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破解“卡脖子” 保护打赢“翻身仗”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21/4/1 9:51:00

专家热议加强育种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植物新品种权保护

 

  植物新品种权是农业领域重要的知识产权之一,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意义重大。24年前,我国正式建立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多年来,我国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市场秩序持续好转,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消息,截至2020年10月底,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权总申请量3.9万件,总授权量1.5万件。


  随着现代种业的不断发展,加强育种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对破解种业“卡脖子”难题,打造中国种业“芯片”,全力打赢种业“翻身仗”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技术攻关 建设育种创新体系


  “我国重大良种科研攻关实施五年来取得丰硕成果,通过政产学研用的共同努力,在种质资源筛选、创新和机收品种的选育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与国家需求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农业农村部玉米良种攻关联合体秘书长、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天宇表示。


  玉米是全球第一大作物,目前,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位居全球第一,产量全球第二。在王天宇看来,目前我国玉米种植还存在平均产量较低,水、肥、药等投入较高的现实问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方配合并通过长期技术攻关,培育出高产高效的玉米品种。


  王天宇认为,育种攻关创新,离不开建设现代育种创新体系,要发挥好常规育种优势,用好生物育种技术,加快培育高产高效、绿色优质、节水节饲、宜机专用等多功能、多样化的优良品种。同时,要意识到,当前我国在生物育种方面还有很多短板、弱项,要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为建设现代育种创新体系提供保障。


  “农为国本,种筑基石。”业内人士表示,建立“双轮驱动”的现代种业育种创新体系,形成公益性基础研究与商业育种紧密结合的国家种业创新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我国应聚焦加强种源基础研究,加固理论创新基础,突破关键育种技术,提供种源创新效率,创制优异原创种质,打牢品种培育基础、研制新一代品种,高质量支撑产品产量提升、打造国际种业集团,把握种业发展主动权等方面开展种业攻关;另一方面,需要加大推动全程机械化,生产数字化、绿色化,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化种植区域布局,生物育种产业化,种子企业的扶持培育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撑,为推动我国种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协同联动 强化制度保护成效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保护好农业植物新品种权,加强我国种子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是关系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武汉新洲区陈玉村党支部书记张文喜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农业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建议。在张文喜看来,我国种业存在如种业科研实力与成果应用不相称、种质资源保护和研究利用亟待加强等突出问题。他建议,我国应支持建设种质资源保护中心,改扩建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建立国家级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区域中心等。


  “2020年度我国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十大案例中,维权成功获得的赔偿均未超过50万元,且目前侵权赔偿额超过500万元的案例屈指可数,这与专利、商标、著作权以及不正当竞争领域的侵权赔偿案件形成鲜明对比。”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案例为权利人维权带来新的启示,但也同时折射出我国植物新品种权保护领域保护水平低、维权取证难、损害赔偿低等主要问题,应加强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制度体系建设,强化制度保护的机制和成效。


  “植物新品种权行政保护的责任主体不够明确,行政处罚程序不够明晰,跨部门、跨地区行政协作机制缺失等诸多问题还依然存在。”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植物新品种权侵权案件基本都会涉及较大的经济利益,在当前及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司法保护仍将是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主流途径,但行政保护子要主动作为,加强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的协同与衔接。


  加强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越来越成为业内普遍的关切。据悉,最高人民法院将在今年出台一部新的审理植物新品种权案件司法解释,严格依法保护种业自主创新。


  当前,世界种业已进入到“常规育种+生物技术+信息化”的育种新时代,对我国种业来说,这既是挑战,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时期,更需要建设现代育种创新体系,加强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制度建设。强化植物新品种权行政保护的基础支撑,创新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衔接机制,提升协同保护机制建设和成效,全面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法治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目标任务。(本报记者 李 铎

 

(编辑:晏如)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