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产权报社会责任报告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21/5/31 17:27:00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会责任报告

(2020年度)

 

  目录


  1.前言


  2.政治责任


  3.阵地建设责任


  4.服务责任


  5.人文关怀责任


  6.文化责任


  7.安全责任


  8.道德责任


  9.保障权益责任


  10.合法经营责任

 

  11.后记

 

  前言


  1.媒体概况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是国家知识产权局直属事业单位,前身是中国专利报社。1989年4月1日,《中国专利报》创刊,1999年7月1日更名为《中国知识产权报》。现下设12个处(室),拥有1家全资子公司。


  我社具有报纸、期刊、网络出版及电视节目制作资质,建立了全媒体宣传平台。传统媒体有“一报两刊”:《中国知识产权报》、《创意世界》杂志以及与中华全国专利代理师协会合作出版的《专利代理》杂志;新媒体目前拥有4个网站、3个微信、1个微博、一个APP客户端。2017年,《中国知识产权报》入选第三届全国百强报纸名单,2018年新媒体被中国行业报协会授予中国产经媒体“微信原创传播力指数”前十、2019年获得“新媒体影响力指数”进步奖。


  同时,我社还负责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知识产权舆情平台建设和监测、知识产权影视片制作、知识产权新闻信息库建设等相关工作。组织承办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举办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层论坛等品牌活动。


  2.社会责任理念


  作为知识产权领域的权威、主流媒体,我社坚持政治家办报和党性原则,坚持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积极履行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在实际工作中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和出版方向,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我社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自觉主动履行社会责任,讲好知识产权故事,为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3.获奖情况


  2020年,我社获得了很多奖项荣誉:有2件作品在全国中小企业发展宣传报道优秀作品评选中获奖,8件作品在第34届中国产业经济新闻奖评选中获奖,2件作品在第32届中国经济新闻大赛中获奖,2件作品在中国行业报协会走基层优秀作品评选中获奖,还有6件作品获得地方奖项,共有5名同志受到有关单位表彰。


  政治责任


  1.政治方向


  我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和出版方向,高度重视导向把关,做好重大会议、重要活动、重点部署等宣传报道。


  围绕全国两会召开,我报除了第一时间以消息、图片等形式,报道会议重要内容外,还推出“两会特刊”专版,开设十余个专栏,全景展现两会重点、热点。我社新媒体各平台也同时发力,开设两会专题,创新报道形式,圆满完成两会宣传报道工作。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我社开辟了“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解读”专栏,对讲话进行深入报道和解读。


  围绕新春走基层、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脱贫攻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我社开辟了“新春走基层”“走进我们的小康生活”“众志成城 共同抗疫”“战疫情 我们在行动”“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中飘扬”“战疫日记”“战疫先锋”“战疫企业风采”“浪费为耻 节约为荣”等重要栏目。尤其是围绕知识产权助力疫情防控和支持复工复产,我社连续推出了30多期专题报道,共60多个专版40余万字。


  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开辟“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专栏及专版,从不同视角讲述各地以专利技术、商标、原产地地理标志为支撑的专利技术强农、商标品牌富农、地理标志兴农的生动实践,讲述全国各地知识产权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2020年共刊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专版7个。

 

 

  2.舆论引导


  一方面,关注知识产权重大新闻以及热点焦点,对于突发事件等,第一时间回应舆论关切,正确引导,主动作为。


  围绕“十三五”收官、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制修订、知识产权试点示范、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专利商标审查提质增效等重点工作,开辟了“回顾十三五展望十四五”“IP公共服务”和“IP强市建设进行时”等专栏。围绕民法典、专利法修改、著作权法修改等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推出专栏文章,被作为权威解读的样本在业界广泛传播。针对热点新闻郭敬明、于正抄袭事件的报道,上了热搜。


