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新闻 >
现代元素现剪纸作品 创意点亮非遗
发布时间:2014/10/23 14:06:00    新闻来源:中国经济网

辛安地区历史悠久,至今仍保留了许多古老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手艺,做面虫祈求来年日子红红火火、做蒸糕盼望来年有好运道、辛安剪纸和大集更是千百年来保存下来见证历史的“活化石”。辛安还出过一个大名人,也正是他让辛安的台头村成为中国村庄的代表天下皆知。这个人就是著名社会学家杨懋春。

 

他让“台头”成中国村庄代表

 

台头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因其生存状况颇具典型性,被国际社会学界视作中国村庄的一个缩影,成为不少中外学者的研究对象。而让台头村声名远播的正是从这个村庄走出来的著名社会学学者杨懋春。1945年,杨懋春以台头村为背景,著成《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书中描写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台头村的自然环境、农业生产、生活水平、婚姻家庭、村庄组织等内容,“是第一本把中国乡村生活各方面综合起来加以完全贯通和透彻理解地描述的书”。该书出版后一度成为畅销书,当年就得以再版,后连续出版数次。据介绍,这本书一直被许多西方大学相关系科列为中国社会研究和乡村社会研究的必要参考书。

 

在这本书中,杨懋春描述“高中以前一直生活在那里”家有十余亩土地,父亲终年劳作,兄弟姊妹六人,杨懋春排行老三,每逢节假日,他还要回家从事农业劳动。即便后来离家在外求学、研究,他也一直和家乡保持着联系,还常会回村小住,“所以知道村庄里的日常生活和偶发的重大事件”。

 

台头村的传统气质正在减弱,村庄变成社区,已经不再是杨懋春笔下的村庄,但是这本书还是影响了众多中外社会学者。

 

做“面虫”祈求来年日子红红火火

 

如今,传统习俗逐渐被新潮的文化思想所冲击,不少古老的风俗渐渐消失。在今天的辛安街道,却仍然沿袭着一种古老的习俗。每逢过年,辛安人家家户户都会用面做一条盘踞的蛇。

 

这个习俗来源于一个传说。相传清代中期,辛安一户清贫的人家娶了一个会过日子的新媳妇。腊月里,新媳妇坐轿子回娘家省亲。轿子行至现保税港区附近时,轿夫在路上发现一条大蛇拦住了去路,轿夫大吃一惊。而新媳妇却很淡定,下了轿子,将大蛇抱进了轿子里。回到婆家后,新媳妇将大蛇放进了存放粮食的粮囤内。说也奇怪,自此以后,原本清贫的家庭日子过得一年比一年好。

 

于是 ,辛安地区形成了过年做“面虫”放入粮囤或面缸的习俗,期盼来年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至今这风俗仍保留在辛安老百姓的生活中,代代相传。

 

在杨懋春的书中,还讲述了辛安人“做蒸糕”的趣事。“有一种糕非常大,需要两个成年人才能抬起来。糕是用两种黏质的黍米、煮熟的甘薯和酵母制成的。在这些配料混合起来发酵后,盛在圆形大容器里,放到很深的锅里蒸……当生面放进锅里开始蒸的时候,家里所有人必须保持安静,并有条不紊地干自己的事。前门关起来锁上,因为这时客人是不受欢迎的。”

蒲洼河畔生蒲草,编“蒲袜”

 

曾参与编写《黄岛村落——辛安街道卷》的赵继梅是赵家河人,他给记者讲了关于自己村庄的故事,在过去的赵家河,“蒲袜”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编织来穿。而如今,年轻人几乎没有听过这个名词。“我们村是北泥(原泥沟泊)赵氏的一支,清代乾隆年间,我们这支向西搬迁了1公里,祖先们见这里地势平坦就定居在此。由于是搬迁而来,村名就叫‘挪庄’。”赵继梅说。

 

“那时候穷,物资也很匮乏,在挪庄附近的蒲洼河生了许多蒲草。于是,人们开始用蒲草编织草鞋,渐渐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一门手艺。这种草鞋被称为‘蒲袜’。”赵继梅告诉记者,1946年,蒲洼河改名为赵家河,随之“挪庄”这个极具特色的村名成为历史,被改为赵家河村。“我小时候家家户户还都穿蒲袜,现在会这门手艺的只有村里的几个老人了。”赵继梅说。

 

说辛安,不得不提大集和剪纸

 

据记载,“明宣宗宣德元年(公元1426),赵宏等人倡导于古历三月初五在辛安起集,集日逢五排十,遇小月顺延一天(遇小月为初一,除夕遇29日不顺延)。每年农历三月初五和冬月初五日为山集”。虽然古老的露天大集已经逐渐被室内农贸市场所取代,但是距今已有500年历史的辛安大集早已成为辛安街道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此,还开通公交专线拉着居民去“赶集”。

 

在清朝是送京贡品,如今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辛安剪纸也有了三百年的历史。在剪纸艺人的手中,妙手能生花。剪纸艺术也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改进,越来越多的现代元素出现在剪纸作品上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类传承人管茹花费4个多月的时间剪出一幅八米半长的世园会美景图。

 

 

(编辑:曹越 实习编辑:曹晨)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