云南期间发生的事件。丛书出版后,以其规模和品质取得了不错反响。有了这样的成功经验,晨光出版社再接再厉,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策划了“春天三部曲”,通过“春潮·童年”“春风·韶华”“春水·繁星”3套丛书,书写蓬勃、进步、团结的中国,展现改革变迁中孩子成长的故事。

 

  打造优秀原创作品是保障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做好原创童书心里才踏实,已经成为童书出版业的共识。

 

  用现实题材作品打动人心

 

  围绕讲述好中国故事这个主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童书出版企业正重点推动现实题材的童书出版。在现实题材作品中,有真实的、动听的中国童年故事,它们能够更直接地打动小读者。

 

  “原创在觉醒。纵向比较,取得了比较大的发展。”回顾近年来的原创童书出版成就,海燕出版社副总编辑康华用了“自豪”和“不易”两个词。让她感到自豪的是,海燕社推出的以“棒棒仔”系列为代表的原创童书,汇聚了优质创作力量,呈现了加速度成长的旺盛生命力;令她觉得不易的是,原创童书出版需要经历一个长时间打磨的品牌塑造过程,“起步晚”但“定位不低”,坚持下来不易。

 

  “很多青年作家,能够写出唯美的童话或校园故事,但很少人能够写出具有深度的现实题材作品。”康华点出了现实题材童书作品的可贵之处。海燕社近年来先后出版了以留守儿童生活为主题的“三部曲”--《念书的孩子》《青石臼》《花儿与歌声》。“这三部作品由孟宪明撰写,讲的是非常典型的中国故事。孟宪明当过民办教师,熟悉农村,他在搞影视文学创作的同时,也做民俗研究。正是在各方面积累比较深的条件下,厚积薄发写出来的作品才能打动人。”康华表示。

 

  随着越来越多的出版社涌入少儿出版领域,提升品质、不断创新成为童书出版企业的追求,其中,挖掘原创作者成为出版社的重要方向。“中国并不缺少原创作者。一些科学家、成人文学作家等缺乏对于童书的热情,造成了原创资源的匮乏。”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张国际表示,辽少社正打开视野,在成人文学作家中寻找适合儿童文学情怀和特征的作品,这就扩大了原创作者群。

 

  在围绕现实题材作品的发掘上,目前,辽少社正打造一套“童年海”丛书,邀请作家们书写自己的童年,突出童年的乐趣和特殊性,做一个童年的基因库。作家王充闾的作品将作为丛书的首部作品出版。“童年是每个人记忆中的重要板块。希望小读者通过阅读这套丛书,了解并体验到历史上有很多好玩的童年生活。”张国际说。

 

  为做好现实题材作品创作,出版社与作家都在积极贴近现实生活。晨光出版社5月10日至25日邀请了21位儿童文学作家参与了主题出版原创儿童文学“春天三部曲”创作采风活动。作家们远赴云南迪庆、丽江、临沧、保山等地,走访民族小学、国门小学、美丽乡村、村民家庭、历史文化名镇等。作家深深被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热情朴实的民风民俗所感染,了解到边疆孩子们的成长故事与时代风貌,激发了极大的创作灵感,为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创儿童文学主题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讲好本土故事要慢慢来

 

  虽然原创童书在近些年中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在一些领域与引进版图书还存在一定距离。原创童书如何精进?面对这样的问题,孟宪明、保冬妮、熊亮3位童书创作者不约而同地谈道,原创童书的成长应在不断积累的基础上,逐渐升温、慢慢前行。

 

  “读者迫切需要的是更多用心的原创作品,而不是跟风的作品。慢慢升温是个好现象,大家可以慢慢进步,不骄不躁。”儿童文学作家保冬妮以自己熟悉的领域--图画书举例说,原创图画书在走向读者的进程中仍然需要不断成长,“图画书是视觉艺术,作家要为图画留出表达空间,而不是简单写一个短故事。年轻画家要具备文学功底,了解教育学和心理学,以及不同层次的儿童读者。作家和画家创作的目的不同,采用的方法一定也不同。”

 

  保冬妮的作品风格鲜明,“京味儿”十足。她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个人成长经历和对于婴幼儿成长规律的了解。“每个人都有故乡,北京有我写不完的童年记忆,这些有味道的记忆混合着我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我把这些糅合在一起,讲述给孩子们。” 在与画家合作中,保冬妮把不同的作品讲给最适合的画家,提供空间让画家发挥他们的水平,在彼此享受创作的过程中,尽力赋予作品独特味道。“未来创作会越来越慢,慢工出细活儿,一切都不着急。”保冬妮说。

 

  “如今年轻艺术家或作家,可以创作和发挥的空间很大。有机会的话,我们还是要认真做。”在绘本作家熊亮看来,原创童书创作环境的改善,正需要创作者明晰小读者每一个阶段的需求,进而明确作品要达到的专业要求是什么。面对低幼、少年等不同年龄层读者,作品需要有不同的侧重点,作家应在绘本发展过程中解析其中的经验和文化常识,通过积累不断前进。

 

  “一个人的早期作品,肯定是来自想象力和文化感。而我近些年的作品,来源于我和其他画家走出画室的采访。”熊亮表示,正在构思现实题材作品的他,今年的工作重点是考察和采访。他希望自己笔下的故事是“行出来的”,而不是“听出来的”。“希望在深入社区教学过程中,能够推出一些作品。这些作品不止是书面的东西,而是通过与读者交织在一起,作用于生活。”熊亮表示,国内创作者应学会借鉴国外环境中的优点,既重视乡村中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也要注重挖掘图像文化在生活中的作用。

 

  同样不主张把步伐走得很快的孟宪明用打磨8年推出的《花儿与歌声》彰显了积淀的力量。“我对于每一部作品都很在意。《花儿与歌声》我2011年就写好了,2016年我把原来的作品推翻重写,这是因为我找到了崭新的表达方式。”孟宪明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满足两个条件之一:一是自己以前没有写过相同或相似的主题;二是作品在整个儿童文学中有鲜明特点。如果具备其中一个条件,就一定要好好写。在《花儿与歌声》中,孟宪明按照音乐作品来构架结构,它有3个声部。一个是用文字讲的故事,一个是用乡村野草野花构成的象征,还有一个声部是由民谣组成。书的最后一页是一首完整的歌曲,这样的形式创新让全书最终能“挽住”。

 

  “一个作家,之所以写什么作品,不取决于他想写什么作品,而取决于他能写什么作品。关注留守儿童,是因为我对于这一块很熟悉,知道故事是怎么回事。我们写这类东西,首先是故事感动你了,它是有价值的。”孟宪明说,“你是哪一种鸟就是哪一种叫声。一个人只能发出自己的声音。” (李明远)

 

 

(编辑:蒋朔)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