  结合舆情风险点和舆论热点进行前期研判,我社充分利用网、微、端等全媒体平台,针对非正常专利申请、恶意抢注囤积商标等突发舆情,有针对性地及时回应,有效实现舆论引导。


  一方面,贴近受众需求,创新优化报道理念、形式、内容、方法、手段等,推出一大批高质量原创精品。我社践行“四力”,找准知识产权宣传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贴近和服务基层一线,通过报、网、微、端联动,提升报道质量,创新报道方式,丰富传播手段,策划推出了一系列涵盖不同表现形态的新媒体产品,实现了文字图片、图文直播、短视频、H5、音频、MV等表现形态“全覆盖”,一批围绕重点、热点新闻事件推出的报道广为传播。我社报微推出的《“童”心抗疫》短视频、原创MV、《IP FM》语音播报,以及知识产权资讯网推出的“大国之变”等专题,也在业界获得良好反响。


  目前,我社约90%以上内容均为原创,且都为精挑细选精编的高质量精品。

 


  3.舆论监督


  我社始终重视舆论监督工作,主动对各领域不良知识产权现象开展监督报道。


  一方面,加强批评性报道,对社会上与知识产权相关不良现象进行揭批,抨击时弊,抑恶扬善。我报推出“IP评论”“专利星期三”“版权评论”等专栏,推出了大量针砭时弊的批评性报道。比如,《专利竞争也应敬畏生命》《低价卫生巾:自创品牌可敬,冒用品牌可耻》《禁差评换不来好口碑》等,引发广泛关注。我社新媒体也及时报道转载曝光知识产权领域不良现象的相关文章,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比如,针对恶意申请注册“方舱”“火神山”商标等现象,我社微信第一时间进行了专业、深入、权威的报道,透过现象看本质,得到广泛关注。


  一方面,加强调查性报道,通过记者深入采访调查,澄清谬误,还原真相,推动相关工作的改进和问题的解决。《中国知识产权报》聚焦产业热点,直面新兴产业背后的专利危机、文娱热潮中的版权乱象、创新企业的维权困境等,通过深入调查采访,刊发了一定数量反映和揭批问题的深度报道。《LED照明:产业繁华背后的专利隐忧》《亿元专利案敲响新能源汽车行业警钟》《华锐风电退市:创新后继发力成隐忧》等舆论监督报道,引起相关产业高度关注。

 

  4.对外传播


  2020年,我社还不断扩大对外宣传,积极向世界讲好中国知识产权故事,传播好中国知识产权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扩大对外开放提供良好舆论支撑。


  一是做好双语周刊报道。我社双语周刊已创办14年,每年出版50期,已成为对外展现我国知识产权形象的重要窗口。2020年,围绕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专利法修改、严格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保护外企合法权益等知识产权领域重点、热点,推出许多重磅报道,主动对外宣介,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外传播。尤其是推出的4期采访世界知识产权知名专家、学者的深度专访报道,在WIPO引起广泛关注。


  二是丰富网站相关报道。在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IP REPORT”栏目推出“图说中国IP”系列策划,发布双语图解,形象生动地展现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


  三是强化涉外服务。在智南针网上开辟了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专栏,发布海外知识产权实务指引手册6册,为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信息支持;搜集、翻译并发布海外知识产权动态信息400余篇;更新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及国际条约92部,新增相关国家及国际组织知识产权修法信息58条;组织举办智南针线上沙龙东南亚国家商标制度和实务专场。

 


  阵地建设责任


  1.融媒体矩阵


  我社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工作,积极建设“两微一端”,目前已经形成了“四网、三微信、一微博、一APP客户端”的融媒体矩阵。


  “四网”中,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主要提供知识产权新闻资讯服务;智南针网主要为企业提供海外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网主要聚焦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中国企业知识产权网主要为企业提供新闻、政策、服务等相关信息。


  “三微信”包括中国知识产权报微信公众号、智南针微信服务号、知识产权战略微信公众号。


  “一微博”是中国知识产权报微博。


  “一APP”客户端是IP客手机APP客户端。


  2.融媒体报道


  面对传播环境的变化,2020年,我社持续发力核心产品开发和新市场开拓,大力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探索构建新型产品内容体系,持续巩固知识产权新闻舆论主阵地。在做好图文等常规报道的同时,不断加强短视频、H5、图解、动图等可视化手段运用,不断推出原创精品等。全国两会期间,推出“IP FM”,通过播报方式播读新闻,有效促进了作品传播;围绕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创作推出了原创MV产品《来段RAP,知识产权小哥哥,绿色创新唱出来》等,生动的形式,丰富的内容,让读者眼前一亮。通过打造精品,我社各新媒体平台的社会关注度进一步提升:中国知识产权报社微信关注人数超过23万人,阅读总量超过350万次。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共上传新闻6500余条(幅),总访问量达3159.11万次,日均访问量达8.66万次。媒体融合工作的有效推进,使得报社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持续提升。


