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不断的情缘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20/11/9 15:21:00

  用剪纸记录抗故事,传递战正能量;带创作的剪纸作品参会参展;创立个人剪纸博物馆,传播、传承剪纸技艺……在浙江金华,提到剪纸,詹东明这个名字再熟悉不过,他作为非遗传承人和浙江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华剪纸的故事,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出生于浙江省的詹东明,自幼在擅长女红的外婆的影响下,逐渐喜欢上了剪纸,尤其对风格优美、细致,线条多变,造型秀丽的金华剪纸情有独钟。我小时候的课外活动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家里也不富裕,剪纸成本低,小伙伴们就一起学着剪,剪完还要比比谁剪的更好看,再用自己创作的剪纸把文具盒贴的满满当当,非常有意思。由此,詹东明和剪纸结下了剪不断的情缘。

 

  1977年,詹东明参加工作后,虽涉足过不同行业,但和剪纸的情缘却不曾间断过。2002年,他一边工作,一边自掏腰包出版了《詹东明双喜剪纸作品集》,将妙趣横生的剪纸作品分享给剪纸爱好者。对詹东明来说,他对剪纸的热情似乎并不止于此,随后他还加入金华剪纸协会,与剪纸迷一同探讨、学习。随着我对剪纸学得越多、钻得越深,我渐渐发现从事剪纸工作的人却越来越少,剪纸事业如今只能靠一群退休老人支撑,金华剪纸的知名度大不如从前。为此,詹东明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开一家金华剪纸博物馆,让更多人了解和学习金华剪纸。

 

  怀着对剪纸技艺的满腔热情,2011年,詹东明辞去原来的工作,卖掉唯一的房产,全部投入到创立剪纸博物馆之中。同年11月20日,金华市剪纸博物馆正式创立。在博物馆中,除陈列有金华剪纸老人王风等大师捐赠的作品外,还展出了詹东明不同风格的作品。开馆近9年来,詹东明将大部分时间用在剪纸教学、创作和题材挖掘中,并在剪纸博物馆内定期开展剪纸艺术课。这是一个展示剪纸作品的场所,传播金华剪纸文化的阵地,也是我剪纸创作的工作室。剪纸并不是高收益的行业,加上自开馆以来,一直免费对外开放,因此博物馆多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但因为热爱,我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和付出。辞去工作办了博物馆后,詹东明可以全身心与剪纸再续前缘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创作出第一幅剪纸作品起,詹东明这一已历四十多年,并且勤不辍,在传承传统剪纸艺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剪纸风格和形式。现在,他创作的剪纸作品获得许多国内外友人的喜爱和收藏,在国内外的工艺美术品大赛中屡获大奖,还被邀请参加一些大型展会。不久前,詹东明就从浙江到北京参加了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现场演示剪纸创作过程。剪刀起,纸屑落,一幅精美的剪纸作品跃然呈现在他的手中。

 

  让更多人了解金华剪纸,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荣幸。希望有更多年轻人沉下心学习这门手艺,并将之传承下去,我也就安心了。采访尾声,詹东明表达了他的心愿。

 

  采访感言

 

  一把剪刀,几张宣纸,四十多年来,詹东明为金华剪纸付出了太多心血,即便病魔来袭,也剪不断他与剪纸的情缘。这些年,他在尊重传统、传承传统的同时敢于突破、大胆创新,让金华剪纸在新时代焕发出崭新魅力。一片片剪纸,一幅幅作品,承载的是詹东明心中那段缓缓流淌的金华时光,也承载着他对剪纸这一技艺的不懈追求。本报实习记者 王晶

 

 

        (编辑:蒋朔)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