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专利制度开创区块链新天地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
发布时间: 2018/4/8 10:09:00

  阳光明媚的3月,春暖花开的季节,大洋彼岸却不识时务地挑起一场席卷全球的贸易大战。作为中美贸易战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产权再一次成为美国发动贸易保护主义大战的急先锋。而在大洋这端,“三点钟无眠区块链”微信群不时地触动着“区块链焦虑症”患者们的神经,如何运用专利制度促进区块链发展正是业界热议的话题之一。


  从技术维度出发,“区块链技术”一词并不严谨,更多的应该是综合了计算机技术、加密技术、互联网技术和智能协议约定的多个技术组合形成的“区块链应用”。从符合专利的主题适格性要求来说,区块链领域能够申请专利的应该是其组成技术的改进。


  从行业角度来说,区块链在移动互联网、高铁、新能源、互联网金融科技领域的发展非常快,尤其在互联网金融科技领域。比如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比特币运用密码学中的椭圆曲线算法生成公钥和私钥,哈希算法保证交易数据的完整性,分布式计算机系统架构存储交易历史。现有的区块链方面的专利基本上也在相关模块,大多数是对比特币基于的区块链技术的改进,例如加密算法、链块生成方法、验证程序、分布式计算机架构等。比特币基于的区块链技术实际上是记录比特币交易历史的一种模式,在每个环节都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调节和改变,比如加密算法、交易模块记录方式等。因此在区块链方面容易产生大量的专利申请,基于的算法都是公开的,每个公司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模式,或对比特币基于的区块链模式进行调节,进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区块链技术。


  从初步的检索来看,区块链领域的主要专利申请人包括美国银行、IBM、Mastercard、Coinplug、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北京布比、江苏通付盾、英特尔、高通等,涉及到密码学、数据处理、金融、计算机系统等多个领域。区块链专利申请的主要国家包括中国、美国、韩国、日本,中国的增长最为迅速,世界上超过一半的区块链专利都在中国。可见世界都很看好未来中国市场的区块链落地应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世界各地的专利局都收到了使用区块链技术的各种系统和方法专利申请。已经公开的 “区块链”相关专利申请的申请人包括金融部门中最大的一些实体:银行、信用卡公司和证券交易所。这些申请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这个新兴领域的参与者想要尽早提升竞争优势。中国绝大部分区块链专利申请都是在2016年和2017年提交,获得授权的较少。美国的相关专利申请提交的时间相对较早,获得授权的也较多。不少关于密码学和分布式计算机架构的专利主要在美国的IBM、英特尔、加拿大的Certicom公司手里,且在多个国家进行了专利布局,但目前中国公司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国内。


  国内以BAT为首的互联网巨头正在积极尝试“区块链+”的各项应用。腾讯在供应链金融、腾讯微黄金、物流信息、法务存证、公益寻人以及区块链开放平台BaaS等领域力求搭建生态平台;蚂蚁金服基于阿里生态体系的支付宝、电商、物流几个核心模块,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信任”从线上支付到线下物流的一体化,并已经尝试在公益善款追踪、商品溯源、租赁平台等方面积极落地;百度金融推出其商业级区块链云计算平台BaaS,旨在联合企业、机构、联盟组织构建区块链网络体系。


  整体而言,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已经在两三年前就行动了。而作为初创企业,国内外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所以若能把握机会,扎根区块链运用的某一领域或方向,深耕细作并做好专利布局,未来可以跟巨头一起赛跑,开创区块链领域的新天地。(沈晓东)

 


(编辑:汪诚)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