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新闻 >
走过盈利拐点,网络音乐迎来春天
发布时间:2016/2/6 8:42:00    新闻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有些知名词曲作者的作品没有授权一些平台使用,但很多APP却在传播,该如何帮助权利人获取应得的收益?

 

  先将大的音乐平台治理好,再针对中小平台开展专项行动,就能有效解决音乐授权与利益分配问题。

 

  127日,在京举行的网络音乐版权保护与商业模式研讨会上,面对词曲作者方提出的问题,北京市版权局副局长王野霏给出这样的思路。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北京市在规范网络音乐市场方面,走在了前列。在王野霏看来,经过多年的治理,国内网络音乐市场已有很大改观,业界就付费模式初步达成共识,权利人与渠道方矛盾缓解,网络音乐走向盈利的转折点。他同时指出,规范网络音乐市场,探索商业模式,领头羊企业应起关键作用。

 

  探索付费模式

 

  近几年,国内音乐产业快速发展,但一些老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如新歌少,整个音乐产业原创力不足等。2014年,北京市版权局曾做过一个调研,直接参与音乐产业创作的人员的收入相当于甘肃省最低工资标准,整个音乐产业处于失衡状态,词曲作者失去创作积极性。

 

  为鼓励原创,从2011年开始,北京市版权局连续5年举行音乐主题论坛,持续关注音乐产业发展,探索建立一个合理的机制以激励音乐原创。在这过程中,王野霏发现,国内音乐产业的商业模式非常混乱,渠道或者运营商意见不统一,版权运营模式五花八门,很难建立一个统一的商业模式。特别像2006年至2008年的视频网站,一百家网站有一百个模式,你也侵权我也侵权。音乐界如果不能达成共识,很难建立起统一的商业模式。王野霏表示。同时,音乐使用者、渠道、权利人之间缺乏沟通平台,很难进行对话,也是行业的困境之一。

 

  在版权保护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良好的商业模式,要基于3点:首先,权利人一定要获得合理的回报;其次,经营网站要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再次,要让听众听到好听的歌。王野霏介绍,针对这种情况,北京市版权局建立了版权产业联盟音乐委员会,推动权利人、使用者、企业围绕音乐产业发展共同研究商业模式。

 

  针对音乐作品的版权信息较混乱、授权机制不畅、合理回报机制缺失的情况,在2015年年底举行的音乐产业大会上,北京市版权局发布原创金曲工程,挑出2万首点击量最高的优秀音乐作品,帮助著作权人、互联网公司厘清这些作品的版权信息,并建立起一个付费机制,希望在此基础上,用3年的时间能够实现整个音乐产业的正版化转型升级。

 

  经过多年努力,2015年,国内网络音乐有了很大改观:业界就商业模式的探索初步达成了共识,付费模式得到认可;建立了百万级或者成规模级的正版库,一改此前混乱的情况;产业集聚发展取得突破,投资人信心高涨,正版经营秩序正在建立。

 

  发挥带头作用

 

  2015年,是国内网络音乐风云变幻的一年,QQ音乐、网易音乐等音乐平台从互诉走向合作,共同探索授权机制。在2015年音乐产业大会上,海洋音乐、阿里音乐、唱吧、太和音乐等公司代表共同就原创金曲工程签署倡议书。“‘原创金曲工程需要得到龙头企业的支持。规范网络音乐市场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梳理版权,建立完善的机制,才能营造全新的生态。王野霏表示。下一步,北京市将逐步研究建立网络音乐商业模式、行业规则和标准,推进音乐产业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如果国内几家大的音乐平台能将版权问题解决好,国内音乐版权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大的渠道方或者集团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王野霏强调。他认为,在权利人、核心企业和渠道方的共同努力下,国产网络音乐的春天一定会来到。(本报记者  窦新颖)

 

 

(编辑:高云翔)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