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
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要成为经济结构改革的“新供给”
发布时间:2017/3/7 9:57:00    新闻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寻求经济增长源动力一直是经济学界的重大议题。本世纪以来,一种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一个国家经济贡献率逐年上升而引起人们高度关注和重视,人们发现该产业不仅能够带动一国经济发展,更因为其联系了法律制度、产业经济从而带动世界进步而使得经济进步的根源变得明了起来。2005年,美国经济学家斯维科率先提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概念,他发现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为美国高附加值的产业和服务贡献了60%经济增长,已经成为美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应该说,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是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格局加速调整和第三次技术革命发展的进程凸显出来的新兴产业,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战略性选择。在本质上,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是以知识产权制度为基础,以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为运行方向,以生产知识产权产品并实现其经济价值及社会价值为目的,从而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产业。其产品具有知识产权要素高密集性、高附加值性和高辐射性。专利、商标、版权等无形资产是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核心资源要素,知识产权产品的高附加值正是这些无形资产的浓缩和凝结,其产出成果或产品因较强的创新辐射力而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具备一般产业化的基本特征:一是市场化,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出产的是知识产权产品,可以在现代市场机制下转让或许可交易,进行流动配置,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专业化,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从业者,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是具备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和产业运行专业知识的专门人员。三是集约化,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表现为创新性高、知识资源综合利用率高和效益高的“三高”要求。从事该产业的机构或组织一般包括:一是知识产权创造类,以持续性的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为核心,如进行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技术的前沿领域的研发和转化。二是知识产权运营类,即通过知识产权布局,收购优质专利、版权、商标和其他的智力产品,进行专业的市场化运用或融资,实现知识产权效益最大化,如美国的高通公司,其大部分收入来源于专利许可。三是知识产权服务类。如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代理服务、信息服务、咨询服务、商业化服务和培训服务等。

在我国,大力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是现阶段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供给侧改革是优化生产要素配置,营造激励创新生态,实现创新驱动经济结构转型,达成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改革。经济结构转型直指产业结构升级,要推进传统产业转向现代产业,增加优质供给,扩大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提高供给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正是着眼于创新创意及智力资源保护与运用,以推出新科技、创造新产品、开发新业态和谋求知识产权要素密集及运营的产业。实践证明,世界上一些制造业强国也是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强国,不注重与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相互融合制造业,在未来产业链中的边际利润会越来越薄,是不足以支撑一个经济强国的。以优质供给创造需求,以高端知识产品引领市场,以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推动经济增长是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几十年来的重要战略。2010年,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美国GDP的贡献率达34.8%2008年至2010年间,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欧盟经济贡献率达到39%。相较而言,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知识产权创造能力还不高。2015年,我国的PCT国际申请量为4.2万件,仅为美国的17.73%。知识产权运用能力还不强,我国一些国际跨国公司,还经常遭受国外知识产权诉讼和调查。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弱,知识产权服务专业人才和法律人才队伍短缺。因此,当前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我国经济的驱动力还不强,还无法适应我国现阶段供给侧改革需求。

2016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继续明确了未来我国供给侧改革的五大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就要求以知识技术密集型或知识产权集成型为主要特征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成为经济结构改革的“新供给”,成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发力点。为此,需要大力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首先要激励创新,增强创新主体内生动力,提升其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创造出质量好、品牌佳、有竞争力的供给,减少无效供给,实现“中国制造”全面升级。其次要构建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运营体系,提升创新主体知识产权运用能力,着力引导知识产权与创新资源、产业发展、金融资本融合,形成有效的运营协同体系,形成产业的创新延伸和价值延伸,降低企业成本,提升综合竞争力。其三,大力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探索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新机制,建设知识产权权利集聚和人才集聚中心,使知识产权服务资源更有序、更系统、更有效配置。其四,加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载体建设,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行业协会或创新联盟等,搭建起创新主体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纽带,促进交流,形成产业发展的良好创新生态,实现技术、标准、产业、资本等资源集聚,快速突破重点领域,并通过知识、技术、资本的辐射,带动引领其他产业的发展。最后,建设公平、有序、法治的市场环境,保障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健康发展。

唯如此大力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出产知识产权产品,强化产权布局和运用,形成创新机制和创新生态,注重法治保障,才能逐渐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才能增强资本运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动智力资本的开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产出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适应的新供给,实现供给侧改革目标。最终,带动或形成一批拥有智力成果密集、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强,成果转化率高、拥有自主品牌、可以进行高层次分工合作的国际化企业,引领国内企业创造新供给,助力供给侧改革;也最终会形成一批熟练运用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具备较高实务操作技能和较强竞争力的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为我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竞争战略格局奠定坚实基础。(孔令兵)

 

  (编辑:刘珊)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