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
袁慧琴:做好戏曲遗产的传承
发布时间:2017/3/11 19:07:00    新闻来源: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传统文化对于树立和弘扬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正日益成为社会共识。激活戏曲遗产,创造时代经典,更好地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服务,已经成为历史赋予中国戏曲界的神圣使命。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戏曲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近70年中始终保持着推陈出新的创作活力,保持着良性发展的态势。


  据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艺术指导袁慧琴介绍,在目前我国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统戏剧类就有162项,囊括了225个戏曲剧种以及80多个木偶、皮影和宗教戏剧类项目,戏曲至今生生不息。在四批总计1986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传统戏剧类611位,占据了近1/3,戏曲至今薪火相传。2016年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上,57部入围决赛的作品中,戏曲新创作品就有25部,这足以说明戏曲至今仍然是中国文艺创作的重要载体,戏曲至今充满活力。


  为了更好地传承创新戏曲文化,袁慧琴建议,我国应实施当代戏曲名家优秀代表作推广工程,及时记录戏曲优秀领军人物、各行当优秀演员演出的传统戏、新创戏,并在中华文化的国家传播平台上积极推广,实现中华文化与世界艺术的对话和交流;同时,我国还应建立健全戏曲艺术的“国家典藏”制度和优秀剧目传承体系,持续推进剧种经典剧目体系、剧团保留剧目体系、传承人传承剧目体系、领军人物新创剧目体系建设,让优秀代表性作品通过稳定的戏曲剧团及优秀演员得以长期演出,每年遴选一定数额的优秀作品纳入“国家典藏”,让优秀剧目成为戏曲文化传承体系中的重要载体。


  “加强戏曲学科建设也是加强戏曲传承的重要举措。”袁慧琴告诉记者,我国应强化戏曲院团和戏曲学校及重点大学的跨界合作,重点加强戏曲适应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学科建设,将戏曲院团和戏曲学校有序地纳入戏曲非遗保护单位,保证其存续戏曲艺术的价值。此外,剧团所在地方政府要将对戏曲剧团和戏曲学校的扶持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确保戏曲传承基础稳定发展。


  “激活戏曲遗产,创造时代经典,戏曲人守土有责;以优秀的作品回馈伟大的时代,戏曲人责无旁贷。我们坚信,中国戏曲里蕴含着源源不断的实现中国梦的智慧和力量,一定能够成为中国文化最有效、最独特的战略资源。我们坚信,中国戏曲的活力和潜力在中国的、世界的舞台上迸发,必将赢得整个世界的满堂喝彩。我们坚信,中国戏曲在今天这个处处都是起承转合、时时都有精彩纷呈的时代将更为出彩、更加有戏!”袁慧琴表示。(本报特派记者 冯飞)

 

 (编辑:晏如)

 

  (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