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新闻 >
首创置业:以产业创新促进非遗保护与传承
发布时间:2018/6/21 16:42:00    新闻来源: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6月20日,由首创置业主办的“守大美非遗·创时代生活”——首创非遗创新发展平台发布会暨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活动现场,首创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松平启动了首创非遗创新发展平台,并发布“非遗倡议书”,呼吁各界共同构筑非遗可持续发展新生态,推动非遗走进新时代。

 

  搭建资源整合平台

 

  据介绍,首创非遗创新发展平台是首创置业重点打造的复合型非遗创新发展平台,集非遗传承、设计创新、技术研发、销售体验、传习实践、园区运营、投资孵化于一体,旨在以产业创新促进非遗保护与传承。李松平表示,首创集团希望打造一个全国性、复合型的非遗创新发展服务平台,为政府、设计企业、非遗传承人、消费者等各方搭建一个资源整合、需求对接的桥梁和纽带,同时全面支持非遗的体验、传承和生产性保护。

 

  在活动展览区,首创非遗创新发展平台的合作传承人——“燕京八绝”的八位大师带来了他们亲制的优秀作品:晶莹剔透、惟妙惟肖的玉雕器件;纹饰考究、华贵典雅的京绣服饰;富丽庄重,尽显皇家风范的盘金宫毯;还有花丝镶嵌、景泰蓝、雕漆、金漆镶嵌、牙雕等代表北京特色非遗技艺高峰的“绝活儿”名作,吸引众多参观者。

 

  首创置业文创与产业发展事业部总经理燕山现场推介了首创非遗创新发展平台,并正式发布了首个非遗主题园区——位于北京东城区三露厂的“詠園”,开启首创置业文化板块。首创非遗创新发展平台负责人李跃代表首创置业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北京设计学会、中国非遗保护协会职教专委会、丰职集团非遗与设计学院、三露厂及燕京八绝八位传承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各方将共同推动首创非遗创新发展平台的发展,为非遗保护开启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让非遗实现自我造血

 

  启动仪式之后,在由北京国际设计周策划总监曾辉主持的高峰论坛圆桌会议上,首创置业党委书记李晓斌,与非遗与设计专家、民盟北京市委专职副主委、北京设计学会创始人宋慰祖,中国非遗保护协会职教专委会主任、丰台区职教中心学校校长赵爱芹,燕京八绝非遗传承人代表、2008奥运会奖牌设计与制作人张铁成等就非遗的创新化传承话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专家们各自就如何与非遗结缘,如何帮助传统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当代社会、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让“久居深闺”的非遗实现“自我造血”,在不破坏非遗生态的前提下实现非遗的产业化等话题进行了研讨,对非遗的抢救性保护等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建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与会嘉宾结合北京地区非遗传承人的生存现状,以闻名遐迩的“燕京八绝”为发展范例,深入讨论了北京有利于非遗产业化发展的政策,以及非遗产业化对非遗传承人培养的助益。赵爱芹认为,国家倡导传统文化要融入教育的始终,专业院校既能帮助传承人以现代化方式包装和传播自身,将文化传承植根到每一个人心中,也能培养人才,让传承不绝,文脉有续。

 

  此外,论坛还关注到,目前进入非遗生产性开发领域的企业并不多,并且以民营为主,且多为就单个非遗项目进行产业化开发,很多是传承人自身参与投资运营,系统化大平台稀缺。李晓斌表示,首创非遗创新发展平台,是发挥国企平台优势,汇集全国优秀非遗内容、策划、设计、研发、营销、资本、教育等相关产业化要素资源,打造的复合型非遗创新发展平台。是首创置业在新时期、新目标大背景下,对首都文化中心建设及创新发展所作出的崭新实践。

 

  推动非遗创新转型

 

  非遗是以非遗传承人为创造主体,文化产品应用于生活和审美艺术的统一整体。然而,目前我国非遗传承人发展空间狭小且断代严重,产品理念与时代脱节,难以融入市场和大众生活,生存状态不容乐观。与会专家认为,非遗之美需要拯救,需要焕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导、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苑利认为,非遗保护关键在以人为本,传承人的任务是让国家文明不断流,必须给与传承人宽松的发展环境,而企业能参与到非遗保护中去,空间是无限大的。

 

  在全民关注非遗保护的大趋势下,急需一个系统化综合型的大平台,来带动非遗产业化大踏步前进,给传承千年的宝贵技艺注入强劲的动力。首创非遗创新发展平台,正是让致力于非遗保护的各方实现资源互通、价值兑现的平台。据介绍,近年来首创置业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将非遗创新转化作为优先发展方向。首创置业将投入50亿文化产业基金,非遗创新发展将成为该基金重要投资方向。

 

  首创非遗平台以实体非遗主题园区为依托,以文创产业基金为抓手,以非遗文创产品的内容生产为核心,着力于打造完善的非遗活化和创新应用的产业链。据了解,詠园计划于2018年底启用,并逐步投入全面运营。园区内设立了面向产业界的功能模块:非遗展示体验中心、大师工作室、双创平台、院校研发实践基地、非遗总部基地,以及融合衍生开发、设计分享、投融资、咨询、策划、营销推广的价值提升平台等;同时也规划了体验式培训、非遗生活方式体验、非遗作品及衍生品销售等面向消费者的功能区。

 

  “我们的目标是在首都核心区力争打造‘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京津冀乃至全国标杆性的非遗主题文创园区。”李晓斌满怀自信地说。(本报记者裴宏 窦新颖)

 

 

(编辑:蒋朔)

 

 

  (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