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绢人:三代传承 冷暖人生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17/6/14 10:50:00

    从年久失传到重返人间,从几近湮没到再度复苏,61岁的崔欣见证了北京绢人跌宕起伏的悠悠岁月。

 

  以丝、绢、绸、纱等为主要原料制作立体人形的绢人艺术历史久远。但在近代,失去生存环境的绢人技艺却渐渐失传。上世纪50年代,在绢人艺术家葛敬安的带领下,几位老艺师遍阅史料,悉心钻研,在制作技艺、材料配比和艺术观赏多方面革新发展。铅丝做骨、棉花为肌、纱做皮肤,几句话生动概括了制作绢人的艺术流程,也就此成为脍炙人口的北京绢人的描述特点。

 

  19751月,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崔欣被分配到北京东城区美术人形厂。在那里,她遇到了日后成为授业恩师的杨乃蕙,以及杨乃蕙的师傅--将失传的绢人艺术重新带回世人面前的葛敬安老人。崔欣先后拜师葛、杨两位绢人艺术家,全面系统地掌握了北京绢人的完整工艺技法。40余年间,崔欣和师傅们不断推出新作并在国内外屡获大奖。2009年,北京绢人入选北京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崔欣也看到了这项古老技艺传承下去的希望。

 

  然而,与崔欣同时代的绢人艺师如今或过世或退休,发掘、抢救和保护北京绢人技艺成为当务之急。像振兴京剧一样把传统的北京绢人艺术发扬光大是我最大的梦想。为了使北京绢人这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能够在新时代更好地得到传承,必须努力延长其寿命。所以她一直在呼吁要充分使用现代科技延长绢人材质等方面的年限,使绢人成为一种可永久性保存的艺术品。

 

  因为把全部心血倾注在北京绢人上,崔欣手中的绢人才有血有肉,才拥有了生命。心在梦就在,只有这样用去关注,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才会有更加明媚的未来!(王宇)

 

 

(编辑:蒋朔)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