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新闻 >
电视综艺节目背后的创意缺乏
发布时间:2014/9/17 9:28:00    新闻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综艺节目版权之争,往往是一场无休止的罗生门。近日,卷入版权纷争的四川卫视户外真人秀《明星家族的21夜》推出片花。韩国KBS王牌综艺节目的中国版——《两天一夜》,去年第一季在四川卫视播出,今年则“改嫁”给东方卫视。四川卫视于是另立门户制作《明星家族的21夜》,争端就由此而起。而从第一集来看,《明星家族的21夜》刻意拉开与《两天一夜》的距离,但节目中仍有挥之不去的“韩范”。

从歌唱选秀类节目到真人秀,大红大紫的韩式综艺早已席卷中国荧幕。据统计,中国每年引进的综艺节目数量超过60档,引进节目在全国的综艺节目中占比达90%。在引进欧美节目的高潮期之后,韩国的综艺节目成了国内各大电视台的争抢对象。而韩娱综艺节目之所以如此抢手,与其带来的高收视、高收益密不可分。在国内综艺节目“10亿元俱乐部”中,从韩国引进、改编的《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赫然在列。

国内最早引进的电视节目诸如《正大综艺》《动物世界》等都是购买内容,引进国内后只是进行了后期的翻译和配音。虽说,中国电视综艺节目通过引进在不断成长,从最初的完整引进到后来的“山寨”,再到如今买创意买赛制,“买”节目的变迁背后折射出中国综艺节目制作理念的进步,但仍没有摆脱同质化竞争的羁绊。

近年来,国内电视荧屏因为各类综艺节目的“如火如荼”,显得格外的“生机勃勃”。然而,这种表面繁荣的背后,却透露出国内电视综艺节目“克隆”国外同类电视综艺节目现象严重、同质化竞争激烈等隐忧。内地真人秀综艺节目版权模糊、形态相似的案例不断出现。如来源于国外的《星跳水立方》与《中国星跳跃》,谁是“李鬼”的争论似乎从国外就已开始。又如,《爸爸去哪儿》和《人生第一次》先后播出,后者仅仅更改嘉宾类型的做法,立刻引来了观众争议。再如,以才艺论高下的《中国达人秀》与《出彩中国人》,更被观众吐槽只是换了个播出平台。

应该说,选择引进国外电视综艺节目版权而非直接照抄,已是国内综艺节目版权意识增强的表现。但为何有了版权,同题撞车的情况依然不计其数?深究起来,还是因为制作机构急功近利,选择跟风成本低、风险小。一方面,目前中国的综艺节目制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比较粗放,很多好的创意在本土很难萌发,引进国外电视综艺节目版权也是无奈之举。但究其原因,国内原创电视综艺节目缺乏、创作力量薄弱等根本性问题亟须引起重视。另一方面,在原创节目乏力和本土制作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引进国外的电视综艺节目,学习别人的创意和节目制作的理念无可厚非,但是一味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中国的综艺节目创意“贫血症”就会愈发严重,形成恶性循环。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受众研究所所长刘燕南认为,真正的创新没有捷径可走,没有立竿见影、投机取巧的可能,“真正的节目创新需要探索、集成、模式化,最后成为一个固定的有版权意义的节目类型,这个过程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可以说,国内电视综艺节目要想真正崛起,必须从“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把别人好的经验都学到手,同时自己要有创意。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的综艺节目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吴学安

(编辑:曹越)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