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新闻 >
超前点播模式不能超越合同界限
发布时间:2020/7/2 15:01:00    新闻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备受关注的黄金会员诉爱奇艺《庆余年》超前点播侵犯合法权益案一审有果。6月2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开庭审理该案并当庭宣判,确认《爱奇艺VIP会员服务协议》部分无效,在原告吴某购买会员服务后更新的付费超前点播条款对吴某不发生效力,爱奇艺应继续向吴某提供原有会员权益。

 

  在该案中,法院认为,虽然爱奇艺在施行超前点播模式的过程中,部分格式条款排除用户主要权利,未尽合理提示义务,损害了会员已有权益,但是超前点播模式本身并无不妥。

 

  去年12月,爱奇艺与腾讯视频对热播剧《庆余年》开启付费超前点播,视频会员在更新日比普通用户多看6集的基础上,付费50元即可再多看6集。这番操作一时间成为争议焦点,不少用户认为,会员还需再付费,在没有提前约定的情况下,会员用户享有的基本权益缩水。此外,用户也在犹豫是否接受这种热播剧超前点播模式成为常态。

 

  国内在线视频平台大多以免费模式起家,即通过免费看剧聚拢用户,依靠广告流量实现商业变现。在内容成本很低的情况下,只要购买内容的支出与广告收入的差值能够覆盖固定成本,即可实现盈利,但这在视频行业发展的现阶段是明显行不通的。近年来随着国内影视产业的迅猛发展,版权内容的购买成本翻了百倍、千倍,对于以独家内容构筑竞争壁垒的视频平台而言,内容成本的压力催促着其探索多元商业模式,而这必然与现有的消费习惯产生摩擦。

 

  视频平台为什么迫切探索超前点播模式?一方面,视频平台往往承担着产业链条上风险集成的巨大压力,制作方只管一笔买卖交付内容,消费市场对于内容体验的直接反馈则全部由视频平台接收并消化。而超前点播这类模式,可以看作是视频平台对于用户反馈机制的一次完善,依靠此筛选用户偏好哪些内容、愿意以怎样的节奏看剧,这些反馈可以进一步帮助视频平台优化业务逻辑,甚至关联到内容提供方的制作模式与收益分成,进而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赢。

 

  另一方面,在内容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如何维持收益增长、扭亏为盈是当前国内视频平台普遍面临的问题。以爱奇艺为例,其2019年度全年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底,爱奇艺会员规模已达到1.07亿人,全年会员付费收入超过144亿元,占比近总营收的一半,但爱奇艺支出的内容成本相较2018年同比增长6%,整体亏损近93亿元。在广告收入缩水、用户增量触顶的情况下,视频平台只能在多元付费业务上下功夫。

 

  事实上,对于超前点播这类多元付费模式本身,视频用户已经展现出很大的包容与认可。无论是在《庆余年》之前率先尝试付费超前点播的《陈情令》,还是《庆余年》之后超前点播特权购买量不俗的《龙岭迷窟》等剧集,都在印证着超前点播模式确实契合了一部分用户的观剧需求,拥有继续发展下去的市场空间,只是对于这种复合分层付费模式的消费意识仍需要一个渐进培养的过程。

 

  但需要强调的是,商业模式的健康发展和运行是建立在遵循商业条款、尊重用户感受,不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基础之上的。视频平台在提供超前点播服务的过程中,损害了会员用户原本享有的提前观剧权益,甚至单方面修改、增设协议条款,使得会员用户对于基本权益的满足度显著降低,这才是超前点播模式饱受诟病的关键所在。

 

  笔者认为,内容付费新模式的推出必然会涉及到用户权益的变更,视频平台应至少尽到对用户提前充分告知的义务,而不是单方面一味向前推行,否则一旦损害用户的体验感受,造成用户流失,最终还是会给平台自身带来不利影响。视频平台对于付费模式创新、用户权益以及内容体验的平衡还在进一步摸索中,我们也期待视频平台能尽早带给用户满意的答复,与用户达成共识,一起推动内容付费模式的合理迭代。李杨芳

 

(编辑:蒋朔)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