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扶贫攻坚一线见闻”专栏|地标造就“黄金茶”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20/4/21 13:35:00

 

 

   湖南省保靖县是出了名的国家级贫困县,隶属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近年来,保靖县认真贯彻落实产业扶贫精神,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题,不断加大产业项目建设和行业管理力度,大力实施保靖黄金茶产业扶贫,探索出了一条依靠地理标志产业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实现脱贫攻坚的新路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好愿景正在秀美的湘西大地徐徐展开。


  重视传承发掘护“宝”


  “保靖黄金茶是湘西保靖县古老、珍稀的地方茶树品种资源,是保靖县独有的珍稀茶树品种。” 保靖县农业农村局“三品一标”业务负责人龙春华介绍,据县志记载,清嘉庆年间,传说某道台巡视保靖六部,路经冷寨河(现堂朗乡黄金村),品尝该地茶叶后颇为赞赏,赏黄金一两,后人遂将该地茶叶取名为“黄金茶”,该地亦改名为“黄金寨”。


  黄金茶外形紧结、微曲、白毫披露,色泽翠绿,有光泽,内质汤色黄绿透亮、栗香持久、滋味醇厚,回味甘甜、耐冲泡,具有“香、绿、鲜、醇”的品质特点,素有“一两黄金一两茶”的美誉。2011年7月,在保靖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保靖县茶叶产业开发办公室将“保靖黄金茶”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靖黄金茶的发掘保护和品质传承开启了新的一页。


  从1980年代开始,保靖县农业局就组织开展特异茶树种质资源黄金茶的研究,从自然留存的群体中选育出“保靖黄金茶1号”“黄金茶2号”等优良株系,同时完成制定了10个地方标准,涉及种性规范、种植、加工、冲泡等领域,为稳定传承黄金茶的品质及壮大产业奠定了基础。2006年,保靖县将黄金茶产业列为主导发展的农业支柱产业,让土家苗民脱贫致富成为黄金茶产业发展的目标。截至2019年,全县茶叶基地总面积11万亩,可采茶园7.5万亩,全年名优茶总产量800多吨,茶叶产业综合产值超过8亿元,利用“保靖黄金茶”原料生产的红茶、白茶、黑茶年产值近亿元。


  在保护区域从事黄金茶种植、加工、销售的生产主体近百家,48家生产主体参与实施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建设的试点,一批生产主体积极落实有机生产措施,茶叶有机认证面积超过6000亩,带动有机培管面积近4万亩,保靖黄金茶在传承品质与发展创新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径。


  产业政策点“石”成金


  2019年初夏的一天,吕洞山镇吕洞村村委会院子里人头攒动,村里116户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齐聚一堂,等待村集体经济扶贫开发示范园资金分红。吕洞村位于吕洞山下,全村共320户139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6户495人。2015年,在保靖县茶叶办的支持下,村里实现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利益连结,发动群众种植保靖黄金茶两百余亩,每年返还资金6万元作为村集体经济资金,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目前全村共种植茶叶2800余亩,依托保靖黄金茶,建档立卡贫困户顺利脱贫,茶农的腰包也会慢慢鼓起来。”龙春华表示。


  近年来,保靖县坚持以茶富民、以茶兴农、以茶扬县的理念,重点建设万亩示范园区,打造保靖黄金茶谷、保靖黄金茶岭和保靖黄金茶产业带。同时还出台了相关文件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种茶大户在发展保靖黄金茶产业过程中,通过委托帮扶、流转土地、劳务用工、鲜叶收购、技术培训等方式,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紧密建立起利益联结机制。截至目前已有35家茶叶合作社、茶叶公司、家庭农场与近1500户5000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尤其是28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直接带动了970户3500人增收,其中带动了400人实现当年脱贫。


  “通过培强扶优茶叶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健全贫困户与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充分发挥企业、合作社示范带动作用,助推产业脱贫攻坚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路子更宽了。”龙春华说。2020年2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告,保靖县实现了脱贫摘帽。“一两黄金一两茶”,满山青茶变成了真金白银,保靖茶农的日子也越来越好。(本报记者 李 铎)

 

 

(编辑:晏如)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