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非遗扶贫——从指尖技艺到指尖经济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20/7/21 11:59:00

  刺绣、漆器……这些散落在贵州民间的传统工艺品品种繁多、特色鲜明、风格突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贵州省依托丰富的非遗资源,通过鼓励建设扶贫工坊、文化传习所等举措,大力开展文化扶贫,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照亮脱贫之路。


  在这条扶贫道路上,不少非遗传承人成为脱贫带头人,在振兴传统工艺的同时,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龙禄颖和高光友就是其中的两位代表人物。


  “绣”出锦绣生活


  龙禄颖是贵州省施秉县舞水云台旅游商品开发有限公司创始人、贵州省高级工艺刺绣大师,也是黔东南州级苗族刺绣传承人。从小跟着母亲学习苗绣技艺,天资聪慧的她12岁便独立完成了长约10丈的绣片,并把它装饰在自己的长裙上。


  上世纪90年代,很多大城市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而从外面世界回来的龙禄颖发现家乡并没有大的改观,苗家姐妹的生活状态仍然和她外出之前一样。巨大的落差使龙禄颖下定决心,要让家乡发生改变。于是,龙禄颖辞掉国企出纳的工作,带着10多年的积蓄返乡创业。


  2006年,龙禄颖抓住家乡发展旅游业的契机,成立了舞水云台旅游商品开发有限公司。公司创立之初,在传承非遗手工技艺的同时,将传统文化与时尚元素相结合,创新外在形式,打造更容易被当下市场接受的产品,很快获得了多家文创公司的青睐。经过14年的探索发展,公司由一个最初仅有8人的手工作坊,发展到现在拥有1297名绣娘、年产值破2000万元的地方文化企业。


  为了将更多精美的刺绣技艺推广出去,龙禄颖开始扩展绣娘的队伍。身为从贫困山区走出来的苗家姑娘,她深知文化水平不高的苗族妇女就业的难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她开设绣娘培训班,教授刺绣技巧。培训结束后,龙禄颖在每个培训的乡镇村寨开设锦绣工坊,发放统一的刺绣材料包,让大家都成为公司的绣娘,帮助她们就业。几年间,参加过培训的绣娘达600余人,其中,贫困户占比达60%。这些绣娘农闲时去公司领样品,在家刺绣,交由公司统一收购销售。靠这种方式,许多绣娘每年能增收6000余元,舞水云台旅游商品开发有限公司也成了一家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的绿色企业。


  田兴妹是舞水云台商品开发有限公司的一名绣娘。她告诉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因为身有残疾,以前的家庭收入仅靠丈夫一人支撑。加入舞水云台的绣娘培训计划后,她通过闲时刺绣,平均每月能够获得2000元的收入,这让她对生活重拾希望。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像田兴妹这样的绣娘,舞水云台就有51人。


  “我们的企业走的是半公益半商业道路,在带动当地妇女就业增收的同时,也在客观上起到了激发苗绣传承、扩大苗绣传承的社会功能。”龙禄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一直坚持传承发展本地民族文化、帮助村寨妇女把技术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随着企业的发展,龙禄颖也开始认识到版权保护的重要性。今年,在贵州省版权局等的帮助下,龙禄颖公司创作的苗绣产品进行了网上著作权登记。她们把版权证书放置在产品宣传上,为企业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如今,龙禄颖创立的苗绣企业已成为贵州省集刺绣生产、销售、研发、培训、非遗传承等为一体的民族品牌省级扶贫龙头企业,2019年回收非遗绣品累计4.784万件,订单收购资金达956.76万元,参训群众户平均增收6700元以上,带动669户贫困户就业脱贫,实现造血式扶贫。


  14年舞水云台,大大小小的刺绣培训和生产基地在大山深处落户,千余苗家妇女涉足这番事业。“用一针一线,实现乡村振兴”,舞水云台扶贫工坊的初衷正在实现。


  “漆”出七彩之路


  大方漆器是贵州富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美术作品,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2008年,大方漆器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制作大方漆器是一个工艺复杂、工序繁多的过程,从设计、胎坯、灰地到漆地、装饰等过程,以及生漆收割、胎坯制作、漆器形成,一共有50多道工序,82个环节,且只能由漆器艺人纯手工完成。其中,纯大漆和皮胎等工艺是大方漆器所独有。


  高光友是国家级非遗——大方彝族漆器髹饰技艺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贵州省高级工艺美术师。他在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长大,1985年参加当地举办的漆器文化培训班后,经老师介绍进入国营漆器厂拜师学艺。在漆器厂师傅们的指导下,高光友一头扎进传统漆器制作技艺学习中,创新传承漆器技艺。高光友向记者举例介绍,通常漆器技艺中的快速堆鼓需要5天,他创新技艺使堆鼓时间缩少至1天,极大提高了漆器行业的制作效率。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营漆器厂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浪潮,逐渐失去了生产和发展的动力。朋友劝高光友放弃漆器转行,但他还是选择坚守。“除了喜欢漆器,还因为它是我们彝族人的传统文化,它的文化价值远远大于市场价值。”高光友说。


  2013年,为了更好地传承这一项非遗,高光友创立了贵州省大方县高光彝风漆器开发有限公司,吸纳了一批民间漆器艺人,专门从事漆器工艺品设计加工。由于技艺精湛,产品精良,高光友的公司很快就打开了市场,产品销量不断攀升,年产量3万件(套),实现年销售额563万元。


  市场供不应求,而大方漆器功夫细、出活慢,高光友决定招聘周边的贫困户学习就业。2019年,在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大方奢香古镇,高光友开设彝族漆器髹饰技艺传习班,专门招收精准贫困户传习授艺,共开设两个班次,培训人数60余人。


  刘江家庭贫穷,且患有脑梗多年,他的3个子女一直未实现就业,高光友便让他的子女进入公司的文化传习所学习手艺。刘江告诉本报记者:“在家门口既挣了钱,还学了手艺,真得很感谢高光友。”记者了解到,目前高光友的公司带动就业岗位18人,其中精准贫困户4人,辐射带动生漆产业就业160人。高光友表示,未来将加大传承授徒,让大方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发扬光大。


  高光友传承漆器文化发展的同时,带动了当地贫困户实现脱贫,获得了政府认可。2018年12月,由高光友组建的技能大师工作室被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命名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19年10月,高光友被评选为2019贵州省文化产业“十佳人物”,以表彰其为漆器文化产业和扶贫作出的贡献。


  龙禄颖和高光友的故事,是贵州省非遗扶贫的一个缩影。据介绍,截至今年6月,贵州省已建立3个“非遗小镇”、10个“非遗村落”和10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贵州省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已形成以点成线、连线成片的发展态势,成为非遗传承和带动更多群众一起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除了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近年来,为助推“非遗+扶贫”,贵州省还实施开展“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对70周岁以上的国家级传承人,实施抢救性记录工程等多项举措,加强非遗助力脱贫攻坚。


  “截至目前,贵州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共培训传统手工艺人10余万人。”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黎盛翔告诉记者,通过重点培养民族传统手工艺研发,在激发传承人的内在潜能的同时,还丰富非遗作品题材,拓展应用空间,解决发展难题。同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让传承人成为振兴传统工艺、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推动上万人依托传统手工技艺就业和创业,推动“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本报记者 侯伟)

 

 

(编辑:晏如)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