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描绘梦想 创新赢得未来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17/5/25 9:28:00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工程结构专家江欢成 

 

 

本报记者 蒋文杰 摄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是举世公认的上海地标建筑景观。其设计师,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工程结构专家江欢成。

 

  优秀的作品要有创新的思维,创新成果凝聚着设计师的智慧和辛勤,因此,必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江欢成的人生词典里,创新始终是一以贯之的主题。尽管有诸多荣誉加身,但他最喜欢的称呼依然是建筑梦想家

 

  创新立标志

 

  建筑是设计师梦想的再现,创新是挥洒激情的过程。谈起东方明珠,79岁的江欢成眼神里流露出少年般纯真的脉脉深情。

 

  1987年,江欢成担任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总设计师。他怀着创上海腾飞标志,树世界建筑丰碑的目标,精心设计出造型新颖、结构独特,既雄伟壮观又意境深远的这颗东方明珠。其打破常规,以最简洁的力学结构发挥出最高的效率,使其足以抵抗12级台风、9级地震。3个巨大的钢结构圆球状空间分别悬挂在塔身距离地面112米、295米和350米的高空,营造出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中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境。虽然总高度达到468米,却没占用多大土地面积,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显得难能可贵,节约了土地,节省了投资,提高了安全系数,可谓一举多得。因此,当初不仅在由50余名国内外建筑专家的评审中一举中标,而且得到了我国泰斗级建筑大师吴良镛的称赞,还被英国媒体大篇幅专题报导,被《纽约时报》誉为新上海崛起的象征

 

  东方明珠是寄托江欢成的梦想之作。从事土木工程设计和研究50余年,江欢成将他的创新梦想化作国内外诸多城市的地标建筑景观,也拥有了多件专利。1995年,江欢成主持设计了558米高的印尼雅加达亚洲巨人塔,至今仍是世界最高的人工建筑物之一,新奇的构思、独特的力学结构凸显出浓郁的印尼民族风情。1999年,江欢成主持优化设计的420.5米高的上海金茂大厦竣工,是当时中国内地第一高楼,可以容纳1万人办公,并有世界最高的超五星级大酒店,第88层观光层可容纳1000名游客,由两部每秒9.1米的电梯直接送达,在此可俯瞰沧海桑田,生发诸多感叹。

 

  知识赢未来

 

  进入21世纪,城市发展不断加速,土地资源更加珍贵,高层建筑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由此带来的高层建筑通行效率不高的城市病也越来越突出。

 

  必须要用新的理念、新的结构、新的技术,使建筑在美观实用的同时,兼顾成本与资源的节约、人们活动的便利、节能环保的特性。年近八旬的江欢成,仍然创新激情洋溢,只要有时间每天到单位上班。他提出的一些新理念、新结构、新技术,为克服城市病提供了新思路。

 

  江欢成注重创新,更关注知识产权保护。他更多地将知识产权保护的理念用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的方式去感染同事和学生们。如今,他所在的单位每年都会提交大量的专利申请,其中的发明人一栏也时常能看到他的名字。创新成果及专利可以解决很多问题,高层建筑上下交通很费时间,如同道路上的堵车一样,要用新的结构方法打通堵塞点。江欢成创造性地提出,可以用新结构的将邻近的高层建筑连接起来,加速建筑内人员的流动速度,节约时间,提高办事效率。为此,他提交申请的建筑连接桥等相关中国发明专利已经获得授权。

 

  知识产权保护很重要,运用更重要。江欢成坦言,他发明的一些新结构、新技术不仅可以改善高层建筑的平面使用效率、增加交通能力,还能改善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他认为,如果推广运用这些新技术,将会实现节能增效多赢。与此同时,他也针对建筑改造,使其焕发光彩、更加长寿提出了独特的新技术。他始终凝望着未来,用创新营造建筑艺术作品;他徜徉于梦想的王国,不断设计出令人心驰神往的佳作。

 

  创新改善生活,知识赢得未来。正如江欢成为本报所题写的寄语,在他的心中,创新与知识永远是一道魅力无穷的风景。(本报记者 赵建国)

 

 

(编辑:蒋朔)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