 

 

 

  3.融合采编平台建设


  推进媒体融合工作,技术平台建设至关重要。为进一步整合报社现有技术平台资源,2020年,我社完善了采编考核机制,升级了考核评优系统,引导优质稿件向移动端倾斜,同时,加强各新媒体平台功能开发,优化栏目设置,改进工作流程,不断提升新媒体生产力。同时,还制定了建设融舆情监测、决策部署、采访撰稿、编辑制作、多方发布、传播效果反馈等功能为一体,兼具移动化、可视化、便捷化等多重优势的媒体融合平台的初步方案。在现有情况下,做到了新闻采编全媒体运作、全终端覆盖、全方位服务。


  服务责任


  1.信息服务


  我社各平台及时准确刊播知识产权相关政务信息、惠民政策信息等,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我报除了开设“聚集专利法修改”“弘扬法治精神 普法学法守法”等专栏,深度解读法律法规,对公众开展知识产权法治宣传教育外,还动态报道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巡回审理、远程审理以及专利证书电子化等创新举措,为专利申请人、代理人、创新主体及社会公众了解审查动态、知晓惠民政策搭建平台、畅通渠道。此外,还常年刊登国家知识产权局政务公开相关信息,比如《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调整商标缴费流程相关事项的公告》《关于发布<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等各类公告,2020年全年刊登59条。全年刊登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公告337个版,刊登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口审公告65.7个版。我社新媒体平台也及时准确转发知识产权相关政务信息、政策信息等。知识产权战略网下设的政策频道和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和强国建设政策库、知识产权企业网下设的政策频道均及时更新。


  我社还关注百姓日常生活,从创新和知识产权的角度,对抗击新冠肺炎、灾害天气、春运、春节等进行了深入报道。如元旦春节期间,对国家知识产权局加强“双节”期间知识产权保护,增强人民群众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行报道;推出1个“特别策划”专版,从“逆行者”开启新希望、“备年货”品牌唱主角、“看春晚”创新凝巧思、“年夜饭”吃出家乡味、“拜大年”线上也温暖、“贺岁档”观影新体验等角度介绍在疫情面前,鼠年春节的别样年味等。


  2.社会服务


  一方面,我社充分利用微信、APP平台、网站,为用户提供问政、民生等服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报微、“IP客”客户端设有专利检索系统入口,用户可根据需要进行专利检索和审查检索。企业网设有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查询系统,用户可在此进行贯标企业查询。

 

 

 


  一方面,我社利用智南针网、微信号,为用户提供公共智库服务。包括为用户提供全球189个国家/地区的1339部法律法规,中文译本136部;13个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国家(地区)的知识产权环境概览;20余个国家专利与商标申请流程和费用信息;制作发布40册操作性强的海外知识产权实务指引。目前,智南针平台可提供全球20个国家、地区的63家海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285家国内涉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介绍及联系方式。


  智南针微信共设计3栏12个子菜单,涵盖了智南针网站的核心信息。智南针微信小程序“智南针宝库”“智南针问答”,可提供在线海外法律法规信息检索及在线专家答疑服务。

 


  3.公益活动


  我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在刊发公益广告方面,2020年,《中国知识产权报》刊发公益报道16篇,公益广告8个版。我社还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公益广告作品征集活动,开展中国知识产权海报创意设计大赛,制作知识产权宣传周海报,分发各有关部委、知识产权系统各地方局、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学校等进行知识产权宣传教育,这些活动很好地促进了知识产权知识的普及,提升了公众知识产权意识。


  此外,我社还积极参与社会援助与捐赠,助推乡村振兴。2020年提供20万元资金支持国家知识产权局扶贫工作,支出10.55万元购买湖北等地因疫情滞销商品及贫困地区产品。

 


