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新闻 >
指尖上的非遗人
发布时间:2016/5/20 11:09:00    新闻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一说到棕编,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是唐代张志和的名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用棕叶丝和棕绳制作而成的“蓑衣”曾是古代江南地区百姓雨天出行的必备品。但棕编制品远不止于此。日前,在南通开放大学非遗达人秀作品设计展上,栩栩如生的蜻蜓、蚱蜢、玫瑰花等棕编作品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而这些精美绝伦的作品只是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马以花的部分棕编技艺。


  “棕编算得上是指尖上的非遗,流传至今已有千年。2014年上半年,南通公布了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通棕编’入选在册。”马以花一边介绍一边巧手翻飞,手上的棕榈叶上下翻转、反复折叠,短短数十秒,一只活灵活现的棕编蚱蜢就在指尖诞生了。


  不过,如此娴熟的技艺对于年届五旬的马以花来说,并非一朝习得。马以花的祖辈便在棕编技艺上有所积淀,年幼时的马以花经常在家中看到不同类型的棕编作品。“到十三四岁时,我对棕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学到一定技巧后把它当作爱好,上班间隙给同事们做几个小玩意儿。”马以花说,“学棕编不能急,得弄明白编织顺序,打好基本功。比如编蛇先编尾巴,然后把剩余的边角料镶嵌在眼睛的部位,再将它盘成起舞的样子。还要注意宽窄适宜,尾巴、颈部要细,头部与腰部宜宽。编到最后,要记得将蛇头部分的铁丝反拧过来,扎牢。”不到半小时,一条活灵活现的棕编蛇便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渐渐地,同事们夸我编得出神入化,鼓励我去做生意。”马以花回忆起十多年前和家人把棕编工艺品拿到上海去卖的前前后后,那时由于他们一家人的棕编作品细微传神,市集上不少顾客爱不释手。此时,决心做家族棕编技艺第六代传人的马以花开始寻思着在传承中改良。据她介绍,父辈们的棕编手法多是单编,以编织牛为例,单编的牛身得上下缝合,不少人觉得丑。为改变这一现状,马以花经过半个多月的钻研练习,成功改良出双编。“一通则通,后来三编的龙身、四编的鹿身做起来就方便多了。避开缝合,做出来的东西又快又牢固,还好看。”


  经过不断刻苦学习与创新,马以花以动物棕编作为自己的特色,“十二生肖”“马上封侯”等作品广受欢迎,“动物棕编对新老嫩叶的选材十分讲究。新叶青黄,适合做鸟类的羽毛,完成后与身首的颜色相区别;淡青色的嫩叶,叶薄而有韧性,常用来编做蛇身龙体;至于又厚又硬的老叶,用来编翅膀再合适不过,有型且不易打卷。”在马以花的眼中,动物棕编的技巧已经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今,她已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并在闲暇之余为棕编爱好者进行技艺讲解。同时,马以花还经常走近社区、学校,向对棕编感兴趣的人们宣传棕编的历史文化,演示棕编的制作过程,普及棕编的基本知识。“棕编技艺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期待有更多的人学会这门技艺,这样既有了产品来源,也能带动大家致富。”


  “眼下,儿子已经专门在学棕编帮我了,他还在淘宝网上开起了网店,销售棕编产品,宣传棕编制作教程。不过,网上的订单很大,再加上每件优质的棕编作品需花费较多时日,经常来不及供货。如果前来学习的爱好者中有出众的,就打算好好栽培。”马以花说,“棕编这样的手艺活最怕学而不精,希望他们好好学,多加钻研,这样非遗棕编也好更加长久地传下去。”(黄 盛)

 

 

 

  (编辑:梁艳超)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