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示范建设齐迈进 知识产权潮涌珠三角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18/12/18 9:24:00

广东以区域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为引领,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和知识产权战略实施——

试点示范建设齐迈进 知识产权潮涌珠三角

 

  2017年6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批复同意广州市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时隔一年,深圳市成为了继广州市之后,广东省第二个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的城市。截至目前,广东拥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2个、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5个、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7个(其中示范培育阶段城市5个),珠三角地区实现了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的全覆盖。


  “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精心指导和部署下,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东省各试点示范城市和县(区)紧紧围绕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中心任务,以建设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为总抓手,结合区域产业特色,紧扣试点示范主题,相关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广东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效,有力支撑了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


  多角度谋划 优化宏观环境


  作为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目标的重要环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及强市创建市建设工作,得到了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2012年,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省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大力开展知识产权区域或城市示范试点工作,推动珠三角地区各市和符合条件的其他市、县(市、区)加入试点示范行列,吹响了广东向知识产权强省进军的号角。


  2016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广东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指出,继续加强国家城市和县(市、区)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以珠三角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为基础,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强市培育工作,争取建成一批区域布局合理、特色优势明显、引领示范作用强的知识产权强市,形成支撑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的增长极。


  政策接连出台,强市建设号角响起。“广东各地市在获得试点示范称号之后,迅速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及有关部门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并出台工作方案,加快宏观环境建设。”上述负责人表示,在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和示范城市这项工作上,各地市在优化政策、完善机构、充实人员、配置经费等方面都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


  据了解,在组织架构方面,广州、深圳、东莞、佛山、中山、惠州都由市主要负责人牵头推进示范城市建设工作。在政策方面,深圳、东莞、中山、惠州等地市相继印发知识产权“十三五”规划;珠海出台建设知识产权强市的意见;汕头、佛山、惠州、阳江、茂名、潮州制定关于建设知识产权强省决定的实施意见或方案;珠海、佛山、江门等市出台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政策;各城市和县区均结合试点示范工作出台和完善了一系列知识产权政策措施。在经费投入方面,近几年,广州、深圳、惠州、肇庆、顺德等市不同程度地增加了专项经费;为保障示范城市建设任务,中山市级工作经费增长80%,东莞专利促进专项经费增加了3倍;湛江设立“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计划专项资金,有力保障了知识产权工作的开展。


  与此同时,各试点示范城市落实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任务,在知识产权工作中科学谋划、积极创新,努力探索改革发展新路径。在此过程中,广州、深圳、珠海积极推进自贸试验区知识产权工作。此外,各试点示范城市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创造政策体系,保障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稳步提升。广州将知识产权市长奖和专利奖纳入科学技术奖励体系;东莞修订印发《东莞市专利促进项目资助办法》;潮州出台《潮州市知识产权专项计划实施管理办法》;珠海、茂名等修订完善专利奖励办法。


  完善的知识产权创造激励体系,助力广东迅速打造区域创新高地。2018年1月至10月,广东省专利授权量39.0204万件,同比增长48.8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6.26个百分点。截至2018年10月底,广东省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4.3092万件,同比增长21.36%;全省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1.76件,比2017年同比增长3.55件。截至目前,广东拥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80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15家。


  全方位布局 强化保护运用


  知识产权保护一直以来被视为激励创新的重要手段,广东要实现创新发展,保持创新活力,离不开尊重知识、保护产权的环境。因此,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势在必行。近年来,广东各试点示范城市积极开展专利行政执法工作,为营造知识产权保护法制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投资环境和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


  广东各地积极探索并构建知识产权保护新模式,取得了长足进步。深圳修订《深圳经济特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若干规定》,首次出台知识产权保护类的资助政策,设立涉外知识产权维权、知识产权大数据监测等资助措施,并出台全国首个企业境外参展知识产权预警指引地方标准;珠海建立知识产权“海关易保护”机制;佛山实施“清风”计划,联合禅城区和南庄镇构建建材行业快速维权中心;中山设立远程诉讼服务处——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远程诉讼服务处;汕头建立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汕头诉讼服务处。各地市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举措,不仅对地方整体的保护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更进一步加强了全省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同时,各县(区)也积极配合省、市开展专利侵权案件查处和专项执法行动。此外,广东省拥有的灯饰、家具、皮革皮具、家电、五金刀剪、玩具、餐具厨具7家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全部设在试点示范城市或县(区),各中心高效运作,为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中国(佛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挂牌成立,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国(广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也将揭牌,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完成验收。保护中心的设立,使得快速审查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审核周期进一步缩短。广东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喜事连连,知识产权营商环境迈向新的高度。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0月,广东省知识产权系统共受理各类专利案件3812件,结案3245件;广东省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实现快速授权5200余件,办结专利侵权假冒案件1400余件。


  及时把知识产权市场盘活,让知识产权流通起来至关重要。“各试点示范城市大力促进知识产权运营交易和产业化工作,切实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知识产权运用取得的成绩,是广东各地市齐心努力的成果。”上述负责人介绍,在促进知识产权转化方面,各地市根据地方特色优化相关政策。其中,广州资助专利转化运用试点培育、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机构培育和小微企业项目。深圳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推出质押贷款的创新金融产品“微知贷”;打造知识产权运营“1+1+5+N”深圳模式,筹建南方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成立首支市场化运作的知识产权维权投资基金;建立专利保险推广平台。佛山制定《佛山市质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和《佛山市专利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实施“鲲鹏”和“乘龙”计划,为企业搭平台、建链条。中山成立广东省(灯饰照明)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并开展单一行业专利保险。湛江每年投入300万元资金,重点推动优秀专利转化和产业化示范项目落地……通过一系列措施,各地区知识产权运营工作硕果累累,全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示范城市、专利保险试点、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试点示范区、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服务试点、知识产权资产评估试点等一大批重点工作得以落户试点示范城市和县(区)。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广东省达成专利实施许可合同5.57516亿元人民币及2万美元。全省专利实施许可区域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地区,其中,深圳市62件,占全省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总数的43.97%;广州市23件,占全省总数的16.31%;佛山市21件,占全省总数的14.89%。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1月至10月,广东省专利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当年累计195.59亿元人民币及0.83亿美元。本报通讯员 江秀珍

 

(编辑:晏如)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