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新闻 >
高层论坛︱主旨演讲撷英
发布时间:2024/5/8 16:29:00    新闻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 郭雯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作出重要指示。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有关部门,多措并举,构建协同联动、多元互补、权威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格局。

 

  一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法治保障,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制度基础。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民法典规定了知识产权的类型以及侵权惩罚性赔偿的总原则,刑法修正案提高了知识产权犯罪的刑罚,知识产权单行法完成了新一轮修改,加快推进商标法等法律规章的修订。13个省(区、市)出台了知识产权保护综合性地方法规或政府规章。

 

  二是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治理效能,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体制机制支撑。持续深化知识产权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实现重大优化调整;知识产权司法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全国已建立4家知识产权法院和27家知识产权法庭;全国各省级知识产权检察院设立了知识产权检察部门。

 

  三是提升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水平,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环境。不断强化行政执法保护,去年查处专利商标违法案件4.4万件,保持高压震慑态势;办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6.8万件;审结12件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和65起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行政裁决案件。

 

  四是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建立113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全国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组织超过1900家;全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构超2800家,累计办理维权援助申请超17万件,提供知识产权咨询指导服务超7.4万次。加大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建设力度,强化地理标志、官方标志和特殊标志的保护。

 

知识产权为绿色转型提供助力

 

欧盟驻华代表团贸易处参赞

 

丘若梅(Hélène Juramy)

 

  中欧之间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合作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与欧盟及其成员国知识产权机构长期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取得了诸多务实合作成果。

 

  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变革与传承:知识产权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近年来,欧盟明确提出,要提升整个欧盟地区的创新潜力,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各个领域,都在加快推进落实。

 

  欧盟成员国的专利质量较高,特别是在绿色技术相关领域,各成员国拥有为数众多的创新主体。我们深信,要解决时代所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实现绿色转型以及人人可以享有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等目标,就必须要有推动绿色创新的体制,从而能够顺利实现绿色转型,而知识产权保护对于这一转型过程中所涉及的贸易和投资等,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欧盟在对全球的货物出口中,有93%的出口额来自于知识产权密集型行业,所以欧盟非常关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虽然在这方面,目前全球各地都还存在着一定挑战,譬如知识产权相关制度体系不够完善等,但我们欣喜地看到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已经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做法。我们认为,吸引外资和保证整个市场的开放程度是确保持续投资和创新的重要条件。我们相信,只要保持开放的创新态度,我们的发展前景就会越来越好。

 

 

知识产权推动供应链行业实现变革突破

 

京东集团副总裁、法律合规与知识产权部负责人 胡焕刚

 

  京东集团成立20多年来,走出了一条新型实体企业发展之路,而知识产权也伴随着京东集团的发展变革,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是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成果的落地见效。截至目前,京东集团提交的国内外专利申请超过2.8万件,其中70%以上都是发明专利申请。同时,京东集团不断探索数据知识产权的保护运用,着重保护“数据”这一关键要素。对于核心技术和产品,京东集团在国内外重点构建了高质量的专利包,进行全方位保护,保障了创新成果转化成技术竞争优势。

 

  二是知识产权联动技术应用的产业合作。在技术创新端,京东集团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落地应用,创新成果在产业应用的同时,也对知识产权进行合理分配,实现产学研的良性发展。在技术应用端,京东集团积极尝试通过专利技术向行业赋能,带动行业发展。如联合京东方、小米等企业构建了公益性开放许可专利池,目前专利许可已成功落地到北京、天津等地的多家中小企业。

 

  三是知识产权契合鼓励创新的创新文化。京东集团高度重视创新文化打造,作为电商平台,京东集团长期致力于做好知识产权平台治理,为权利人建立公平、公正、开放、透明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在平台服务方面,京东集团为商家解决知识产权问题,提升知识产权意识和维权能力。自2015年起,京东集团搭建了知识产权线上维权平台,已累计保护各类知识产权超过12万件,包括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近5000件,成为在线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力量。

