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专利法实施35周年——回望专利法诞生的往事人烟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20/4/1 22:14:00

   1985年4月1日,专利法正式实施,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整整35年过去了,当我们再次回望专利法诞生前的那段往事人烟,不禁感叹早期知识产权工作者为开拓新中国的专利事业而砥砺前行的坚韧与执着。今天,我们就选取宋永林、郭寿康、段瑞林、夏淑华、胡明正、赵元果、汤宗舜和朱晋卿这8位专利法起草小组成员每人的一段小故事,记录他们与专利法的情缘,以纪念专利法实施35周年,致敬知识产权拓荒者。

 

  宋永林

 


  宋永林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他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职位借调至国家科委参加专利制度筹备工作。作为专利法起草小组的组长,面对社会各界的质疑、潮水般的压力,宋永林默默选择了承受。1982年8月,因工作调动,宋永林离开了中国专利局,但他对这项事业的热爱,始终未曾改变。

 

  郭寿康

 


 

  1978年底,当刚刚成立的专利法起草小组接到了“两个月内拿出专利法初稿”的任务时,郭寿康曾经感叹,此事如若成功,“恐怕是中外法律史上的一个奇迹”。这位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的法律学者亲自通过学习和实践见证了这一“奇迹”,并在之后的30余年时间里始终活跃在知识产权的学术舞台上,堪称我国知识产权法学领域的“泰斗”。


   段瑞林

 

 
  骑着自行车风雨无阻地奔跑于家和起草小组办公地点之间,起草专利法的过程中段瑞林的生活平淡而充实,妻子和自己每人每月62元的工资需要为全家六口人的生活提供保障,按今天的时髦说法,他也算是“月光族”。然而,这位曾在苏联留学回国后在北大任教的老师,和其他专利法起草小组的成员一样,仍是毫无怨言地一心扑在了工作上。

 
  夏淑华

 


  1980年6月,夏淑华以个人名义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主题为“制定专利法非常必要”的署名文章,在社会上引起了“小震动”。但与此同时,该文章也引起了一直都对起草专利法持否定态度的部分部门的强烈不满。面对对方以起诉为要挟的无理要求,夏淑华当场断然拒绝,以自己的亲身举动为专利法“正名”。

 

  胡明正

 


  作为我国最早接触知识产权工作的相关部门,来自贸促会的胡明正是以法律专家的身份加入到专利法起草小组的。在专利法的“长征”之路上,胡明正从亲身参与法律制定,到欣慰地看着它颁布、实施,其后他自己也以国际许可贸易工作者协会中国分会秘书长的身份继续参与到中国知识产权事业的不断前行之中。1998年,胡明正成为专利法起草小组中第一位溘然离世的前辈,但在他的心中,从来都没有和中国的专利事业分开过。


  赵元果

 


  从专利法起草小组启动,接触专利工作开始,赵元果就默默地整理并珍藏着相关史料,他是历史的参与者,同时也是记录者,参加工作的多年间,赵元果甘当中国专利史料的保管员,每次办公室搬家,赵元果都像宝贝一样地必须带上他那几箱子资料。如今,赵元果被很多业内同行赞为“中国专利制度的活字典”。

 

  汤宗舜

 


  原本在西安外语学院担任英文教师的汤宗舜,之前曾在剑桥大学学习法律,解放初回国后在政务院法制局工作过。他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国,很多人把“专利具有垄断性”作为反对建立专利制度的理由。“专利是私有制社会的,专利权人强调对专利技术的垄断性,我们社会主义的国家怎么能要垄断?”汤宗舜说,但即便面对各种质疑和指责,专利法起草小组的成员们依然坚定信心,高效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

 

  朱晋卿

 


  在与专利法起草小组结缘之前,朱晋卿的经历不可谓不坎坷。他曾以优异的成绩赴美留学,也曾在联合国合作总署工作,为报效祖国,新中国成立后他只身回国,却被安置在了合作社朝内菜市场当售货员。直到中国情报研究所成立专利馆,到处搜罗外语人才时,朱晋卿才被调入,负责国外专利文献翻译。(文字/张海志 崔静思 摄影/张海志)

 

 

(编辑:晏如)

  

  (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