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厦千万间,专利显神通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17/11/22 15:37:00

  换上工装,戴上安全帽,看不出中建五局安装公司项目经理梁跃辉有什么过人之处。但是在他近30年的职业生涯中,贡献了18件中国专利,仅其中的一件专利在2016年就为公司节约资金1800万元,这在整个企业也是百里挑一,十分难得。

 

  创新,不断创新。说起他的爱好,梁跃辉不假思索地回答。他所从事的工程设备安装,就是搭建整座建筑所需的水电线路、管道的血管神经。而作为项目经理,梁跃辉的工作空间基本都是在不为人注目的角落里。回想起他当年刚入职时,就是一个拼命三郎。铆工、焊工、电工,他见什么学什么,还样样都钻研。到后来,他一个人包揽焊工、电工和管工三项工作,成了设备安装的多面手

 

  他的创新,是从工作实际需求开始的。一次,设备安装结束后,才发现钢管的高度远远低于图纸要求,根本无法使用。梁跃辉和同事都傻眼了,这意味着这些钢管都得返工重装。那一次的教训,使梁跃辉感到,必须用新办法改变这种状况。于是,他反复琢磨,多次试验,终于发明出套管一次性预埋的工艺新方法,不仅提交了中国专利申请,还填补了国内行业的空白。这项工艺,几乎全部由塑料管、钢片、铁丝组成,还有些垫片就是边角余料。这些被抛弃的废料,在梁跃辉手中化腐朽为神奇,都变成了宝贝。仅这一项技术,去年就为公司节约了1800余万元的成本。

 

  动工之初为空调管线预留的小孔,常常在泥工刷墙时被水泥糊住。等我们后续施工时,又得把水泥强行砸开,既费时,又影响美观。梁跃辉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很简单:在每个小孔上预先装上一段管套,这样一来,问题解决了,专利也诞生了。

 

  梁跃辉的学习精神也令人赞叹。为了掌握电脑辅助设计软件,他牺牲了吃饭睡觉的时间,掌握了这些技术,电脑辅助设计成为他创新的助手。这些年来,他不仅自己钻研,也带着学生们一起创新。在他带的学生中,有公司最年轻的项目执行经理,也有入职不到两年就从普通技术员成长为技术骨干的90后大学生。

 

  前不久,梁跃辉获得了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我今年还提交了机器人工作站中国专利申请,到时只需要两个工人,一台工作车,就能完成过去五六个人的工作了。阳光洒在梁跃辉的脸上,映射着他绽开的笑容。(建国)

 

(编辑:车兴明)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