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专栏|非遗传承新模式——AR锦鲤贺新春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22/2/10 13:47:00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春节期间,家家户户贴对联、买年画、挂灯笼、捏糖人,记忆中有非遗“老技艺”陪伴的年味醇厚悠长。


  如今,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进入AR(增强现实)网页相机,再对准指定纸质“杨柳青”木版年画,人们便看到一个萌萌的“虚拟人”骑着锦鲤跃然“屏”上,活灵活现地送上拜年祝福。科技与知识产权正为虎年新春增添别样年味。


  “泥饭碗”变“金饭碗”


  “您吉祥!见字如晤,展信舒颜。我的名字叫郎佳子彧,今年26岁……今年春节,我们联手国家级非遗项目‘杨柳青’木版年画向大家送去祝福。”在一份新年礼盒中,人们看到了一封来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郎佳子彧的亲笔信。


  年前,应深圳某科技公司的要求,郎佳子彧所在的春喜工作室联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杨柳青”木版年画传承人张宏为客户量身定制了超过1万份“杨柳青”年画套装的新年礼盒。


  郎佳子彧对非遗有割不舍的情怀。从4岁起,他便向父亲学习面塑艺术,至今已有22年。2021年7月,他获得北京大学硕士学位,带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期许进入百废待兴的非遗领域创业。“我和伙伴李启源、冯震佳一起成立了春喜工作室,尝试解决本土文化和青年文化融合、传统艺术多维度价值挖掘等问题。”郎佳子彧对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表示。


  去年中秋节,春喜工作室与一家科技公司合作尝试量身定制,让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兔儿爷”收获数千份订单,取得开门红。今年春节,在前期合作的基础上,春喜工作室再次多方联动开发“杨柳青”年画套装,并把知识产权牢牢掌握在手中。除了私人订制,郎佳子彧还创新方式把“北京面人郎”的制作视频放在网上,圈粉无数,其中仅微博就有87万粉丝。


  泥人、布鞋、剪纸、刺绣……许多非遗项目虽尚存在于现代生活中,但也日渐式微。“通过创新和科技手段开发非遗文创产品,是非遗项目传承与发展的破局方法之一。” 郎佳子彧希望,未来有更多的非遗项目在科技和知识产权的助力下找到生存和发展空间。


  AR年画“动”起来


  新春将至,晚上10点的广州市南沙地区阴雨连绵。在一间名为“壳间QUOGEN”工作室内灯火通明,随着鼠标错落有致的点击声,“杨柳青”木版年画一条寓意吉祥的锦鲤“活”了过来。


  刘佳琪是“壳间QUOGEN”工作室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去年11月,广东深圳一家科技企业找到刘佳琪所在的工作室,希望他们通过科技手段为虎年新春研发一款“AR木版年画”。双方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一拍即合。


  心之所向,行之所至。为赶在春节前推出这款别出心裁的产品,由8人组成的团队在一间不足30平米的工作室内,形成创新合力:刘佳琪和夏睿涵提出创意策划,陈泓熹负责AR创意编程,刘俊贤和李鹏波负责代码开发,朱奕霖负责技术美术……从体验设计到模型制作,从3D动画到材质渲染,从初步原型到真机适配,这一干就是55天,最终赶在春节前交付给客户。


  “我们致力于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的交互体验,希望创作虚拟数字内容,给年轻一代带来全新的文化情感体验。”刘佳琪介绍,“壳间”这个名字代表着对未来创意体验孵化的无限可能,英文的“QUOGEN”既是音译又是词根缩写,代表了“向未来发问”“用想象造未来”的团队精神。


  “在成立之初,我们就注册了商标。”刘佳琪说,注册商标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由于产品涉及很多AR原创技术,工作室未来将不断加强专利布局。


  文创登“台”唱戏


  虎年新春,一场关于非遗文创产品——《这是礼物》的发布会在线举行,短短几天内,引起广大网友关注。


  这场活动由OPPO青年创享团策划,邀请了多位非遗传承人和技术创新团队负责人参与其中,旨在通过技术赋予非遗项目新活力,从而吸引人们关注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


  “《这是礼物》的文创产品选用了非遗项目——“杨柳青”木版年画作为创新实验的基础原料,融合搭配AR技术,最终生成了‘AR木版年画’这一创新产物。”OPPO青年创享团策划人梅力对记者表示。


  创新是挖掘非遗文化价值的关键。非遗要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就必须为这些“老手艺”搭建新平台。


  从“兔儿爷”到“杨柳青”木版年画,2020年底,OPPO创立青年创享团,发掘了一个个非遗项目,使之不断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梅力一直奔走在非遗项目推广的路上。“只有让民间手工艺产品流通起来,才能在流通中找到生存发展的空间。”梅力说,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留住“老手艺”,发展“老手艺”。


  国内还有很多地方在通过科技创新手段追寻非遗记忆,传承优秀文化。例如,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政府投资60万元建设济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通过视频、实物、蜡像、音频、文字等形式对优秀非遗项目进行集中展览展示,再现当地非遗保护成果。


  在科技和知识产权的助力下,一些非遗项目正迸发出新的活力。(本报记者 陈景秋

 

(编辑:晏如)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