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蜀锦:一经一纬织奇穷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17/5/24 9:47:00

 

图片由本报记者  蒋文杰 

 

    四川蜀锦,简称蜀锦,又称蜀江锦,2000多年前起源于成都市,是一种具有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多彩织锦。作为一名地道的成都人,贺斌的父亲是原成都蜀锦厂的一名高级工程师,从小的耳濡目染,让贺斌不仅爱上了蜀锦这项技艺,也见证了现代蜀锦行业的兴衰起落。

 

  新中国成立后,蜀锦民间艺人带着自己的织机来建厂。当时的成都蜀锦厂有大约3000多名员工,900多台套设备,工人每天实行三班倒,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儿,按现在的话来说,成都蜀锦厂是当时成都市的好单位铁饭碗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贺斌依然历历在目。

 

  在父亲的影响下,贺斌顺理成章地进入成都蜀锦厂,开始从事织锦工作。可贺斌进厂之初,随着半机械化和机械化织锦兴起,手工织锦已逐渐停产,这对于一心想学习手工织锦的贺斌而言并不是一个好消息。但一心痴迷于蜀锦的贺斌没有放弃,师从蜀锦织造艺人陈鑫明与徐建清的他更加勤奋地学习和练习。

 

  3个月是不能碰织机的,只能一味地练习给丝线打结,3个月后才可以开始学习挽花、投梭的手型……虽然这些看似枯燥的基本功对于常人而言是一种考验,但贺斌乐此不疲。经过较为系统的学习,贺斌掌握了蜀锦织造全套技艺,尤其擅长挽花、丢梭、装造、安装、打线综、扎筘、挑花节本等蜀锦手工传统技艺。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工业化的进展,手工织机逐渐被现代织机所取代,蜀锦行业开始走下坡路。曾经红极一时的成都蜀锦厂也难逃厄运,由于负债过重,加之市场的不景气,2003年,成都蜀锦厂倒闭。

 

  一心想掌握一技之长的贺斌没想到自己一下子成为了下岗工人,为了谋求生计,贺斌不得不重新找工作,但他对蜀锦这项技艺却割舍不下。2004年,为了保护和传承蜀锦这项技艺,成都市有关方面决定对蜀锦进行抢救性保护,通过市场化手段,由成都蜀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将原成都蜀锦厂整体兼并,并在原厂址改建成旅游购物场所蜀江锦院(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另成立了成都市蜀锦工艺品厂。

 

  此时的贺斌仿佛又看到了希望,但再度出山的他与以往相比有了更多的思考。见证过蜀锦的辉煌和衰落,作为非遗传承人,身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比以往更强烈,我不希望看到这门技艺在我手中失传。蜀锦艺术在国外很受欢迎,这不仅是成都的名片,也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我们要更好地将其传承与保护。在贺斌看来,传承和保护蜀锦的出路在于把它推向市场,使其成为文化品牌,并成为一种新型的文化产业,让其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

 

  为了适应市场形势,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让蜀锦这项传统技艺真正走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贺斌配合企业在经过大量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决定要让蜀锦这一古老的技艺回到生活的基本面,先后开发出了家居装饰、丝巾披肩、精工手袋等产品,并深受市场欢迎。除此之外,贺斌还从技术入手,对传统的蜀锦手工操作织造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

 

  如果说将蜀锦回归于生活是为这项技艺开辟了生存的市场之道,那么培养更多的传承人则是为了让其代代相传。贺斌牵头设立了蜀江锦院贺斌创新工作室,希望能将自己掌握的技艺教授给更多年轻人,以便让蜀锦技艺永不失传。

 

  “3年学艺,5年出活儿,这就是传统手工织造跟现代流水线作业的区别。蜀锦织造技艺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丝织工艺,技艺传承靠口传心授,而且需要经过长期的磨炼,才能掌握花楼织机的使用方法。贺斌说,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这批年轻人尽快成长为保护和传承蜀锦织造技艺的中坚技术力量,守住这门手艺。

 

  采访感言

 

  机器无心,而手却与心相连,每一件手工制品都能让我们感受到匠人倾注其中的热忱和心血,饱含着不会褪去的温度。虽然昔日浣花溪畔的机杼声声已逐渐消失,但非遗传承人贺斌和他的弟子,仍然在执着地通过的对话,向人们讲述着那永不淡出记忆的故事。(本报记者 王康)

 

 

(编辑:蒋朔)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