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3~3_MT3IES_副本(2).jpg)
图为交流会现场。本报记者姜旭 摄
10月28日,全国版权社会服务工作暨版权交易经验交流会在京召开。会议总结、交流了“十二五”期间全国开展版权社会服务工作的经验和做法,部署了下一步的工作。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代表国家版权局向2015年评选的“全国版权示范单位”“全国版权示范园区(基地)”授牌,腾讯公司等34家企事业单位获“全国版权示范单位”称号。
阎晓宏在授牌仪式上表示,版权产业的发展需要建立良性的版权秩序,在“十二五”规划即将完成之际,版权示范工作有序铺开,有利于推动产业的发展,希望获得荣誉的企业和基地能再接再厉,在版权创新与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腾讯公司法务部总经理江波表示,腾讯公司在2006年获得广东省版权示范单位称号之后,此番再获国家级奖项,意味着公司多年来在版权创造、运营和保护等方面的努力和成效获得了国家和社会的认可。“版权内容是腾讯企业竞争的核心资源,版权资源已经成为腾讯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更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江波表示,腾讯坚持“尊重版权、合理使用、互利共赢”的理念,开发创意产业,拥有大量自主知识产权的版权作品。同时投入大量资源引进优秀版权作品,创新商业模式,运营版权。腾讯还积极维权,打击侵权盗版,推动行业正版化,促进行业自律。
据悉,“全国版权示范单位”是国内版权领域的权威奖项。从2011年开始,国家版权局每年会评选全国版权示范单位,主要授予在作品的创作与传播、产业发展、版权保护与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并在全国具有示范效应的企事业单位、相关机构和经营市场。(本报记者 姜旭)
(编辑:刘珊)
(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