  人文关怀责任


  1.民生报道


  我社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及时报道医疗、养老、教育、就业等民生内容。在《中国知识产权报》1版开辟“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专栏,集中推出系列报道,透过知识产权视角,生动呈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壮举。开辟“浪费可耻 节约为荣”专栏,沿着食物从田间到餐桌的脚步,探寻知识产权工作在减少浪费中发挥的作用,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浓厚氛围。开辟“知识产权助力现代农业发展”专栏,探讨现代农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链条上的相关难点问题和解决之道,以期助力农产品价值提升、农业企业走上市场化和商业化经营之路。此外,还关注全国范围内知识产权行业的就业情况,推出了《2019年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顺利收官——那些考生们不知道的事儿》《国家知识产权局评出首批知识产权师高级职称》《高校毕业生今年成为专利代理师可“先上岗、再考证”》等。我社报微开设“猎IP”专栏,提供相关就业信息;客户端下设招聘栏目,提供知识产权领域相关招聘信息。

 

 


  2.灾难和事故报道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社开设了很多专栏,挖掘专利等知识产权在助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中的独特作用,体现出充盈的人文关怀和责任担当。推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专题报道”专版等30多个,开辟了“众志成城 共同抗疫”“战疫情 我们在行动”“专利战‘疫’”等多个专栏,集中报道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在此次抗疫中所作努力,以及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对疫情防控、检测、诊断、治疗、药物研发以及复工复产各环节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此外,还关注地震、洪水等重大灾难和事故报道,挖掘抗灾新技术,传递科技抗灾、抚慰人心的正能量,策划了《跑在地震面前,专利筑牢防线》《专利助力地震预警更科学》;《科技筑牢防汛“安全堤”》《专利为汛情监测提供保障》《水上救援设备专利布局分析》等组合报道。

 


  3.以人为本


  在开展各类报道的过程中,我社一直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有态度有温度的报道,传达正确的立场、观点、态度,引导人们分清对错、好坏、善恶、美丑。尤其是涉及到脱贫攻坚、民生以及灾难事故的报道中,注重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关注人的情感、关注人的发展。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专栏及专版为例,记者从不同视角讲述各地以专利技术、商标、原产地地理标志为支撑的专利技术强农、商标品牌富农、地理标志兴农的生动实践,通过深入人物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一个个动人的致富案例,生动形象地讲述了全国各地知识产权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

 


  文化责任


  1.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闻媒体是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主渠道,我社一直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日常形势宣传、成就宣传、主题宣传、典型宣传、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中,在日常报道中树立正党风、淳民风、扬家风、树新风的价值导向,宣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通过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断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


  2.传承繁荣优秀传统文化


  我社注重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担当起传承传播繁荣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理标志等做了大量报道,对当地开发特色文创产品、挖掘特色产业助力经济发展进行了生动展示,对传承和弘扬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推出“走近非遗”专栏和专版,讲述我国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彩故事。2020年共推出19个非遗故事,推出1个“特别策划”专版,主题为“非遗:用温暖融化战‘疫’之冬”,记录疫情期间各地非遗传承人用传统文化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传递生命的希望与发展的力量的故事。此外,还推出“单词看地标”专栏以及地标专版,以中英双语普及地理标志产品知识,关注地标产品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2020年共刊登26个地标产品的故事。

 


  3.推动提升科学素养


  作为专注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的专业媒体,报道科技创新和文教事业发展等最新成就,是我社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2020年,我报对我国及世界重大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做了大量报道,比如刊登《星辰大海 熠熠生辉》深度报道,记录北斗三号成功组网背后的知识产权故事。同时,我报还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和知识产权知识,以推动科学素养和公众知识产权意识的提升。


  我社新媒体也及时做好有关科技创新成就等方面的报道和策划工作。如《“十三五”我国科技创新进展》系列图解,《读图:2018年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数据》。此外,我社网站、客户端还开设“知百汇”专栏,以图解形式普及科学知识;报微开设“商标小课堂”栏目,普及商标知识。

 


  新媒体代表作品:


  【“十三五我国科技创新进展】之《“十三五期间我国高新技术领域表现突出 》

 

  【2019国家科学技术奖】之《2019年度国家科技奖新亮点 》


  【特别策划】《图说:前四月我国新动能领域专利创造活跃——创新主体海外专利布局稳步发展 》


  【特别策划】《中国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知百汇|《聚焦新修改专利法之你问我答(一)》

 

