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志让“天府之国”更美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19/11/8 6:38:00

  香糯可口的凉山马铃薯、晶莹剔透的合江荔枝、椒麻无比的汉源花椒……在2019四川省地理标志精准扶贫工作会上,一件件地理标志产品让人目不暇接。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天府之国四川,地理标志已经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助力精准扶贫的有力武器。

 

  近年来,全省上下培育区域公共品牌,立足现代农业品牌化,突出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支持甘孜州圣洁甘孜、阿坝州净土阿坝、遂宁市遂宁鲜等区域公共品牌商标注册申请工作,为农业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凉山州大凉山’‘净土阿坝’‘圣洁甘孜等区域品牌已成为贫困地区群众脱贫的重要支撑。四川省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深耕品牌建设

 

  四川省西昌市凉山彝族自治州(下称凉山州)是四川省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如何通过商标品牌、地理标志帮助其脱贫致富,成了一项难题。为帮助凉山州尽快脱贫致富,我们将推进地理标志工作作为服务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坚持为实施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打基础、增动力。凉山州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王进介绍,他们充分挖掘和掌握各县市地标资源,积极对大凉山农产品品牌进行培育及宣传,不断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形成了凉山独特的品牌发展模式。截至2019年8月,凉山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总数达39件,凉山葡萄”“凉山马铃薯等产业产值达320亿元。

 

  为保障已被核准注册的地理标志商标品牌的有效管理、规范使用和防御保护,实现用活一枚地标、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标,我们多方努力,探索出了适合凉山的发展模式。王进说,他们不断规范地标的使用,推行统一的使用规范、质量标准、合同范本和要素标识,加强地标及其产品包装物的印制监管,严厉查处未经授权许可擅自使用地标的行为,并积极推广地理标志+龙头企业+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将地理标志、企业资源和农户资源优化组合,努力提高农产品市场化的组织能力,有力推动了当地地标品牌产业化发展。截至今年6月,凉山州办理侵犯商标权案及其他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29件,罚没金额17.01万元。

 

  近年来,随着商标品牌战略及地理标志精准扶贫的不断深入实施,地理标志商标已成为四川省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实施精准扶贫的一个突破口,带动了一方经济发展。

 

  为进一步提高全省的商标品牌及地标扶贫意识,四川省还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地理标志商标精准扶贫工程的通知》,并在省定88个贫困县实施地理标志商标精准扶贫工程。目前,四川省已构建了全省地理标志商标梯次培育库,入库梯次培育地理标志305件,构建地理标志行政指导联系点31个,其中88个贫困县建成联系点22个。截至今年6月,88个贫困县新增地理标志商标81件。

 

  助力脱贫攻坚

 

  为进一步深化脱贫攻坚工作,四川省全力实施地理标志商标精准扶贫工程,深入开展商标富农工作,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相关工作,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地理标志商标品牌,为地方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撑。

 

  出生于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的80后荔枝小伙袁海通便是地理标志商标的受益者之一。合江县有很多留守老人,他们需要子女在身边陪伴和照顾,加之家乡的荔枝产业也需要有知识、有见识的年轻人才能得到发展,同时家乡的创业政策也很好,回家乡创业,是不错的选择。袁海通说,2012年,他放弃在深圳从事了8年的证券业工作,回到家乡成立了合江县润泽果业专合社,种植合江荔枝,开启了他的创业之路。在创业过程中,他意识到,要想做好合江荔枝这个产业,必须解决组织化程度低的问题。

 

  为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袁海通利用在企业工作的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出果树量化入股,销售收入分红的新模式,即农民以果树或土地入股润泽果业,由他负责统一改良、管护、销售,所有费用由他承担。此举解决了荔枝分散经营带来的杂乱散问题,以紧密利益链接机制,推动集约化发展,农民收益增长明显。

 

  如今,合江县润泽果业专合社管理的荔枝达5600亩,核心基地1000亩,产业辐射带动农户1200余户,其中贫困户116户,长期用工20多人,季节性用工150多人,年用工量超2000人次。2018年合作社年销售收入1300万元,成员户均纯收入增收60%以上。

 

  为进一步发挥地理标志带动精准扶贫作用,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开展,四川省印发了《关于创新扶贫产品销售体系促进精准脱贫的意见》,对开展贫困地区扶贫产品公益性集体商标注册工作做出安排部署,并制定出台了《四川扶贫集体商标扶贫产品认定办法(试行)》《四川扶贫集体商标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等,《四川扶贫集体商标标识使用细则》有序开展公益品牌管理运维工作。2018年12月,四川扶贫集体商标正式在12个类别注册成功,这也是我们在全国成功注册的全省性、公益性扶贫集体商标。 四川省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有21个市(州)的1485家企业和3382个产品通过审核被授权使用四川扶贫商标,其中88个贫困县审核通过915家企业,用标产品数达2155个。此项措施切实提高了地理标志产品的总体技术含量及品质,进一步壮大支撑了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发展,有效提升了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知名度。

 

  地理标志保护是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内容,其核心工作是保护和传承,在地标产品、专用标志、地标商标方面,四川省有着先天的优势,我们将履行好保护和传承的核心工作,按照两个最严的知识产权保护要求,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切实做好地标保护工作,服务四川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四川省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本报实习记者 舒天楚)

 

 

(编辑:高云翔)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