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苗绣:反挑正看绣尽山水情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17/9/4 9:32:00

    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贵阳南部花溪区的旖旎风光一直以来都为人所称道,这一方水土的独特风情也令人流连忘返。在花溪,还有一样东西被视若瑰宝,那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溪苗族挑花刺绣。

 

  苗俗有云:男看田边,女看花边。苗绣是苗族姑娘生活的重要内容。这一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溪苗族挑花刺绣传承人王启萍深有体会:在村寨里,刺绣是年轻女孩必须要会做的事情,好的绣娘不仅受人尊重,在婚嫁时也可以自己做嫁衣,能节省一笔不小的开支。王启萍说,她从8岁起就开始观察人们如何刺绣。长大后,母亲开始教她一些基本的技法,印象最深的是每到冬天,母亲会烧一笼火,姊妹几个围坐火边,一边唱着苗族小调,一边使用废弃的丝线和布片随意绣花。

 

  天资聪慧加上手勤心细,王启萍很快掌握了挑花苗绣的技法,成为方圆几十里数一数二的出色绣娘。尽管如此,王启萍每次绣花时仍需提起十二分精神,因为该技艺难度极高、一错全毁

 

  难在哪?王启萍用八个字概括挑花刺绣的精髓,即脑中构图、反挑正看绣花的第一步就是要在布上构思好图案,没有图纸,也没有事先设计好的样式,一切尽在心里。先挑出图案的外轮廓,再逐步添加内部花纹,最后填充细部,直至完成。王启萍表示,要想绣得好看对称,还须在绣时将左右纱格数好。而对于线的选择也是颇有讲究,最好采用毛线或蚕丝线,以便让精心刺绣的作品保留时间持久。

 

  反挑正看也是苗族挑花刺绣的难点,从反面绣,成品后,想要的图案则呈现在正面。王启萍表示,这就要求绣娘们在每一块布面上单一地依经线或纬线入针,其画面仿佛织锦缎一般,因此挑花刺绣也被称为纳锦。说话间,王启萍拿出了自己以往的诸多作品:牛头、羊头、冰雪花、浮萍、灯笼、银枝杈……无论是飞禽走兽还是自然美景,都能成为苗族挑花刺绣人的创作灵感,有人甚至在布上绣一幅连环画,仔细一瞧还能看出情节,这样的创作方法与苗绣的历史渊源分不开。相传,在上古苗族南迁之时,有位名叫兰娟的女首领,她为了记住迁徙跋涉的路途经历,想出了用彩线记事的办法。于是,苗家姑娘们用针线穿梭在布匹,绣上去的不仅有美丽的图案,还有对生活的期待。

 

  近几年,随着非遗风劲吹,这项古老的技艺又重焕生机,很多人慕名而来,在王启萍家里拜她为师,塌下心来认真研习。迄今为止,王启萍已经收徒100余人,最忙的时候家里全是人,半天顾不上喝一口水,早饭变午饭,午饭当晚饭。尽管如此,她依然十分开心,按她自己的话说:只要有人找我学,我都愿意毫无保留地教,希望将这门面临失传的民族手工技艺带出深山,使苗族挑花刺绣永久流传。  (徐子航)

 

  采访感言

 

  在王启萍往年的作品里,会充分感受到苗族挑花刺绣选题之广泛,内容之丰富。一幅幅巧夺天工的作品生动地刻画了众多人物、动物、植物的形象,展示了苗族人民对美的独特创造。这样的技艺值得后来者仔细研习,用心传承。庆幸的是,王启萍正是一位愿意倾囊相授的传承人。这来来往往的学生,对于王启萍来说,正是一种甜蜜的负担吧。

 

 

(编辑:蒋朔)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