 

知识产权助力新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

 

宁德时代首席知识产权官兼知识产权部总监 孙明岩

 

  宁德时代成立于2011年,目前已发展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企业。

 

  2023年,我们的动力电池在全球的市场份额达37%,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动力电池同时也成为了中国外贸产品“新三样”之一。

 

  宁德时代以创新为发展根本,创新成为其核心竞争力,公司围绕电池产业全价值链进行了完整的研发布局。过去五年,宁德时代的累计研发投入近500亿元,专利申请增速较快,目前正在积极参与制定的国内外行业标准超过100个。

 

  宁德时代已经建立了材料体系、系统集成、极限制造和商业应用四大创新体系,完成了从研发到产品再到市场应用的反馈链条和研发闭环。我们以专利等知识产权为载体的无形资产,推动整个企业的业务模式创新。在动力电池产业,中国拥有最大市场、最强技术和最全供应链,中国有希望掌握技术主导权、标准制定权和行业话语权。我们希望在占据行业创新高地的基础上,也能占领知识产权的高地。

 

  目前,宁德时代结合自身研发优势,在行业内首创技术许可授权模式,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广泛欢迎。这种模式可以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推动中国技术成为全球标准,也能够有效降低中国企业出海的风险。

 

  除商业模式创新外,宁德时代还积极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促进行业健康高质量发展。对于行业的恶意竞争,我们会坚决主动打击;对于第三方有价值的知识产权,我们也会充分尊重。宁德时代积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和交叉许可,我们所做的这些努力,都是希望推动我国动力电池行业良性发展,促进行业健康竞争。我们希望立足中华文明,包容全球文化,打造世界一流创新科技企业,为人类新能源事业作出卓越贡献。

 

知识产权保护为中国带来巨大创新机遇

 

美国高通公司副总裁及法律顾问

 

克里斯·朗曼(Chris Longman)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层论坛是一年一度的庆典。广大中国知识产权同仁为推进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瞩目成就。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代表突破性创新驱动的生产能力深刻变革,具有高技术、高效率、高质量的特征。

 

  在强大、稳定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供的长期保障的基础上,高通公司积极投入研发,目前已总计投入超过900亿美元。自2006年起,高通公司每年平均研发投入达税前收入的20%以上,目前在全球拥有超过16万件已授权专利和专利申请。

 

  近年来,高通公司见证了中国政府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颁布的许多重要政策和改革举措,中国领导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决心以及他们在促进创新和经济转型方面的长期战略规划,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其他中国政府部门付出的巨大努力。

 

  在参加历次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层论坛时,我们都会惊叹于中国知识产权领域同仁们取得的成就。高通公司致力于不断扩大在中国的知识产权布局和投入,并始终处于在华外国发明专利授权和申请人的前列,相信高通公司的高价值发明将在中国得到全方位保护。

 

知识产权保护助力生物医药行业创新发展

 

勃林格殷格翰大中华区法务与合规部

 

高级副总裁 姚晶

 

  近年来,中国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保护水平取得长足进步,作为高度依赖知识产权保护的生物医药行业创新主体,勃林格殷格翰深刻感受到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不断完善,也受益于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和同保护的持续推进。

 

  2022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审结两件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这是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应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请求,处理的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首批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其中,由勃林格殷格翰自主研发的相关药品维权成功,我们充分感受到了行政裁决的高效率和便捷性,这为专利侵权纠纷提供了又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

 

  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也在不断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药企原创性成果保护及持续的研发投入至关重要,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与社会环境能够推动医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这能将全球创新成果引入中国;也能鼓励本土创新,更好地维护产业利益和公众健康利益,惠及民生,最终提升创新药品的可及性。

 

  生物医药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中国政府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必将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激励包括勃林格殷格翰在内的国内外创新主体将前沿产品和技术更多更快地引入市场,助力以创新为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据主旨演讲嘉宾发言内容摘编,图片由本报记者 刘姝言 摄)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编辑:刘珊)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