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南京高水平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新局面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21/12/29 17:14:00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系统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首次写入党的重大决议,充分彰显了新发展阶段下知识产权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切实把知识产权工作放在服务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定位和推进,努力开创高水平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新局面,更好服务支撑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建设,为知识产权强国贡献更大智慧和力量。


  坚持高政治站位,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南京实践”。南京市市场监管局以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指示论述相结合,与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相结合,与落实南京第十五次党代会 “在创新驱动、产业转型上做示范”的目标要求相结合,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知识产权事业发展阶段、发展模式和治理方式的转变,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加强顶层设计,持续推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不断完善南京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政策措施,落实《南京市“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编制《南京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纲要》;发挥长三角一体化与南京都市圈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优势,构建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格局;适时修订《南京市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建立健全保障科技自立自强、助力高质量发展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把知识产权工作作为构建良好创新生态、促进创新投入回报、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的重要内容,积极服务南京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树立新标杆。


  坚持高质量创造,打造知识产权培育“南京样板”。南京知识产权工作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目前已实现知识产权强省区域示范(创建)市辖区全覆盖,并连续三年作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成效明显地区被列入江苏省政府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激励。截至今年11月,南京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4.31件,位居江苏第一,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并进一步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0件的发展目标。


  为更加激励高质量的知识产权创造,将对照南京新医药与生命健康、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智能电网等八大产业链,持续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专项计划,形成覆盖1611家贯标企业、478家示范企业、17个专利导航示范区及89家高价值专利中心的梯度培育体系,强化中国专利奖等标杆引领示范作用,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充分发挥南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集中的优势,积极引导和促进知识产权专业丰富的科教资源转化为高价值成果,为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能。推广实施知识产权特派员制度,为更多的企业提供精准化指导,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和创造质量。切实加大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力度,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充分发挥高价值专利在重点产业中强链、补链、延链的作用,力争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知识产权。


  坚持高标准创建, 探索内外协同保护“南京经验”。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就是保护良好的营商环境。2021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创建工作,南京也成为全国首个省级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城市。以此为契机,把南京建设成为知识产权保护最严、知识产权运营最佳、营商环境最优城市,并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知识产权保护“南京经验”。进一步推广在全国首创的市场监管和司法部门共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分中心模式,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强化“诉调对接”,组建知识产权保护联盟,为创新主体提供网格化、多元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知识产权纠纷解决途径。加快保护中心建设、构建服务地方重点产业基础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快速通道。立足于南京“双循环”重要枢纽城市、“一带一路”交汇点城市定位,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并为海外维权企业提供资金补助,统筹推进知识产权领域国际合作和竞争。


  坚持高效益运用,彰显知识产权服务“南京特色”。知识产权运用可以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知识产权价值实现。


  依托南京区域特色、传统文化和自贸区开放优势,积极谋篇布局,完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持续推进证券化、质押融资普惠金融等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夯实“一核两翼多平台”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架构,构建全链条特色服务、全产业运营中心,建设完善江北知识产权金融中心,打造国家级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引领示范区。今年10月,首单证券化产品“江北扬子1期知识产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通过深交所成功发行,规模居全省第一。近期还将促成南京市与深交所签署知识产权金融专项合作协议,创新金融产品为优质科技企业拓展融资新渠道。


  同时,努力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大数据潜能和专利导航决策支撑作用,指导园区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完善“南京地理标志产品追溯平台”,提升“南京盐水鸭”“雨花茶”等地理标志品牌影响力和产品附加值;推进建设知识产权“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完善“质量小站”集成服务平台,打通知识产权服务“最后一公里”,推行知识产权“不打烊”服务、便利化服务等,把知识产权服务精准融入到乡村振兴、金融创新、营商环境优化等各领域、各环节。时新峰 作者系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编辑:晏如)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