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凳网能否坐热版权服务这把“冷板凳”?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17/6/14 16:02:00

  近日,一家名为“板凳网”的版权服务与作品转化运营平台在四川成都上线。该平台运营方金和版权产业机构董事长郭凯告诉记者,他们团队已经从事版权服务近30年,板凳网虽然刚刚上线,但它的运营模式早已由其团队在线下实行。他相信,坐得住才能立得起,这也是板凳网名字的由来之一。


  郭凯认为,“版权保护难、作品转化难、产品运营难”一直是制约我国文化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瓶颈”,也是我国文化产业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拉动力、辐射力还远远不足的重要原因。此前,他的团队线下摸索几十年,冷板凳一坐就是几十年,这次,板凳网上线,能否坐热版权服务这把“冷板凳”?


  三大产品助力维权


  “版权保护是手段,版权运营实现价值才是最终目的。”郭凯介绍,板凳网以此为宗旨,推出了三大担保式服务产品:包括作品版权托管服务;版权无忧维权服务;书画原件转移服务。


  “传统版权保护服务是当侵权发生之后,才进入司法救济阶段,服务机构中途介入,维权结果和效果很难确定。”郭凯介绍,与传统版权服务不同,板凳网从作品创作阶段就进行保护,从源头确保作品版权权属清晰,在作品转化交易过程中,对作品进行担保,排除作品版权瑕疵和风险,让创作者省心,让交易者放心。目前,板凳网主要围绕文字、美术、摄影、设计等四类作品开展托管服务。对于交由板凳网托管尚无争议的作品,权利人还可以购买享受“无忧维权服务”。郭凯介绍,该服务实行年费制,按照作品数量购买,权利人购买此项服务后,一旦作品遭遇侵权,板凳网承诺,只在维权成功后才按照事先协议约定支付维权服务费,如果维权不成功无需支付维权费用。


  书画作品赝品泛滥由来已久。“最近,仿我的书画作品不少,有的我一眼也难辨真伪,只有反复看图章、落款签名,真的是无可奈何。”全国知名书画艺术家刘云泉表示,艺术品里书画版权保护是最难的,很难打假。为了帮助书画作品识真辨假,板凳网有针对性地推出了书画原件转移服务。书画作品不论以哪种方式交易或流转,也不论该件书画作品原件的交易或流转的次数、环节有多少,原件购买人可向板凳网申请书画作品原件转移服务,只要该书画作品原件交易转手,板凳网可向购买人发放《书画作品原件转移登记证书》,并对该书画作品原件提供原创版权担保式服务。如果在某一个流转环节被证明购买的书画作品是赝品,购买人可凭此证书向板凳网提出维权申请。郭凯介绍,刘云泉将成为第一批入驻板凳网的艺术家之一。


  专业服务促进转化


  版权服务贵在专业的服务水平。郭凯从1988年开始先后就职于版权行政管理部门、执法部门等多个单位。他介绍,金和版权产业机构下设有金和版权产业投资公司、金和知识产权管理咨询公司和金和创意商业运营管理公司,其团队在版权保护、运营和管理上都有丰富的经验。


  在维权方面,郭凯介绍,我国知名作家马识途曾在2004年将其作品《清江壮歌》的影视改编权转让出去,但受让方并未按合同约定拍成影视作品。为了尽量早日将这部作品搬上荧屏, 马识途希望收回已转让的小说影视改编权,但受让方依据已签署生效的合同拒不同意。数年间,马识途曾委托多位律师,这一问题还是迟迟得不到解决。金和版权产业机构的法务团队接受委托后,经过缜密分析,发现作者和受让方在转让影视改编权的时候存在法律瑕疵,同时此前律师在处理这件纠纷过程中存在思路和方法上的缺陷,为此,他们确定该案的突破口并重新制定出解决方案,最终帮作者成功收回了《清江壮歌》的影视改编权。


  在版权运营方面,郭凯坦诚,版权运营,既需要懂作品创作,又要懂版权保护,还要了解市场运营,国内这样的平台和人才都少之又少。目前,板凳网一方面连接创作者和权利人,一方面将连接使用者和投资者,发挥平台的汇聚作用,助力作品转化和版权转化。同时,金和版权产业机构自身也在投资运营部分版权产品,比如将某摄影作品打造成高端礼品,将动画形象开发衍生产品,希望能把更多身实践积累的运营经验融入到平台化运作中。


  运营能力有待检验


  板凳网上线当天,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童永全、卿玉蓉、孟德芝以及中国夏布画创始人王少农等与板凳网签署了首批作品入驻平台及版权保护与转化协议。但作为新上线平台,目前该平台展示的作品数还很有限。更重要的是,板凳网以打包维权的方式提供服务,或许能很快获得权利人的认可,但是版权维权距离作品转化和价值变现还有很远。


  目前国内版权运营平台层出不穷,但真正产生实效的并不多,大多数版权运营都是以单个项目的方式进行操作,没有形成有效的市场机制,实现标准化、产业化。在郭凯的蓝图里,板凳网能对所有入驻平台的作品提供专业服务,对接版权转化资源,再结合线下实体产业以及电子商务、跨境电商,无瑕疵、可保障地实现作品转化和版权变现。理想很美好,但现实并不容过于乐观。目前,摆在板凳网面前最迫切的问题还是,尽可能多地获得创作人、使用者和投资者的认可。只有汇聚更多的资源,平台化运营才有生存的基础。(本报记者 刘 仁)

 

(编辑:晏如)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