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侵权”这把火,能否烧到会展身上?

文章来源: 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 2017/9/25 18:21:00

  最近“反侵权”这把火烧的有点旺,先是网友自发抵制某抄袭小说改编电影,相关热搜连续上榜,接着匪我思存等网络文学大v相继发声指责抄袭。在网文界闹得沸沸扬扬时,网易云音乐由于和腾讯音乐产生“音乐版权问题”,大批歌曲被下架引发热议。9月14日,时隔两年号称“互联网专利第一案”的搜狗诉百度专利侵权诉讼案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开庭审理,百度或面临高价赔偿。眼瞅着这把火越烧越旺,波及范围也越来越广,笔者也预备借着这股东风,来谈谈困扰会展业已久的“知识产权”问题。


  从“山寨货”到“知识即财富”


  中国的“侵权问题”一直是众多企业心中的一根刺,甚至在某些行业,所谓的“山寨货”已经成了国货的代表。十几年前,没有多少人会去关注“侵权问题”,大家穿着假“耐克”,背着假“LV”,看着盗版电影,听着免费歌曲,好像也没什么不好。低成本和高覆盖率使得“山寨产品”在中国蔚然成风,大家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惯性思维——只有能吃能用的实体产品才需要付出金钱,而这些肉眼不可见的无形产品是不需要购买的。


  这样的观念一度成为主流。为什么要多花钱?多出来的钱买的究竟是什么?是流畅的用户体验,是完美的设计理念,是贴心的售后服务,是独一无二的品牌价值。但是在当时,这些东西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文不值的,因为它们没有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


  不可否认,这是社会发展转型时期的必经阶段,但好在社会还在不断地发展。2016年被称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付费元年”,从知乎live开始,分答、得到、微博问答等一大批知识付费平台涌现,在改变市场格局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无形的知识也是一种财富。而随着“知识即财富”观念的兴起,人们的版权意识也不断增强,无论是备受关注的315晚会,还是越来越多的微博曝光,这些星星之火一点点汇聚,终于在今年年初爆发燎原之火,烧到了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运营商等诸多领域。


  然而,这把火能烧到会展业吗?


  会展业知识产权的“8大痛点”


  在国务院行政法规层面,与会展知识产权有关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等,这些都是为行政机关执行有关法律作了更加具体的规定,多为程序性的条款。还有一类是对一些新型知识产权作了单独性规定如《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但是目前还没有出台专门针对会展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的行政法规。


  不同于其他任何行业,会展业既隶属于服务业,又和文化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特殊的性质决定了“知识产权”问题必将是困扰会展从业者的一大难题。尤其在中国,会展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政策、规定、标准等很多方面都不完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进一步加剧了“侵权”问题。


  就目前来说,中国会展业知识产权保护至少存在以下“8大痛点”:1,外国展会组织者:品牌移植中国。2,会展项目交易者:品牌交易缺乏标准。3,出国展览组展商:企业被投诉。4,国内展会参展商:被组展商欺骗。5,展台设计搭建商:抄袭设计方案。6,展具专利持有者:新型展具被仿制。7,会展行业协会:管理依据不清楚。8,展会组织者:品牌展会名称侵权。


  随着中国会展业的飞速发展,这些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由于我国展览会知识产权保护规定效力弱,导致对侵权当事人约束力不足,展览会中对名优产品的侵权屡禁不止。而随着中国企业赴海外参展日益频繁,中国企业参加海外展览会越来越多的面临知识产权方面的困扰,国外企业以知识产权和不正当竞争为由,对中国参展商和中国产品采取措施的事件时有发生。


  谁来点这一把火?


  作为出国展览组展商,注重的是在国外参加展览会时,如何处理中国参展商被外商投诉展品侵权或软件及著作权侵权而引发的知识产权纠纷。这样的事件已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对此,他们普遍认为,对出展企业提出一般性的关于遵守知识产权的要求并不难,真正难点在于很难保证和控制所有参展展品都不出问题。所以,他们希望划定责任界限,一旦出现这方面的纠纷,要由有关参展商承担责任,而不要追溯到组展商。但这终归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笔者认为还是应该由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严厉打击侵权行为,支持原创,从根本上纠正这一不正之风,形成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消除参展商的侵权意识。


  而对国内的展会参展商来说,最为害怕的是被组展商欺骗性的宣传所误导,从而参加了一些名不副实的冒牌展览会,甚至被“骗展”,结果是白花钱、没效果。然而,这种展会的假冒宣传问题,是否真正属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范畴,骗展是否侵犯了知识产权,还需进行深入研究,但不可否认的是,这肯定属于不正当竞争的范畴。


  近年来,“山寨”展会愈演愈烈,无论是政府展、贸易展、专业展、综合展,无一幸免。笔者经常能从展会导航网站上看到,同一个城市,相同的时间,举办着两场名称、性质都相似的展会。已成功举办20届的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主办方介绍,今年他们也遇到了“山寨展会”的问题,有人公然打着“成都车展”的名号招商招展,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鉴于此,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已经着手维权,对展会的商标及名称进行注册。“山寨展会”层出不穷的现象不仅使得众多参展商摸不着头脑,造成观众分流,长此以往,也必将对展会的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其实,中国现代会展业诞生不过几十年,发展成现在这个规模实属不易,出现一些问题也无可厚非。解决上述问题也并非一人之力能完成,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多方合力。但是,如果看不到这些问题可能带来的后果,一味放任,只会重创尚在蹒跚学步的中国会展业。希望借着这股东风,让“反侵权”这把火能烧得再旺一些,烧出会展业一片新的天地。(陈 铭)

 

(编辑:晏如)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