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2018年“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部分与会嘉宾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18/8/30 10:27:00

包容  发展  合同  共赢

——专访2018年“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部分与会嘉宾


  新加坡知识产权局局长 邓鸿森


  问:您对2018年“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有何期待?


  答: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特点,但是创新型企业的经营范围却是跨国界的。2018年“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各国知识产权决策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开展知识产权工作,为创新者和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此次会议的主题为“包容、发展、合作、共赢”,我对此表示完全赞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知识产权制度具有其特殊性:良好的知识产权制度可使创造和受让双方实现双赢。因此,我们期待着就各种合作项目进行讨论,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知识产权合作。


  问:您如何评价中国与新加坡在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方面的合作?


  答:中国和新加坡在贸易和投资方面的联系已经非常活跃,两国经济都需要科技创新来驱动。知识产权在两国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并且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今年8月24日举办的新加坡—广东合作理事会(SGCC)第九次会议上,双方将知识产权保护和商业化确定为合作的关键主题。借助中新广州知识城等平台,拥有大量无形资产的中国公司可以依靠知识产权进入正在增长的亚洲市场,对于新加坡企业来说同样如此。我们也期待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等方面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问:您认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如何加强沿线国家间的知识产权保护合作?


  答:在新加坡,经验告诉我们,健全的知识产权制度有助于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亚洲国家也认识到这一点。例如,全球60%的知识产权申请都来自亚洲,全球60%的研发经费都用于亚洲。与此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常多样化,有着差异化需求。有的国家可能比较关心知识产权审查效率,有的国家可能关注知识产权的商业化和融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在创新全球化的今天,每个国家都将在全球创新生态系统中绽放独特的光彩,因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知识产权合作应该更加务实且灵活,这样才能获得更大成功。


  俄罗斯联邦知识产权局副局长 柳波芙·基里


  问:您对2018年“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有何期待?


  答:我非常荣幸能够参加2018年“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我认为此次会议能够让与会嘉宾针对当前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问题,更加充分地交换意见和看法,进行跨越国界的对话。我坚信,通过此次会议,我们可以学习到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这对俄罗斯联邦自身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升也大有裨益。从长远来看,这也有助于加强我们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战略伙伴关系。


  问:您认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如何加强沿线国家间的知识产权保护合作?


  答:我认为需要着重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知识产权合作,促进其经济发展。这需要我们交流经验做法,在多领域合作方面进行联合研究,包括能力建设、知识产权专家与审查员的培训、提升公众知识产权意识等。此外,需要关注的是为创新活动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比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识产权机构可以讨论如何制定一个最佳的战略机制,通过该机制有效提升专利审查效率,为知识产权申请人提供多样化服务。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首席经济学家 卡斯滕·芬克


  问:在您看来,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如何重塑全球创新格局?


  答:新兴经济体的创新活力正在不断涌现。2006年,发达国家提交了全球3/4的专利申请;2016年,这一比例减少到1/2。事实证明,中国正在引领着全球创新格局的变革。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研发与专利产出成果表现远远领先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甚至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中国是唯一一个跻身前25的中等收入经济体。在2018年的排名中,中国位列第17位。


  问:您认为数字经济给知识产权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


  答:作为创新生态的核心内容,知识产权极大地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


  创新者投入数字技术与内容的研发,而知识产权能让他们尝到甜头。知识产权也能够推广数字技术及内容,让更多人受益于数字经济的发展。正如历史上其他突破性创新一样,数字技术也给知识产权制度带来了一些挑战。这些挑战包括需要管理数量庞大的知识产权,也需要确定不同形式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邹碧颖 熊花平

 

(编辑:晏如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