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新闻 >
诺贝尔奖闪耀知识产权之光
发布时间:2018/10/18 10:45:00    新闻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能让多种癌症及时刹车的免疫疗法,能解决诸多化学问题的特殊蛋白质,能赋予人类更加精准、更加强大光学工具的前沿技术……近日,2018年诺贝尔奖得主陆续揭晓,8位科学家分别获得生理学或医学、物理学、化学等三大自然科学奖项,以表彰他们为人类进步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从1901年到2018年,诺贝尔奖已经走过了117个年头,百余年的时间长河,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们的创新激情,同时也证明了知识产权制度是激励创新的重要保障以及知识产权在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创造无价财富

 

  提到诺贝尔奖,不得不说到其创始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这位痴迷于炸药研究数十年的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正是一位因坚持创新研发、重视知识产权而改变了人生命运的人。

 

  1833年,诺贝尔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他从小便立志成为一名发明家,1860年开始从事炸药的研究。当时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方兴未艾,炸药除了用户军事用途外,还被广泛应用在开山修路、开采矿山等方面,但安全性能很不稳定。诺贝尔在研究炸药过程中,经历了政府禁止建立工厂、实验室爆炸等种种困难与危险,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反复试验后,终于研制成功了性能安全稳定的炸药,并在瑞典、英国和美国等国家取得了专利权。几年后,诺贝尔发明了雷管,进一步提高了炸药的安全性能。诺贝尔一生科学成就显赫,他不仅在炸药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电化学、光学、生物学、生理学和文学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建树。作为一名发明家,诺贝尔十分重视知识产权保护,针对自己的创新成果及时提交专利申请,他一生拥有300余件专利,并通过专利技术许可获得了丰厚利润。同时,他还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

 

  1895年,诺贝尔立下遗嘱,把他的部分遗产近千万美元作为发展科学事业的奖励基金,设立诺贝尔奖,奖励为人类进步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学者,鼓励人们继续向科学之巅攀援。时至今日,诺贝尔奖仍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在科学界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专注科研创新

 

  诺贝尔科学奖主要颁发给基础科学领域的重大基础性创新成果,而基础研究成果从出现到获得社会的高度认可通常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获奖的科学家大多年逾古稀,今年获得物理学奖的美国科学家阿瑟·阿什金已经96岁。前不久,200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有光纤之父之称的著名华裔学者高锟离世。彼时,当得知自己获得诺贝尔奖后,年过古稀的高锟表示:我对于获颁诺贝尔物理学奖深感荣幸,但我从来没有想过会获奖。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下村修谈及自己为何走上科学之路时说:我做研究不是为了应用或其他任何利益,只是想弄明白水母为什么会发光。这些专注科学研究的诺贝尔奖得主们自己也许都没意识到今后会获奖,他们只是在研究上保持着好奇心和创新精神,执著地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200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是一位77岁的美国老人,与大多数获奖者不同的是,他的发明诞生在他所供职的公司,而且距获奖已间隔了42年。42年中,这项叫作集成电路的发明深远地改变着世界,电脑、移动电话等电子产品,皆源于他的发明。这位老人就是前德州仪器公司工程师杰克·基尔比。

 

  1958年,35岁的基尔比成为德州仪器公司的一名新雇员。当公司其他员工都在炎热的夏天休假时,不善言辞的他泡在实验室里,决定解决一个困扰多年的问题,由于连接件的关系,电路的复杂程度成为瓶颈,电路组件数量不能再增长了。基尔比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制造这样的电路需要不同的材料和工艺,所以在一种材料上做出所有电路需要的器件才是电路微型化的出路。他考虑后,决定选择半导体硅作为材料。我坐在桌子前,待的时间好像比平常晚一点。基尔比后来回忆道,整个构想其实在当天就已大致成形,接着我将所有想法整理出来,并在笔记本上画出了一些设计图。正是怀着对电子技术的热爱,1958年9月12日,杰克·基尔比接通了测试线路,试验成功了。

