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筑”学科之基 外“接”产业之需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21/4/7 10:53:00

  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让位于广东省江门市的五邑大学焕发蓬勃生机。日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全球教育机构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国际专利申请量的榜单,五邑大学进入前五十名。


  五邑大学如何实现全球排名的快速攀升?记者深入探访,了解到这所大学发生的知识产权故事。


  紧抓学科建设“承东启西”


  粤港澳大湾区汇集先进制造业,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五邑大学地处的江门市,是粤港澳大湾区“承东启西”的重要节点城市。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让五邑大学抓住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机遇,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形成联动。


  2020年,五邑大学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智能制造、新材料和生物大健康领域。这正是该校近年开展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求所涵盖的领域。


  谈及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件数从2019年的16件增加到2020年的65件,五邑大学学科与科技(社科)发展中心主任曾庆光表示:“扎实的学科建设和科研积累让国际专利申请‘水到渠成’。”


  近几年,五邑大学在上述三个领域共引进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0人、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创新团队8个,建有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等各类高水平科研平台72个,为开展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提供了人才和平台保障。


  目前,五邑大学与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会生产基地共建产业学院,与中车广东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共同开展轨道交通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与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共建“中德人工智能研究院(江门)”,与广东省科学院24个研究所协同合作,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发展。


  “我们还发挥侨乡地缘优势,主动加强与港澳高校的合作,在高水平科研平台共建、高层次人才资源共享、跨境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开展了紧密的合作。”曾庆光说。近几年,五邑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共建纺织新材料粤港联合实验室,合作研发创新纺织材料和技术,将双方优势有机结合,推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共同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服务。


  对接粤港澳“水到渠成”


  近几年,五邑大学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科研开展更加接地气,涌现出对接产业需求的高质量科研成果。


  “学校打破以往仅以论文形式体现成果的局面,以应用性为导向,通过鼓励提交高价值专利申请,带动科研成果与产业联动。”该校“柔性传感材料与器件”研究团队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该研究团队围绕其自主研发的触觉传感技术,从材料、算法和应用等领域布局了中国专利36件(获授权12件),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国际专利申请3件,组成了包绕式的专利布局,保证了该技术在相关专利群的保护下,占据重要价值地位。


  目前,五邑大学已将该专利群以普通许可的方式许可给广东天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该企业将在五年内投入2000万元研发经费,与五邑大学共同推动“一种基于碳纤维材料的柔性触觉传感技术”实现产业化。


  “科研成果的成功转化是衡量学校服务产业能力的重要指标,让已有成果的价值得到深度挖掘,促成转化为生产力,又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程度。”曾庆光告诉记者,开展专利布局有利于实现“科研成果—保护—转化”的正向循环,完成对接产业的“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该校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国际专利申请和通过其他途径提交海外发明专利申请的总数从2017年的3件增至2020年的160件,近3年专利转让及成果转化近400项。此外,五邑大学在人类重大疾病的创新药物、新材料、智能增材制造、数字光学芯片等20余个重点领域进行了国际、国内专利群布局。


  “创新成果成功转化后,研究人员可获得超过70%的经济收益。”曾庆光告诉记者,学校近期正在制定新的专利转化制度,以进一步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打铁还需自身硬’,科研成果质量决定了高校专利质量。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学校迈好学科建设第一步,在高质量创新基础上提交专利申请,保证了专利质量。”曾庆光说。(本报实习记者 苏 悦

 

(编辑:晏如)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