  《商标小课堂来啦!一文解答商标业务网上缴费常见问题》


  安全责任


  安全刊播


  一是确保印刷质量,做到印制精美。在印刷方面,我社与正规印刷单位签订合同,对印刷标准、用纸品质进行明确要求,做到专纸专用,保证印刷质量。报纸外观整洁、干净、无脏污、糊版、压合印迹及折皱,无透印,文字及图片层次分明,清晰度高,墨色饱满适中,色相纯正,套印准确,印刷质量符合相关管理规定和行业标准。


  二是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确保安全刊播。报社制定了《报纸采编考核管理办法》,从制度的层面对责任编辑、主编、采编部门负责人、审读、总编辑等岗位的工作职责进行了明确要求,尤其是对审稿、审版、审校,每一道流程应该负起怎样的责任、违反了流程应该怎么处罚等都有明确规定。报社还制定了《中国知识产权报社重要稿件送审管理办法》,对重要稿件的审稿流程以及违反流程的责任追究机制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在实际采编过程中,如果把实操层面的每一道流程都计算进来,《中国知识产权报》刊发的稿件达到了“四审”,版面达到了“四审六校”。为了加强质量管理,2020年,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部门组成专家组,对《中国知识产权报》开展了专项质量检查,报社也专门组织了报纸质量检查工作。通过加强管理,提升了报纸采编质量。


  三是强化责任意识,建立应急预案。针对刊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导向偏差、采编安全、网络安全以及出版安全,主动查找漏洞,强化责任意识,构建责任体系,细化工作流程,设置风险监测、预警、防范以及评估机制,制定风险防控工作管理办法,对风险处置工作作出相应规定。


  2020年,我社无安全刊播事故发生。


  道德责任


  1.严格遵守职业规范


  在新闻采编活动中,报社要求所有新闻采编人员严格遵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并且制定了《中国知识产权报社防止虚假新闻管理办法》等,要求报社记者:一要严守新闻真实性原则,深入一线、到现场采访核实,坚持深入调查研究,报道做到真实、准确、全面、客观,不刊播虚假失实新闻;二是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有偿新闻和有偿不闻行为,不利用职业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利用新闻报道发泄私愤,不以任何名义索取、接受采访报道对象或利害关系人的财物或其他利益,不向采访报道对象提出工作以外的要求;三是强化导向管理,不刊播违背科学精神、伦理道德、生活常识的内容,不刊播各类低俗庸俗媚俗等劣质信息。坚决不做“标题党”,不传播低俗、八卦和惊悚的信息,不做低质信息的“放大器”。四是尊重原创,保护版权。作为知识产权媒体,报社高度重视版权,在转载他人作品前,事先与著作权人沟通,取得使用授权,并注明原文作者姓名、原文出处。


  2.维护社会公德


  坚持弘扬社会正气,维护社会公德。积极引导和激励广大采编人员践行“四力”要求,“走出去”“走下去”“走进去”,结合“走转改”“新春走基层”,深入乡村,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撷取生动鲜活素材,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弘扬社会正能量,讴歌美好心灵。


  3.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加强制度管理,接受社会监督。严格遵守国家新闻出版有关规定,要求采编人员采访时,主动出示新闻记者证。通过在报纸和网站上刊登电话热线等方式,受理举报投诉,接受社会监督,畅通沟通渠道。对于接到的咨询、反馈等,认真、热情给予回应。


  保障权益责任


  1.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我社高度重视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支持维护正常采编行为。对于采编活动出现的侵害记者合法权益的事情,积极调动力量,尽全力进行处理,切实维护采编人员合法权益。


  2.保障从业人员薪酬福利


  一直以来,我社高度重视人员管理和相关福利保障工作,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为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强人员招聘和聘用等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保障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了《中国知识产权报社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办法》和《中国知识产权报社聘用合同管理暂行办法》,根据规定,我社与招入的新闻从业人员依法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岗位薪酬,及时缴纳“五险一金”,依法保障其各项权益。同时,制定《中国知识产权报社考勤及休假管理办法(试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休假制度,加强休假管理。


  3.规范新闻记者证管理


  我社严格遵守国家新闻出版署《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新闻记者证申领核发工作检查的紧急通知》等文件要求,规范记者证申领、发放和收回。严格按照规定做好采编人员记者证申领、发放和年度核验工作,为符合申领新闻记者证的新闻采编人员办理申领新闻记者证。及时收回或注销调出、调岗、退休人员的相关证件。


