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新闻 >
用专利还天空一片蔚蓝
发布时间:2021/5/12 14:28:00    新闻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以废治废,变废为宝,中晶环境自主创新治理工业烟气——

用专利还天空一片蔚蓝


  工业烟气治理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治理大气污染的“重中之重”。自我国提出“3060”碳目标以来,工业烟气治理加速驶入快车道。中晶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晶环境)秉承“以废治废、变废为宝”的技术研发与设计理念,依靠多件核心专利,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工业烟气治理之路。


  四步走,技术驱动


  传统的工业烟气治理方法,例如脱硫脱硝技术,不仅治理成本高、资源消耗大,处理后的副产物还会造成土壤和水源的污染,既无法彻底解决工业烟气污染问题,又造成了二次污染。面对这种情况,中晶环境董事长童裳慧凭借在工业烟气治理领域十余年的经验,创立中晶环境,决心改变这种状况。


  公司自成立以来,童裳慧亲力亲为,带领团队在脱硫、脱硝、除尘、脱汞等工业烟气治理方法及副产品综合利用方面,不断探索创新,独创了属于自己的工业烟气处理技术模式。童裳慧表示,公司探索的工业烟气处理技术路径分为四步:从单一脱除技术到协同治理技术再到综合治理、循环利用技术,最终实现碳平衡与自循环技术突破。


  据了解,中晶环境先后攻克了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副产物资源化利用等行业性难题。目前,公司已迈入第四步开展技术研发。其研发的福斯技术及禧德技术在德龙钢铁、富伦钢铁等数十个钢厂项目上得到成功应用,其工程建设总成本比活性焦、SCR技术低40%左右,为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其中,中晶环境自主研发的福斯技术,是利用粉煤、钢渣等工业固废作为脱硫脱硝剂原材料,在实现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脱汞一体化的同时,打通了整个循环经济体系,实现了废气、废水、固废的资源化利用。据了解,经过福斯技术治理后的烧结机烟气脱硫、脱硝和除尘效率均较高,3个主要指标均稳定达到超低排放水平,并能在相对较经济的条件下达到近零排放。治理后产生的副产物可制成多孔纤维板、无机防火保温板等新型高附加值的绿色建材,真正践行了“以废治废、变废为宝”的治理目标。


  中晶环境旗下子公司可徕卡(上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可徕卡)则在新材料领域持续深耕,通过将硫酸盐、工业固废等各种材料分解、结合,生产出可以固化二氧化碳的碳板、取代水泥的胶凝材料晶粉胶凝剂等新型建材,相比其他同类型建材产品在成本和性能上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共携手,专利助攻


  “环境治理是一项复杂工程,需要工业企业、环保行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多方齐抓共管。”童裳慧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合作意识很强。在他的提议下,中晶环境积极推进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的合作,在基础性研究、工艺过程研究、研发实验室搭建、人才培养等方面,得到了各高校的大力支持与帮助。2020年,中晶环境与北京科技大学、河钢集团有限公司等共同完成的“钢铁烟气超低排放多功能耦合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设立的环保类奖项——“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中晶环境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的成就离不开知识产权制度的支撑。”童裳慧介绍,中晶环境设立了研发考核激励制度、知识产权风险分析制度等,极大激发了员工们的研发热情,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


  在专利布局方面,中晶环境拥有一套贯穿于技术开发立项、技术实验推进再到专利交底书撰写、专利申请的完整体系。公司知识产权团队联合专利代理机构,实现了每年专利申请数量不断递增。截至2021年3月底,中晶环境已拥有烟气治理系统及方法等70件专利。童裳慧表示,公司将加速专利布局,争取早日构建起烟气治理领域的专利池。可徕卡同样重视知识产权建设。目前,可徕卡正在准备申请上海市专利试点单位,已拥有碳酸钙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基于烟气脱硫脱硝的胶凝材料的生产装置等18件专利。


  凭借自主创新积累的核心技术和公司对知识产权的重视,中晶环境得到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的肯定。2019年,中晶环境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一批“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试点企业”。2020年,中晶环境被北京市知识产权局评定为“北京市知识产权示范单位”。


  迎机遇,减排减碳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为环保领域企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改变能源利用方式。


  “既要减排,又要减碳,一体化的技术才有前景。”童裳慧告诉记者,中晶环境正在减排和减碳综合技术上发力,已成功研发出将碳作为还原剂的大和技术,实现工业烟气超净排放和减碳完美结合,未来将在山东泰钢和富伦钢铁公司进行示范应用。除此之外,中晶环境不断加大研发力度,在具体的应用场景反复磨合,以提升工艺水平和设备自动化水平,争取在未来2年至3年之内,将碳转化为可利用资源。


  可徕卡同样走的是绿色清洁低碳的环境治理路线。公司的产品碳板作为建筑材料,不仅可以将二氧化碳固化,还可以吸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每一块板可以吸收300公斤的碳,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均实现“负碳”,预计每年可以减少1100万吨的碳排放。据悉,可徕卡也将与万达、万科等企业合作,帮助他们减排减碳。


  点评:


  中晶环境及其子公司可徕卡虽分处于北京、上海两地,但都怀揣着“用技术与蓝天对话”的同一理想,依靠自主创新积累的核心专利,为工业烟气治理按下“加速键”,致力于把工业固废转化成可利用资源,推动了工业烟气治理领域的变革。(本报实习记者 刘弘一

 

(编辑:晏如)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