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课堂:活态探寻蒙古族饮食“变身记”

文章来源: 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 2019/6/17 10:20:00

  “通过这节课,让我知道了蒙古族牧民的饮食主要以奶食品和牛羊肉为主,也知道了我经常吃的酸奶、奶皮子是怎么做出来的,了解了这些蒙古族传统美食背后的文化。”来自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九中学的学生李彬全如是说道。


  同学们品尝蒙古族传统白食。 刘文华 摄


  14日,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九中的学生走进非遗课堂,活态体验、见证了蒙古族传统“白食”的制作,学习、探寻蒙古族饮食文化。


  蒙古族传统饮食分为“红食”和“白食”。“白食”即蒙古族奶制品,蒙语音译为“查干伊德”。2014年“查干伊德”制作技艺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非遗课堂上,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制作蒙古族传统白食“嚼克”。同学们品尝着桌上的蒙古族传统白食,老师则为大家讲解因地域及生产生活方式不同所形成的蒙古族独特的饮食文化。同学们在吃与玩中,活态了解蒙古族传统饮食文化。


  此外,同学们在课上还学习了“哈达的礼仪”、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进一步了解蒙古族的传统习俗文化。


  非遗课程的主讲老师徐福玲告诉记者,希望通过这些蒙古族传统美食,来激发学生们学习蒙古族文化的兴趣,进一步启发他们探索蒙古族的历史,增强民族认同感,从而更好地将蒙古族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陈峰)



(编辑:李星仪 实习编辑:邵京京)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