  4.开展员工教育培训


  人才是第一资源,报社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员工教育培训,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长抓不懈。2020年,报社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各类学习教育,培训力度不断加大。


  一是开展强化政治素质培训。报社高度重视提升采编人员的政治意识,持续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在开展党员学习教育活动中,报社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作为重中之重,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论述、关于融媒体发展的精神,都开展了多次学习。2020年先后开展不同规模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十余次,参加人员覆盖了报社绝大部分职工。此外,还积极利用社会资源,专门邀请人民日报专家来我社为员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专题讲授。


  二是开展提升业务素质技能培训。报社通过开展新入职人员岗前培训、“新闻角”业务交流研讨活动、部门内部业务研讨交流等形式,广泛开展采编业务交流。此外,还组织编辑记者参加中国记协、中国行业报协会等举办的“记者大讲堂”“新闻茶座”等活动,提升采编人员的业务素养。


  三是开展干部队伍、骨干人才综合素养培训。报社积极组织干部队伍、业务骨干等,参加国家知识产权局等组织的外部培训,其中参加司级领导干部能力建设培训班3人次,局党校处级干部培训2人次,骨干人才培训6人次,组织人事干部培训3人次。


  合法经营责任


  经营行为


  一是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我社严格遵守法律,遵守网信、新闻出版等行政管理部门的规范性文件等,始终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恪守相关法律和新闻出版管理规定的底线;严格审查与自觉抵制有悖于社会公序良俗、涉嫌不正当竞争等广告投放行为;加强业务培训与学习,保证经营工作中对相关政策的正确把握,经营活动与广告发布无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确保合法合规开展经营活动。


  二是严格做到采编和经营分开。我社不断完善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单位内部规章制度,要求采编与经营分离,内容编辑权和出版经营权之间相互分离,编辑部门的内容生产独立于发行者、广告主、其他社会团体等的利益倾向,以确保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公平与公正,没有出现有偿新闻、有偿不闻、新闻敲诈等违法违规行为。目前,我社无驻地方机构,更无向其下达经营任务收取管理费用的情况发生。


  三是不刊播违法违规广告。我社进一步加强经营合同管理,强化风险防控意识,制定了《栏目协办广告》《宣传策划与咨询》等经营合作模式的规范化格式合同,防控经营工作风险点,保证经营合同、协议签订与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加强广告刊播审核,没有刊播过违法违规广告。


  后记


  1.回应


  回顾梳理上一年度和本年度履行社会责任情况,我社没有被网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行政管理部门或新闻道德委员会等行业组织作出行政处罚、通报批评等情况,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还需要改进。


  2.不足


  一是人才队伍建设上还存在短板。目前,我社采编队伍整体偏向年轻化,缺乏工作经验的新人比较多,工作能力难以满足当前新闻行业和报社快速、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二是媒体融合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近年来,我社一直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媒体融合的顶层设计还不够清晰,各平台间的融合程度还不够,流程再造也需要加紧探索,推出的融媒体产品还不够丰富。


  三是对外传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我社纸媒、新媒体均已搭建了对外传播平台,但影响力还不够,作品形式也较为单一,还需要探索创作更多适合对外传播的优质作品。


  3.改进


  一是全力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结合我社媒体融合发展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梳理各岗位职责,加强人才队伍培训,逐步完善绩效考核配套制度。建立内部人才交流机制,充分发掘人才优势,取其所长,避其所短,将合适的人用在合适的岗位。多给年轻人锻炼学习的机会,多压担子,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


  二是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加快新闻采编体制机制改革,打通采编相关部门,打通各个平台,优化内容,创新形式,探索推出更多融媒精品,打造出在业界有影响力的融媒品牌,力求实现新闻报道统一策划、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渠道分发、多元传播反馈的“大采编”目标。


  三是加强对外宣传和传播。主动适应国内外受众在语言及习俗等方面的差异,根据不同受众的喜好,创作不同风格的作品。聚焦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严格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保护外企合法权益等多方面成绩和进展广泛报道,客观真实呈现我国有效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国际形象,有效引导国际舆论。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