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
“奋斗者•正青春”专栏|积微成著,一片至诚护山水
发布时间:2022/9/30 15:41:00    新闻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访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先进个人、贵州省黔东南州知识产权局商标专利执法科副科长罗垚

 

  “罗老师,咱们基层的专利执法专业性较强,能不能把执法流程固化下来,让一线执法人员快速掌握?”13年前,走上贵州省黔东南州专利执法岗位的罗垚遇到了同事这样的提问,她一直把这个问题记在心里。


  在后来开展专利执法过程中,面对基层专利执法工作人员少、任务重、基础薄弱的实际情况,她不断创新工作模式,积极吸收经验,认真梳理制作了《假冒专利案件处理及法律适用流程图》,让基层执法人员通过学习流程图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执法水平。她说:“这样能使黔东南州专利行政执法工作实现从‘照葫芦画瓢’到‘学会独立思考’再到‘培养行家里手’的三步提升,全州基层执法人员的执法办案水平也得到质的飞跃。”


  在全州知识产权系统的共同努力下,2013年,黔东南州专利执法案件办理数量排名跃升至全省第二位并保持多年;2021年,该数量仍居全省第二位,为有效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黔东南州的信息化建设比较滞后,如何把企业统筹起来,最大化地把知识产权保护、执法的有关政策传递给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有意向创业的人员,是罗垚要考虑的问题。


  为此,她在工作中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带头学习知识产权系列法律法规,并牵头制定《黔东南州知识产权应知应会手册》,积极向基层宣传知识产权工作。“我们根据信息化时代的传播特点和疫情防控的需要,针对企业不同的需求分别把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等知识进行分册编辑,分组撰写相关宣传资料,利用网络和公众号、微信群等不同渠道宣传,并深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答疑解惑和专项辅导,从一点一滴做起,持续提升保护意识。”罗垚介绍。


  黔东南州是苗族、侗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以苗绣、银器银饰、雕塑、蜡染蜡画等非遗技艺和手工艺品知名。为了加强当地少数民族手工艺品的知识产权保护,罗垚带领同事们面对面讲、手把手教,把知识产权保护与市场监管知识有机结合,逐步提升手工艺品从业者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保护水平。2019年3月,她牵头创立的探索少数民族地区手工艺品知识产权保护新模式,被国家知识产权局作为全国第一批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试点经验在全国予以宣传推广。


  “黔东南州森林密布,水系众多,是贵州难得的‘鱼米之乡’,但大山里的珍品如何能够走进千家万户、打响品牌,一直是需解决的问题。”罗垚说,州委州政府立足本地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多元民族文化,制定了打造“苗侗山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核心的黔东南州农业发展战略,在她和同事们的积极推动下,综合运用商标注册、版权登记、规范商标使用管理、行业标准制定、知识产权快速维权等机制,制定了以商标品牌创建带动黔东南州产业振兴、农民增收致富、品牌协同扶贫、乡村共同振兴、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作为大山的女儿,我一直梦想着,让我们苗侗民族特色产品以特有的品牌符号,走出大山,走向千家万户,现在,这个品牌梦想正在实现!”憧憬未来,罗垚信心满满。(本报记者 李铎)

 

(编辑:晏如)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