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新闻 >
以赤诚之心,挖掘传承“非遗”活态文化
发布时间:2015/1/28 9:33:00    新闻来源:山西新闻网站

  在运城市文广新局组织的一次“非遗”展览中,幼儿园的小朋友兴致勃勃地观看布老虎。


  运城作为“古中国”的重要发祥地,既有舜耕历山、禹凿龙门、嫘祖养蚕等厚重的古文明,又有关公信俗、软槌锣鼓、稷山麻花等璀璨的新文化。不论是历史赠予我们的文化瑰宝,还是新时期绽放于群众中的文化精品,皆如一个个撒落凡间的珠子,被市文广新局人用痴心、苦心和恒心精心地串了起来,使它们泛出熠熠光芒。


  近年来,运城市文广新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文化惠民主线,在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上下功夫,先后荣获“全国文化产业先进集体”“全国扫黄打非先进集体”“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等国家、省、市180余项殊荣。


  1月21日,记者前往运城市文广新局,近距离感受了该局工作人员在“非遗”保护、群众文化、文化产业、文化设施、文艺精品和综合执法等方面艰苦卓绝的付出。


  从即日起,特推出系列报道,还原运城市文广新局工作人员在各自岗位上用一腔热血浇灌文艺之花的艰难经过,再现新时期文广新局人为全民文化事业谱写的新篇章。


  提起麻花,大家也许都知道“天津麻花”,却鲜有人知道,如今,运城的稷山麻花,也已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慢慢走向全国。


  而在运城市,除了稷山麻花,还有关公信俗、万荣花鼓、闻喜花馍、绛州澄泥砚等2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位列全省第一。我市还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19项,皆稳居山西榜首。这一成绩,离不开多年来市文广新局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这一成绩,凝聚着他们的一片赤诚之心。


  发动一切力量


  搜集“非遗”线索


  运城的“非遗”长廊绚丽多彩。这些耀眼的“非遗”精品背后,是文广新局员工发动一切力量,不辞辛劳,经过3个月的收集、整理,从1.4万余条“非遗”线索中挖掘出来的。


  “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藏在乡村田野间,隐在老人们的记忆与故事里。‘非遗’的生命根源就是要在那里挖掘。”市文广新局局长杨金贵说,为了收集我市的“非遗”线索,2009年,该局开展了全市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采取的方式是绝无仅有的。


  当时非遗办公室只有两人。为了更好地完成此项工作,他们发动了一切社会力量,有村里的退休老支书、村干,还有水利专家、农业专家等。“他们都是发现‘非遗’文化的老把式。同时,我们还在中小学举行了‘听爷爷奶奶讲非遗故事’的活动,不但让‘非遗’火种在青少年中相传,而且利于我们从这些故事中挖掘有用的线索。”杨金贵说。


  时值酷暑,“非遗”办公室的两名工作人员承担起了对“非遗”线索的收集、整理和录入工作。白天,他们深入田间地头聆听老人们讲述“非遗”故事,用录音笔、摄像机记录下这些珍贵的记忆。夜晚,当别人已酣然入睡,他们又盯着电脑进行录入,从原生态的录音中整理出“非遗”线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持续3个月的普查后,该局在全市共搜集到1.4万条有价值的非遗线索,网上录入9746条。


  漫漫申遗路


  艰辛坚持相伴


  有了“非遗”线索,接下来就要申请“非遗”,让其被更好地保护、传承,使我们的特色文化源远流长。而每一条申遗路,都充满着艰辛。


  “刚开始,老百姓对‘非遗’根本没有概念,觉得马上挣不到钱还要花钱,都不愿意报。”该局非遗办主任李筠霞说,他们发现稷山麻花是一项很有特色、很有历史的地方小吃,就想着让他们申报“非遗”,没想到却吃了老百姓的闭门羹。


  2006年,我省举办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为了提高运城面食类食品的知名度,杨金贵、李筠霞等又专程赶到稷山,给一些麻花经营户做工作。可大家都不积极。


  “最后没办法,我们就说‘我们管吃管住管路费,你们只用带着麻花去就行,卖的钱全是你们的’,这才说动了一个赵姓老板。当时麻花卖得相当好。”李筠霞说,尝到甜头的老百姓,这才对“非遗”改观。


  之后,李筠霞又无数次开车去稷山,帮老赵搜集资料、填表,把老赵家的麻花从清道光年间历代传承下来的老字号用具、文献资料等,一一做了介绍。2009年,老赵家的稷山麻花开始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却以失败告终。因为那年,全国有2000多家单位申报了面食类非遗项目,竞争非常大。


  大家没有气馁,而是请来了国家级专家,把稷山麻花的申报材料进行了完善,对一些细节进行了补充。2011年,稷山麻花第二次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举成功。


  乘着“非遗”东风,2012年注册成立的稷山赵氏四味坊传统面点传习中心,从开始的麻花小作坊,成为一个品牌大企业;从过去的年收入两三万元,发展到现在的数百万元。


  每一项“非遗”荣誉的身后,留下的都是文广新局人拼搏的脚印,滴下的都是他们追求卓越的汗水。


  创新发展


  传承“非遗”文化


  正是因为有了文广新局人的无私付出,运城的“非遗”才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成长。


  “‘稷山高台花鼓’曾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走上了春晚的舞台。”杨金贵说,在他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是挖掘,更是传承与发展。“非遗”来自于人民,那就要在人民中间生根发芽,融入人民的生活中。


  2014年,市文广新局赋予“稷山高台花鼓”新的生机。他们帮助稷山鼓文化发展中心,原创了鼓舞剧《农祖·稷风》,把舞蹈与花鼓糅合起来,用一个完整的故事,展现了农耕文明的变迁发展和人类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精神品格。“我们要把这出精湛的花鼓剧献给河东百姓,让老百姓共享‘非遗’文化的魅力。”杨金贵说。


  近年来,市文广新局还精心编辑出版了首部《运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典》大型画册,里面珍存着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感,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许多来运考察的领导、学者、专家、商人捧书若宝。
 

 

(编辑:曹越  实习编辑:汪诚)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