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砂治水 还原一泓清泉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22/7/4 16:45:00

仁创科技公司用专利筑牢砂产业基石——


  “一粒沙子看起来很渺小,但可以聚沙成塔,而我所做的砂产业可以变沙为砂,让荒漠沙源成为资源,变废为宝,为人类创造出更加宜居的生态环境。”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仁创科技公司)董事长秦升益自豪地说,作为一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仁创科技公司多年来深耕砂产业相关技术,用科技手段守卫绿水青山。


  深耕净水技术


  污水化清流


  步入北京龙潭西湖公园(下称龙潭西湖),映入眼帘的是一湖碧水、群鸭嬉戏,岸旁垂柳依依,顺着曲折的栈道来到湖心亭,仿佛置身世外桃源。自龙潭西湖重修开放以来,这里已经成了附近居民晨练、散步的必选之地。


  然而几年前,龙潭西湖并不像现在这样美丽动人。龙潭西湖所在地为城市雨污水合流方沟,每逢强降雨,雨水和各种生活污水在湖中汇集,严重影响了龙潭西湖的水质。


  2020年1月,北京市政府启动了龙潭西湖调蓄净化工程,北京排水集团与仁创科技公司合作,利用硅砂蜂巢储水自净化技术,使龙潭西湖水质达到地表水IV类标准,实现了从“臭味外涌”到“水质清冽”的华丽变身。


  “为彻底改善龙潭西湖水质,我们制定了‘宜蓄则蓄、宜排则排、宜净则净、宜用则用’的方针,按照‘涝水平衡、污水平衡、用水平衡’原则,打造了硅砂蜂巢单元科学组合的综合治水系统。”秦升益介绍,该技术拥有“一种透气防渗毯及其生产工艺”等28件专利,其不同于普通的蓄水池,兼具截污、调峰、蓄水、净化、用水五大功能,可根据气候特征、应用需求等,发挥错峰调蓄、净化回用功能,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在湖底及山体地下空间,我们应用‘砂基透水滤水、砂基透气防渗、硅砂蜂巢蓄水自净化’三大核心技术,参与设计、建造了6.2万立方米生态水处理设施,通过硅砂蜂巢微孔高效过滤、解离金属化学除磷、自然气脱法除氨氮等技术工艺,实现了雨污水自然净化。此外,我们在池底铺设了透气防水毯和活化透气柱,打通了大气、水体、地层的气流与能量通道,实现生物净化池无动力自然复氧,让池底的水也能顺畅‘呼吸’,破解了传统混凝土水池不能自我净化保鲜的难题。”秦升益介绍。


  据悉,龙潭西湖调蓄工程已于2022年4月7日正式通过验收。“现在,龙潭西湖清澈的湖水、优美的环境得到了游客的一致好评。”龙潭西湖管理处副主任杨平介绍,仁创科技公司的专利对龙潭西湖的湖水起到了良好的净化作用,龙潭西湖希望继续与他们合作,共同建设空气清新、水清岸绿、生态友好的环境。


  截至目前,仁创科技公司以砂治水的创新成果已在北京清河安宁庄、中关村国家示范中心等地开展应用,解决区域降雨积水难题,使得汇水范围内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85%以上,同步实现雨水收集、调蓄、储存、净化、回用等多项功能。


  完善专利布局


  “知产”变“资产”


  “创新是我们发展的源动力,我们意识到,知识产权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秦升益介绍,仁创科技公司成立于1992年,创立之初就组建了知识产权与法律事务部,1993年,公司拥有了第一件专利……30年来,仁创科技集团及其下属公司致力于砂产业相关技术研发,已拥有1000余件专利。目前,仁创科技公司已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作为一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仁创科技公司的发展之路离不开知识产权建设,知识产权工作贯穿了公司的全部业务环节。知识产权部门和研发人员无缝对接,从研发课题立项前检索分析至后续成果转化,知识产权部门全程参与,根据研发项目和技术方案进行现有技术专利信息检索、筛选、分析和对比,前期向研发人员提出合理化建议,避免重复研发、无效研发;后期则注重专利挖掘和布局,形成高质量、高价值专利组合,保护研发成果。


  同时,仁创科技公司不定期组织知识产权领域专家,对研发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提升研发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使他们了解知识产权的意义和价值,让他们更积极地把自己的想法形成技术方案。部分研发人员表示,通过培训他们更清楚什么样的技术方案可以提交专利申请,对于技术交底书撰写,也更有方向性与逻辑性。


  “政府主管部门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与帮助,是我们顺利推进知识产权工作的有力保障。”秦升益不无感慨地说。2014年,公司进行了知识产权贯标,结合国家标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量身定制了《仁创集团知识产权管理手册》,涵盖了公司发展经营的全部业务链和流程环节。为进一步激励知识产权的产出与运营,公司制定了《专利管理办法》《商标管理办法》,对专利和商标进行全球立体布局管理。公司制定出《知识产权预警应急处理办法》,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还专门外聘律师团队,共同进行知识产权保护。


  “我们始终贯彻执行公司‘以保密为基础,依法维权为主体,不断创新为保障’的知识产权战略方针,并将其融入公司发展运营的方方面面。”仁创科技公司首席知识产权官崔永平表示,自2015年至2021年底,公司经历了8起行政裁决案件,全部取得胜诉,累计获得了近1000万元的赔偿金,拿回了重要的工程项目。此外,仁创科技公司的专利运营工作也收获颇丰,自2015年至今,专利许可转让收入金额累计超过3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近6000万元,其中从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公司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金额累计约4000万元。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科学家钱学森最早提出了沙产业概念。我率领团队站在巨人肩膀上,不断探索与实践,将荒漠的风积沙资源化利用,以砂治沙、一举多得,把荒漠变为绿洲、良田。我们的愿景就是深耕砂产业,造福地球与人类。”秦升益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刘弘一)


  点评


  近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作为一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仁创科技公司聚焦点砂成“金”技术,以砂治水、以砂兴农,开创了生态治理的一条新途径,填补国内相关技术的空白,为解决长期困扰人类的沙漠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做出有益探索。(益 清)

 

(编辑:晏如)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