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激流三部曲"陷入被侵权"旋涡"

文章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发布时间: 2018/7/6 15:59:00

  巴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是其代表作,自问世以来便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数十年畅销不衰。其中,《家》因为是被教育部推荐给中小学生阅读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书籍,市场空间很大,许多出版社为了牟利,没有经过授权就直接出版,造成了侵权书籍“遍地开花”的现象。


  6月28日,拥有巴金作品《家》《春》《秋》专有出版权的人民文学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文社),在京举办维权通报会,就巴金作品《家》《春》《秋》被侵权情况予以说明,并公布了涉及11家出版社的多种侵权图书。这些侵权图书有哪些表现形式?选编本、汇编本、名家解读本以及注明了版权声明的图书是否就可以免责?出版单位与作者签订图书出版合同时,应注意哪些细节?《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采访。


  侵权图书有哪些类型?


  人文社自成立之始,就与巴金先生展开合作,把出版《家》《春》《秋》的使命承继了下来,于1953年、1962年和1981年3次对《家》《春》《秋》进行改版。在这3个版本的基础上,又推出了面貌多样、装帧各异的版本。据人文社副总编辑应红介绍,迄今为止,《家》累计印数650万册,《春》累计印数290万册,《秋》累计印数280万册,3本书累计印次超过500次。


  “在与巴金先生的长期合作中,出版社以及相关编辑都与巴金先生结下了深厚友情。”应红说,2005年巴金去世后,人文社继续取得了巴金著作权继承人的授权,并出版相关作品。其中,“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被授予专有出版权。


  巴金的女儿李小林提到,曾有一家出版社找到她,希望授权出版《家》,但是她没有同意,这家出版社最后还是自作主张出版了《家》,这令李小林非常生气。由于“激流三部曲”非法出版的情况过于严重,同时也受李小林的委托,人文社开始逐步对市场上的侵权图书进行清理,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著作权人和出版社的权益。


  据人文社策划部主任宋强介绍,他们先是通过北京开卷图书查询系统,查到有30多家出版社曾经出版过巴金的《家》,且都是未经授权的。此次通报会公布的11家出版社出版的侵权图书,目前依然在市场销售。


  对于市场上的图书侵权情况,宋强归纳为以下两种:一种是整本复制、整本盗版,一字不动拷贝人文社的版本;另外一种是对《家》进行缩编或者汇编,加上一些所谓的名家指点、教师点评之类为考试准备的内容。不过这两种侵权图书有个共同的特点——都打着教材教辅的名义出版,以此赚学生和家长的钱。


  人民文学出版社法律顾问、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孙建红指出,涉嫌侵权的图书,至少侵犯了两个权利:一个是侵犯了著作权人的合法权利,另外一个是侵犯了出版社获得的专有出版权的合法权利。


  据了解,目前人文社已经委托律师,搜集证据,向法院递交了4家出版社侵权的材料。剩下的侵权图书,人文社会陆续在市场上取证,一旦证据确凿即向法院起诉。


  自行发表声明就能免责吗?


  在人文社提供的图书侵权版本里,延边人民出版社的两个版本中附有声明说:“本套书在编审过程中有一部分作者未能取得联系,在此深表歉意,敬请作者见到此类声明后尽快与我们联系。”


  对此做法,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表示,按照《著作权法》或者《侵权责任法》,判断侵犯著作权的要件是主观故意加实质性相似,“不是发个声明就可以推卸责任的”。据张洪波介绍,从去年开始,由于新课标的出现,大量的文化公司和出版社开始策划出版这类名家名作,有的是汇编,有的是选编,“我们严格把控的原则是,一旦涉及名家整本书的,可能就涉及出版社的专有出版权,一定要找到作品的版权方,如果拿不到出版社的专有授权,就容易侵权。当然,文著协也有个别名家继承人会员对外的授权都是非专有出版权”。


  观察侵权书籍的书名和内容就可以发现,许多出版社都试图打擦边球,比如出选编、名家解读本、名作赏析本等名目的书籍。对此,张洪波表示:“关于选编,出版界、律师界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应该达到一个确定的比例才能进行判断,但是从做实务的角度来讲,这个比例不好确定,因为这个比例一来受行业惯例的影响,其次要看被别人选编的内容是不是对整本书构成了市场冲击。”


  就此,张洪波进一步支招道:“出版社今后在跟作家签署图书出版合同的过程中,关于文集、选编本,尤其是选编本的界限和比例,需要更明确一些,或者至少明确一个大原则,即不得对原书构成市场冲击,这有利于我们去主张权利。实际上,很多作家对选编内容或片段与整本书的比例都有一定容忍度。只要不构成对原来整本书的市场冲击,就应该被允许,因为单纯地、含糊地把汇编权拿到手,而禁止作家授权其他社出版汇编本,也容易限制作品的广泛传播。”


  签订合同应注意啥?


  “目前在国内,年事比较高的作家、翻译家或者是名家的继承人遭遇侵权盗版时,往往采取的处理方式就是忍耐,诉诸法律的还是比较少的。”张洪波向记者介绍道,只有当利益受侵害的现象严重、影响比较大的时候,他们才会采取行动,有时会委托像文著协这样的机构,有时会找原来的出版社帮忙,还有可能委托律师。


  据张洪波透露,陈伯吹、田间、艾青、严文井等许多知名作家的继承人,都把全部作品版权交给文著协来独家打理。


  著作权继承人在签订授权合同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张洪波建议说:“首先要选对合作对象,要了解对方的资信,了解对方是不是守法的出版单位或者文化公司、以往做的类似图书的发行量等。”


  “至于合同,必须要由专业的人员、专业的机构参与。”张洪波说,因为现在大多数文化公司或者出版社提供的都是格式合同,而且里边的条款往往有利于文化公司和出版社,对作者或者译者来讲往往是不利或不平等的,要求作者或者译者履行的义务很多,并且合同里边的很多条款模棱两可。文著协结合工作实际,考虑到作者和出版社的惯例,制定了比较严谨的图书出版合同、委托翻译合同、约稿合同等免费提供给会员。


  张洪波还进一步提醒,双方签订的名家汇编类图书授权合同中,一方面可能会涉及专有出版权,另外一方面可能会涉及作家作品的汇编权。其中,汇编权要看这些作家是不是把相关的权利授权给了出版社独家使用,如果没有授权独家,或者是在授权的时候仅仅是某一本书的专有出版权,不涉及汇编权,那么这些作家和作家的继承人就继续享有该作品的汇编权,可以自行处理,也可以委托文著协这样的专业机构或者律师来处理。据张洪波透露,过去的3个月内,文著协代表国内的很多知名翻译家、作家以及他们的后人向四五十家出版社、文化公司授权了上百种的教辅类图书的汇编权,涉及作家、翻译家数千人次,“这个数字说明市场空间很大”。(李婧璇)

 

(编辑:晏如)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