 

  很快,德州仪器公司宣布发明了集成电路,并以基尔比为发明人迅速提交了专利申请。之后,集成电路,这项具有超前性、里程碑式的发明为开发电子产品的各种功能铺平了道路,并且大幅度降低了成本,第三代电子器件从此登上舞台。在获得诺贝尔奖后,基尔比说:我知道我发明的集成电路对于电子产业非常重要,但我从来没有想到它的应用会像今天这样广泛。我的工作可能引入了看待电路部件的一种新角度,并开创了一个新领域,而自此以后的多数成果和我的工作并无直接联系。的确,基尔比在1958年完成试验时,决不会想到他2005年辞世时,集成电路已进入纳米级别,成为现代工业的石油,在各行各业应用广泛。

 

  杰克·基尔比还是另外两种重要产品的发明者:一件是1965年提交申请的US3496333号专利,早已大规模投入使用的热敏印刷机;另一件则是1967年提交申请的US3819921号专利,其产品为如今必不可少的办公用具手持计算器

 

  基尔比一直认为他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工程师,他热爱创新,一生拥有60多件专利,却没有真正富有过,但这位创新者的卓越贡献已被载入史册,今天,集成电路的诞生地德州仪器公司关于硅制造的研究中心基尔比中心因他而命名,众多卓越的年轻科学家在这里勤奋工作,以科学为武器,创造着人类未来。

 

  创新惠及全球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常见的杀手,每年导致数百万人死亡。获得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正是因为在癌症免疫治疗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诺贝尔奖组委会表示,100多年来,科学家一直试图通过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症。不过,直到詹姆斯·艾利森、本庶佑两位获奖者的开创性发现,这一研究才进入临床阶段。如今,他们的发现已经彻底改变了癌症治疗方法,并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癌症治疗方式的看法。

 

  癌症一直困扰着詹姆斯·艾利森的家庭,他的母亲、哥哥均死于癌症。早在20世纪90年代,艾利森便研究了一种对免疫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蛋白质CTLA-4,就像刹车片一样,如果把这个刹车片进行暂时性的抑制,将可能释放身体免疫系统对癌细胞发起攻击的潜力。艾利森是最早一批发现CTLA-4的科学家,他利用该蛋白质这一功能治愈了患有癌症的小鼠。尽管当时这一疗法并没有引起制药业的重视,执著的艾利森依然努力开发该疗法在人类身上的应用,并围绕他的研究成果提交了多件专利申请。直到2010年,一项重要的临床研究显示,该疗法对晚期黑色素瘤效果显著。在一些患者中,还出现了癌症残留消失的迹象。此前,在黑色素瘤患者群体中还从未出现过如此显著的结果。

 

  与艾利森一起分享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本庶佑,在得知自己获得诺贝尔奖后向媒体表示,能获奖得益于自己喜欢刨根问底的求知性格。小时候的本庶佑经常拆解、重组家中的手表、收音机,在痴迷于创新的同时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做到可以相信自己眼睛的程度。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的基础研究,使他最终研制出了全新的癌症治疗药物。本庶佑表示,将用诺贝尔奖金设立基金,鼓励在生命科学领域奋斗的年轻研究者,他从制药企业获得的专利使用费也将纳入基金。从1996年到2016年期间,本庶佑与大阪市的一家制药企业一直在围绕所研发出的该癌症治疗药物提交相关专利申请。

 

  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途上,大多数科学们倾尽半生心血,潜心攻关,专注科研创新,他们淡薄名利,轻看身外之物,即使包括万众瞩目的诺贝尔奖。而知识产权制度的实施让科学家们的创新成果穿上了专利的盔甲,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加快了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落地转化,让全球亿万民众更好地共享科技创新的果实。本报记者 李倩

 

(编辑:蒋朔)

 

 

(中国知识产权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