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长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需要高水平创造做支撑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17/11/9 10:18:00

  海洋是人类的宝库,而人类走向海洋的每一步,都与科技创新密不可分。走进新时代,如何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进程中凸显知识产权的重要作用?带着这些问题,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率领副局长贺化和局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走进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下称海洋国家实验室),与这里的科研人员一同探寻新的答案。


  青岛市市长孟凡利、副市长刘建军会见了申长雨一行。


  崂山脚下,鳌山湾畔,海洋国家实验室如一颗蓝色明珠,光芒熠熠。作为我国海洋领域惟一一个国家实验室,海洋国家实验室承载了中国走向深海的科技梦想。海洋国家实验室主任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立新,理事长助理汲培文,对申长雨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吴立新指出,申长雨局长一行的到来,对海洋国家实验室更好地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做好知识产权工作、加快海洋国家实验室发展、更好支撑海洋强国建设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总书记高度重视海洋事业发展,强调指出,要发展海洋科学技术,着力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吴立新介绍,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而就在全会落幕的第二天,海洋国家实验室建成启用,“巧合”中映射出必然。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要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这明确了我们共同的工作目标。”申长雨表示,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加大对海洋国家实验室的支持力度,以实际行动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的重要指示精神。


  海洋国家实验室自试点运行以来,聚集前沿、勇于创新突破,正促使我国海洋科技从跟跑向并跑、领跑的超越。在海洋国家实验室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平台,申长雨一行在拥有每秒上千万亿次运算能力的超级计算机前驻足。“全球超算的发展,跟地球科学,特别是海洋科学与大气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在海洋与气候预测领域的需求是驱动全球超算发展的重要动力。”吴立新介绍。“在海洋领域,超算技术与应用实现了无缝对接,这启发我们掌握更多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更好地认识海洋、研究海洋、利用海洋。”申长雨由衷感叹。


  走进海洋观测与探测联合实验室,我国自主研制的海洋仪器与装备引人注目。“在马里亚纳海沟,通过我们自主研发的海洋仪器装备,获得了第一手海洋观测资料,一举填补了多项海洋科研领域空白。”吴立新说,海洋国家实验室未来将推动中国大洋钻探船立项建设,实现打穿地壳深入地幔的人类梦想。“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进一步提高海洋装备技术的国际影响力,为国家重大需求提供有力支撑。”申长雨鼓励在场的科研人员。


  “过去一年,我们在深远海研究、极地极端环境与战略性资源调查等领域取得了多项重大科研成果,着力研发海洋装备技术,抢占海洋前沿技术的战略制高点,取得多个世界‘第一’。”海洋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潘克厚介绍,2016年实验室发表SCI论文1030篇,其中在《自然》《科学》系列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9篇,中国专利授权量达到190件。特别是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所派专员的帮助下,构建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实现了专利质量全流程管控,为创新成果转化运用提供了源头活水。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需要高水平创造做支撑。”申长雨在座谈会上说,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等各个环节中,创造是源头。没有高价值核心专利和原始专利作支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大力培育高价值核心专利,努力打造既有宽度又有厚度、既有高原又有高峰的新型专利结构。青岛作为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第一批试点地方,要有效加强技术创新成果供给,着力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加强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为海洋强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耀眼阳光下,海洋国家实验室大楼上“创新驱动,蓝色跨越”八个大字分外醒目。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海洋国家实验室必将乘着十九大的东风,扬帆远航。(本报记者 王 宇)





  (编辑:白逸群 实习编辑:李星仪)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