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如何走出被假冒的困境

文章来源: 中国质量报
发布时间: 2018/9/20 16:43:00

  是时新秋蟹正肥。在天下美食榜单排名前位的螃蟹一上市,总能受到吃货们的关注,成为“新秋”的一个热点话题。离9月21日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开湖还有一段时间,但与之相关的预售券、订购券已在电商平台火热开售。不过,业内人士称,如今傍大闸蟹之名的外地蟹非常多,可谓假蟹横行,在网上基本买不到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


  “基本上买不到”的定性基本上属实。据全国河蟹市场统计,2017年大闸蟹总营销额为778亿元。其中,阳澄湖大闸蟹约为300亿元,占比40%。但去年阳澄湖大闸蟹的真实产量为1600吨左右,差不多只有3亿元。也就是说,目前市场上99%打着“阳澄湖”牌子的大闸蟹都是假冒货。如果今年阳澄湖大闸蟹的防伪、打假工作没做到位,情况应该还是差不多,网上出售的那些“提货券”基本上提不到正品蟹。


  人怕出名猪怕壮。阳澄湖大闸蟹因其名盛早就被假冒多年了。当地政府及有关方面虽一直在探索防伪打假方法,但效果并不理想。从最早在蟹壳上用激光雕刻“金印”,到后来给螃蟹佩戴“戒指”(即防伪蟹扣)并配上“证书”,都只是一时管用,没多久防伪技术本身就被伪造,形成“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尴尬局面。现在,网上就有专门出售阳澄湖大闸蟹防伪扣和证书的。有的店家甚至对其假防伪扣的乱真性打保票,声称“可以提供一条龙服务,即使有人拨打防伪扣上的电话验货,语音也会告诉他这是正品”。


  利向与名相伴,如影随形。阳澄湖大闸蟹之所以被仿冒,是因为其盛名之下伴生巨大的市场利益:它的价格比一般螃蟹要高出数倍。巨大的价格差挑逗起一些商贩的非分之念。最初级的造假方式就是把其他地方产的蟹戴上假冒防伪扣和证书,挂羊头卖狗肉。但这种作假方式容易被识破。现在市面上出现最多的假冒阳澄湖大闸蟹,是所谓的“洗澡蟹”:即指一些不法蟹农和商家在阳澄湖开湖前,将塘蟹、稻田蟹等外地蟹放入阳澄湖“住”一段时间,然后跟阳澄湖大闸蟹一块儿开湖出来的山寨蟹。这些“洗澡蟹”也会被贴上阳澄湖大闸蟹的标签,戴上防伪扣,混迹真蟹中堂而皇之地高价售卖。


  “洗澡蟹”的大量存在,说明部分蟹农、蟹贩、蟹商扮演了既售真也卖假的双重角色。一位业内人士直言,离阳澄湖最近的太湖以及南京固城湖、高淳固城湖、扬州高邮湖、宝应湖、邵伯湖等,是假冒阳澄湖大闸蟹的主力军。既然有当地蟹农、蟹商参与作假,所有的防伪措施就都没多大用了。在这种情况下,“认准防伪标志,不要贪便宜”之类防骗提醒也都成废话,因为假货也不便宜,它们也有“真身”。


  这些乱象反映出阳澄湖大闸蟹市场管理出现失灵。针对市场出现的问题,阳澄湖当地也进行了一些探索。比如,渔政部门实行两轮保清水行动,大面积压缩网围养殖范围,以保证螃蟹品质和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与此相配套,建立统一管理的销售系统,在销售方面,既严格规定养殖户“只出不进”,也对销售企业实行严格准入,以求做到保持大闸蟹交易数量的动态平衡,并可实施监督和追溯。


  然而,上述做法只对当地辖区管用,出了辖区的造假售假行为,当地相关部门由于无管理权限,只能协助外地管理部门进行处理。而根据《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法》,对制假售假等行为只有整改及3万元以下罚款的处罚措施。这与造假售假可获暴利相比,很难说有什么威慑力。


  看来,与其他任何领域一样,要从根本上清除假冒,最有效的办法,是从“利”字入手,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加大处罚力度,让造假售假者付出其难以承受的巨大代价。胡立彪

 

(编辑:晏如)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