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新闻 >
让非遗不再“沉睡”,靠产业织就致富路
发布时间:2017/3/9 14:24:00    新闻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有数字显示,截至2016年,我国已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37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3087项;已有39个项目跻身世界级非遗,总数位居世界第一。然而,不少非遗仍“养在深闺人未识”,传承与保护在“默默无闻”的现实中遭遇尴尬。

 

  如何让具有浓厚历史特性的非遗在当代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播?如何让非遗不再“沉睡”,焕发新活力?非遗传承保护能不能与扶贫工作结合?这些成为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关心的问题。

 

  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两会上,来自贵州代表团的两位“绣娘”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王菁和蔡群代表都是省级非遗传承人,走进她们的房间,沙发上堆满了手工刺绣、蜡染围巾等。“这些都是绣娘们指尖上编织出来的,希望更多人看到民族手工艺的美。”蔡群说。

 

  同在贵州团的姚晓英代表,就穿上了她们的作品——一件蓝底白花的蜡染布褂。“远看花,近看蝶。这种独居匠心的图案就是一种文化的标识。”姚晓英认为,非遗是乡土文化的酵母,对它的保护力度需要加大,要让非遗的文化价值和魅力被更多人知晓。

 

  “非遗保留了民族的文化基因”,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说,在社会变迁发展中,需要把这种文化基因进行创造性的转换,激发出新的创造力,形成现代生活的表达和应用。

 

  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指出,守住传统,并将优秀的历史文明与当代生活贯通与融合,是当代社会的文化使命之一。

 

  产业落地把非遗变“活”

 

  近年来,我国非遗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地方保护机制欠缺,尤其是偏远地区,往往重申报、轻保护,缺少专项资金支持。不少非遗文化项目面临困境,亟待解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王文章认为,非遗保护不应是凝固的保护,让其成为文物,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有些项目适合于发展生产,制造产品,政府应积极引导扶持这些项目,在生产和创作中,实现经济社会效益与传承发展双赢。”

 

  “非遗项目很多存在于少数民族地区,和扶贫相结合,也是不错的方法。”潘鲁生说,发挥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特色资源优势,加强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转化,对文化保护和实施精准扶贫具有重要意义。

 

  “加大对民俗文创产品的扶持力度,精准对接市场保持可持续发展,让非遗传承获取脱贫动力。”姚晓英说。

 

  作为黔西南州唯一的全国人大代表,今年两会王菁带来了19份建议,民族文化传承助推扶贫攻坚的主题她最看重。“我们少数民族地区妇女有很多的手工技艺,如果有好的政策、好的产业来扶持,让非遗变活,一人就业,全家就能脱贫。”

 

  代表委员的心声也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星说,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可以与产业发展融合起来。工信部将支持打造一批工业创意园区和工业文化特色小镇,推动形成支持工业文化发展的产业、财税、人才、土地等政策体系,并从传承的角度,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把文化产业落地。

 

  唤醒非遗织就幸福路

 

  每年两会,蔡群都会提到和蜡染刺绣等非遗文化有关的建议,如继续加大对农村小微企业的扶持,让村里的乡亲们就近就业,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得到永久的传承。

 

  今年两会上,她高兴地告诉记者,她在老家贵州毕节织金县大寨村开设的苗族蜡染刺绣公司,去年营业额突破800万元,带动了当地300多名妇女加入。“这在过去是不敢想的!”蔡群说,以前山里穷,上不起学,姐妹们和她捡过垃圾,在工厂打过工。得益于贵州举办的民间手工艺大赛,她返乡创业并成为非遗传承人,带领乡亲们走上了致富路。

 

  据了解,作为非遗大省的贵州已于2013年启动了“锦绣计划”,旨在促进传统民族手工业发展,让绣女在家就业,改善老人空巢、儿童留守的乡村现状。三年来,从事手工业的妇女达到50万人,产值50亿元人民币,带动就业人口百万余人。

 

  “我希望有一天,和姐妹们在家做着刺绣唱着歌!生活越来越富足!”蔡群和王菁的梦想,正在变成现实。(记者 史竞男 张辛欣 向定杰)

 

 

(编辑:蒋朔)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