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心怡:专利点亮无人机“飞天梦”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18/1/18 14:09:00

    2015年创立公司到现在,我几乎每天都生活在焦虑与不安中,头上的白发也一天比一天多。但即便如此,我也绝不后悔,因为创业是我的梦想,我不想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科技发展带来改变,也希望有更多人因我而受益。谈起创业经历,胡心怡这样感慨道。

 

 

  作为上海伯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伯镭科技)的创始人,胡心怡在进入无人机智能软件领域之前,曾在海外工作多年,并对无人机应用系统有着独到见解。自2015年成立伯镭科技以来,其就一直致力于无人机行业应用的商业化和智能化,并在该领域持续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成立至今已与多家大型企业达成战略合作。胡心怡告诉记者,他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借助时代发展的东风,将无人机打造成空中的机器人,在解放人们双手的同时,为国家发展创造更大价值。

 

  怀揣梦想深耕技术

 

  我从小就对自动洗衣机、自动车门等自动化机器充满兴趣,那时就梦想将来可以做一些跟机器人、智能化相关的工作。采访之初,胡心怡就谈起了儿时的梦想。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胡心怡,曾在海外留学多年,先后就职于美国、德国等国的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一直从事自动化领域的产品管理、销售和市场开发工作。谈及回国创业的初衷,胡心怡告诉记者,201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与同学的聊天中,他了解到无人机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虽然国内目前在硬件制造上处于世界前列,但在无人机整套智能系统应用领域还处于空白,与国外同行业相比尚存一定差距。凭借多年的从业经验及对这一行业的多方考察,20157月,他在上海创立了伯镭科技。

 

  和所有初创企业一样,伯镭科技成立初期也同样面临着发展的阵痛。公司成立初期,全部人员只有5人,大部分是技术人员,且一人身兼数职,公司启动资金也源于我多年的积蓄。胡心怡告诉记者,公司成立初期,一无产品二无客户,生存是其面临的首要难题。为此,他带领全体员工夜以继日地工作,一方面加强技术研发,实现产品快速落地;另一方面积极开拓市场,寻求合作客户。凭借着对行业的准确把握和市场的精准定位,成立仅1年,其研发的全套无人机智能应用系统就实现产品落地,并获得了天使轮融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伯镭科技主要研发的产品为智能巡检系统。在无人机领域,它被称为无需人工干预的智能化空中机器人。该系统可以使无人机具备自主飞行和自动航拍能力,通过自动调整飞行姿态,从而实现无人机的智能化应用。同时,该智能巡检系统还自带有云端数据采集分析平台,通过无人机搭载的传感器,可及时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至云端,然后由后台进行分析处理。胡心怡介绍,智能巡检系统作为无人机的一整套智能应用系统,一方面可广泛应用于工厂、工地等生产制造领域的安全检查,另一方面还可应用于智慧城市等领域对交通路况、交通违法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等,为提高城市治安管理水平提供了保障。

 

  依托专利加速发展

 

  由于在国外多家自动化相关企业工作多年,胡心怡对于知识产权的认识颇为深刻。因此,从成立伯镭科技之日起,他就树立了要不断加强技术研发与专利积累的发展理念。截至目前,伯镭科技已围绕飞行机智能系统、飞行机视觉系统、飞行姿态等核心技术提交了相关专利申请18件,其中已有12件专利申请获得授权。

 

  专利是企业发展的护城河,尤其对科技型企业而言,它的意义更为重大。一方面科技型企业是技术的聚集地,技术的创新发展需要有专利保驾护航,有一定的专利作支撑,可以为企业避免不必要的专利诉讼;另一方面,专利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在与相关机构达成合作或融资阶段,可以很好地提升企业的价值。此外,专利还是企业的通行证,尤其在获得政府扶持、获评高新技术企业及上市等阶段,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胡心怡告诉记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伯镭科技仅成立不到3年,但其已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公司目前的员工仅有20余人,但我们还是抽调相关行政人员专门负责公司内部的专利申请工作。该行政人员的工作职责主要是对内负责与技术工程师对接,就研发工作中的技术创新点进行交流讨论,并将相关技术创新点及时采集整理;对外与相关代理机构接洽合作,将技术工程师的技术创新点和交底书委托代理机构负责提交专利申请。胡心怡表示,同时公司还制定了较为完整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包括对提交专利申请的人员及时给予资金奖励,尽可能调动员工的技术研发积极性等。

 

  如今,依托较为完善的专利管理体制和一定的技术积累作支撑,伯镭科技已与多家科技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并于2017年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最具价值的投资企业等荣誉。同时凭借一定的技术实力,伯镭科技在参与国内相关的展销会期间,还获得众多客户的青睐。提及未来发展,胡心怡表示,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加大无人机应用系统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在行业内实现快速发展。

 

  采访手记

 

  一位在海外留学、工作多年的年轻人,为了心中的梦想,放弃了优厚的工作待遇,投身于浩浩荡荡的创业大军中,成为诸多创客中的一员。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他不断前行?在近一小时的采访中,记者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他对于梦想的坚持,以及对创新和知识产权的重视。他的创业故事让众多企业认识到:创业者只有以梦想为依托,以创新作基石,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本报记者 李俊霖)

 

 

(编辑:蒋朔)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