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专利代理?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18/6/11 14:25:00

    自谷歌的AlphaGo在围棋界所向披靡,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就不断被提及。众多行业人人自危,纷纷感叹人类的未来或终将被机器所替代。一方面,就笔者所了解到的最新研究成果来看,人工智能虽然在部分领域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现在谈人工智能代替的地位还为时尚早。另一方面,目前美国大量初级律师与初级医生的很多基础性事务工作已经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使得此类人群的职业前景十分堪忧。这又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人工智能将会对社会分工来带的巨大冲击。因此,笔者从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出发,尝试探讨人工智能与专利代理行业可能产生的碰撞,希望能对同业者有所启发。

 

  从专利代理行业来看,市场上目前确实存在据称可以撰写专利申请文件的人工智能软件。但据网络上的用户反馈,与其说该软件是人工智能撰写,倒不如说是辅助撰写软件。笔者曾使用过日本同行开发的已有多年实际应用经验的一款成熟软件,这款软件的强大辅助功能确实让人惊叹。但此类软件目前存在的显著问题在于:其强项在于对已完成的申请文件的查错,而并非撰写。即便存在撰写功能,也必须要依托于极其完善的交底书内容,还不能胜任创造性的撰写这类工作。

 

  此外,笔者还曾使用过若干款智能专利翻译软件,但其强项也都是针对相同技术领域或相同内容表述的数据库抓取,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专利文献翻译,所以使用结果都不太尽如人意。又如目前被广泛使用的谷歌翻译,其翻译技术性内容的能力还远远落后于翻译日常生活的内容,因此目前的机器翻译专利文献的水平还完全达不到取代人的能力。

 

  除了以上两大类技术应用以外,笔者目前尚未体验过其他人工智能可以直接应用于专利代理行业。因此,笔者认为,目前人工智能在专利代理行业的应用还处于十分初级的阶段。鉴于人工智能在数据的批量分析、处理以及学习方面存在的巨大优势,我们不妨畅想一下未来专利代理行业中可以应用人工智能的具体场景。

 

  以发明专利为例,笔者将其分为申请阶段(申请文件的撰写、优先权文件的翻译),授权阶段(审查意见的做出以及答复),确权阶段(复审、无效以及各类相关诉讼)以及后续的专利运营阶段(专利权的许可、质押)这几个阶段。

 

  其中,机器翻译很可能是人工智能相对最容易实现的一项工作。微软已经宣称:其研发的机器翻译系统在通用新闻报道测试集newstest2017的中-英测试集上,达到了可与人工翻译媲美的水平,这是首个在新闻报道的翻译质量上可以比肩人工翻译的翻译系统。因此,针对专利文献的机器翻译或许指日可待。对于众多涉外代理事务所而言,将很可能会损失一部分业务收入。同时,传统的涉外事务所与国内事务所之间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此外,以AlphaGo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将有可能直接应用于专利审查业务。强大的自我学习能力会更加准确高效地检索到最有价值的各类对比文献,因此,未来的专利审查周期将会大幅缩短,而得益于检索的全面性,专利权的稳定性会得到提升。并且,专利价值的评估、专利数据的发掘(专利布局的合理性分析、竞争对手的策略分析)等,也会随人工智能的进化而得到更加全面的应用。

 

  但是,在权利要求撰写、诉讼等方面,目前的人工智能还没有展现出过之处。因此,笔者不太看好人工智能在专利申请阶段的撰写、授权和确权阶段的答复以及相关诉讼等领域的应用,而专利代理人将会在这几个领域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效用。

 

  新技术的诞生既对传统行业带来了挑战,同时也赋予了传统行业新的活力和再次飞跃的契机,希望专利代理行业能借助人工智能再上新台阶。(范胜杰)

 

 

(编辑:蒋朔)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