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持续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文章来源: 天津日报
发布时间: 2019/3/4 13:24:00

  2019年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摘编)


  一、2018年工作回顾


  (一)全力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


  坚持把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政治之责、发展之要,主动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着力推进“五个协同”。推进产业协同。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呈现集聚发展态势,累计注册企业941家,京津合作示范区、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武清京津产业新城等承接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速,一批总部机构和优质项目落户。推进创新协同。科技成果展示交易线上平台建成运营,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西青电子城等项目进展顺利。与京冀联合组建了一批创新联盟,协同开展了一批重大技术创新项目。推进体制机制协同。通武廊“小京津冀”60项合作协议和12项重点工程加快实施,三地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全面深化。实施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制度,实现了人才职称资格互认互准。推进环保协同。区域大气、水、土壤协同治理不断深化,实现了规划、标准、监测和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四个统一”,引滦入津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协同。津雄城际纳入国家规划。京滨、京唐铁路加快建设,天津至北京新机场联络线前期工作加速推进,4条高铁通道联通京津双城的交通格局正在形成。对来津北京牌照小型、微型客车限行实行同城化管理,京津冀交通“一卡通”覆盖全部公交和地铁线路。天津港大港港区10万吨级航道建成使用,天津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2360万人次,增长12.3%,航运服务中心正式运营。


  (二)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体经济进一步壮大。一汽大众华北基地、丰田新工厂等一批高水平项目竣工投产。


  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腾讯、华为等大数据中心和新松机器人、中核质子医疗、三峡新能源等项目相继落地,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性产品产量快速增长,集成电路原片、服务机器人等产量实现倍增,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6%,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7.6%,滨海高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出台了支持智能科技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人工智能形成了以“天河一号”超算、曙光计算机、飞腾CPU、“银河麒麟”操作系统等为代表的自主安全可控全产业链。全面完成“三去一降一补”年度任务,深入实施新一轮中小企业创新转型行动。制定实施全市钢铁行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方案,完成51个工业园区清理整合。战略性新兴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占全市经济比重进一步提高。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引进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科无人机应用研究院、人工智能军民融合创新中心等10家国家级科研院所,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中国核工业大学、血液病和中医针灸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相继落户。“天河三号”百亿亿次超算原型机研制成功,12英寸半导体硅单晶体打破国际垄断,水下滑翔机下潜深度再创新高。新增市级科技型企业7000家、规模超亿元科技型企业200家,科技领军企业达到5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000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0.2件,全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居全国前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提升。推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创新产品138项,设立百亿元智能制造财政专项资金,依托海河产业基金打造千亿级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基金和项目群、3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母基金群。融资租赁资产总额占到全国四分之一,飞机、国际航运船舶、海工平台等跨境租赁业务总量在全国占比均达到80%以上,全国首个飞机租赁区在我市启用。人才引育步伐明显加快。“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引进各类人才13.3万人,平均年龄31岁,其中技能型、资格型人才4.7万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在津投资兴业,急需型人才由企业家自主确定落户条件”的政策创新,受到企业普遍欢迎。


  (五)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现代都市型农业快速发展。启动实施小站稻振兴计划,菜肉蛋奶等主要“菜篮子”产品供给保持稳定。地产农产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位居全国前列。建成10个中以农业科技合作示范园区,开展100个规模化规范化设施园区和10个绿色循环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种源农业加快发展,建立了水产、蔬菜等6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开展“大棚房”问题“拉网式”清查整治,全市所有违规“大棚房”及占用农地的非法设施全部得到清理。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改善。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启动农村全域清洁化工程。积极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等专项整治,建成美丽村庄150个。大力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农药化肥使用量逐步下降,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超过7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7.3%。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开,蓟州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取得重要突破。农村普惠金融加快发展,建立了以种植业、养殖业、农民房屋、农民家庭财产为核心的农业保险制度体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启动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和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改造农村危房5000户,提升改造乡村公路500公里,全市所有建制村实现村村通客车。


  二、2019年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积极主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主动加强与中央单位和北京市对接服务,共同发挥京津冀城市群中心引领作用,制定实施支持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创新发展新一轮政策措施,加快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宁河京津合作示范区、武清京津产业新城、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等平台建设,促进滨海新区企业总部集聚区发展,推动中科院天津创新园等平台建设,开工建设国家会展中心等项目。


  (二)持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更大成效。加快构建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深入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落实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试点等政策,为企业提供更多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精心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自主可控信息、智能安防、大数据、先进通讯、智能网联车、工业机器人、智能终端7条产业链。实施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服务等“智能+”工程,建成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大力推进合成生物技术创新、化学药转型升级、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研发转化基地。积极培育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氢能源燃料电池等产业,打造石墨烯、动力电池新材料、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化基地。促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构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新高地。


  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进“互联网+智能制造”、大数据应用示范等工程,开展工业企业“上云”行动,推动冶金、石化、轻纺等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全力打好“三去一降一补”组合拳,加快钢铁行业结构调整,“一企一策”推动钢铁企业产能调整优化升级,坚决破解“钢铁围城”问题。完成60个工业园区的整合取缔,形成分布合理、特色鲜明的园区格局,引导和推进园区绿色、循环、低碳转型发展,坚决破解“园区围城”问题。继续开展中小企业创新转型行动。加快实施“质量立市”战略,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打响天津制造品牌。


  提高服务业层次和规模。进一步提高现代服务业占比,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大数据服务,创建国家级大数据产业集聚区、信息安全产业基地,推进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打造一批本地化、高品质的工业大数据、互联网平台。壮大专业化技术服务规模,做优工程设计、工业设计、创意设计,聚集一批大型设计企业总部和机构,积极申建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推进金街等高品位商业步行街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夜间经济示范区。盘活中心城区空置楼宇和小洋楼资源,引进更多智能科技、金融服务、创意设计、高端商务等总部机构。实施振兴老字号工程,重振天津老字号雄风。


  (四)持续用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加快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作用,积极吸引集聚各类优质创新资源。加快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天河三号”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国家级基础软件创新中心、现代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曙光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和一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落地建设,申建6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积极培育创新主体,建立高质量科技型企业入库机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争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打造一批中试平台,支持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挂牌上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600家。实施创新型企业领军计划,分级分类遴选一批“雏鹰”企业、“瞪羚”企业和科技领军企业,进行梯度培育和精准扶持,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龙头企业和“隐形冠军”。


  增创引才聚才新优势。深入实施“海河英才”行动计划,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团队+项目”,引育一大批急需紧缺的人才。推进“海河工匠”建设工程,构建名师带徒、大师引领、项目定制、工匠涵养的梯次式培养体系,造就一大批高品质技能人才,努力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优化人才绿卡制度,加快中国天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人才公寓建设,进一步拓展保障服务,努力将天津建设成为人才高地。

 

 

(编辑:李星仪 实习编辑:邵京京)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