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之乡”版权故事多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22/9/26 10:45:00

版权产业增加值占山东潍坊GDP比重达8.02%,企业版权开发活跃——

 

  2022年上半年,山东省潍坊市作品版权登记超6万件,版权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8.02%。具体到版权产业,涌现出一大批创新活跃的企业,如山东华艺雕塑艺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山东华艺)就雕塑产品进行的作品版权登记达100余件,这些产品为公司带来6000余万元的营收;歌尔股份有限公司累计进行作品版权登记1000余件,公司今年一季度的营收达201亿元等等。


  这是山东潍坊在近期举办的首届潍坊市版权博览会上公开的一组亮眼数据,这组数据证明潍坊市斩获“2020年中国版权金奖——保护奖”实至名归。有着“风筝之乡”之称的潍坊,版权保护推动版权产业快速发展。潍坊市版权博览会期间举行了中央媒体“版权潍坊行”调研活动,媒体走进潍坊,探寻其版权产业创新发展之路。


  版权开发活跃


  潍坊版权产业蓬勃发展,在文创企业创新发展方面有充分体现。山东华艺是一家集雕塑艺术设计、制作、销售、旅游服务于一体的大型文化企业,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经设计制作了2000余座雕塑和几十万件青铜工艺品,产品畅销国内外,多件作品斩获大奖。


  “对于我们这样的设计创新型文化企业,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要充分发挥版权保护的作用。”山东华艺副总经理谭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们从2010年开始加强对雕塑作品的版权保护,截至目前,共申请设计作品版权登记332件,已获得版权登记100余件。


  与山东华艺一样,在潍坊,很多文化企业都在深挖版权“宝藏”,各地也加大对版权开发的扶持,推动地域版权产业发展。如青州市从版权开发角度,深挖版权价值。


  文创不仅仅体现为印制有城市或文物名称的产品,其核心价值还在于融汇城市特色与文化底蕴。青州市加大文创产品开发力度,相继推出了“汉代宜子孙玉璧”“状元福袋”“农民画系列”等非遗产品和文化旅游纪念品。


  “青州市成立了文创产品协会,开发出以‘峱’文创产品为代表的非遗产品、特色文化衍生品,打造‘峱’文化品牌,相关文创企业年销售收入超亿元。截至目前,今年青州市的作品版权登记数量为1100余件。”青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主任科员付伟表示。


  同样,高密市姜庄镇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扑灰”年画和泥塑的价值也得到深度挖掘。随着国家对非遗开发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非遗文化“活起来”也“火起来”。姜庄镇通过逐户走访、实地查看,建立传统文化从业者台账,帮助非遗传承人走出了一条“传承人得保护+群众得实惠+村集体经济得壮大”的共享版权工作成果之路。


  “通过版权赋能非遗,让镇里的特色IP‘泥叫虎’系列泥塑产品‘叫虎’‘摇猴’‘八仙’等走向全国。镇里还有效带动120多名泥塑艺人参与加工,每年可加工‘泥叫虎’系列产品40多万个,村集体增收20万元以上。”高密市姜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景泉表示,“家庭式小作坊”摇身变成了“家门口赚钱的小工厂”,版权工作的有力推进,打通了村民致富的渠道。


  版权保护创新


  版权企业的创新发展离不开版权保护,在潍坊,有很多这方面的生动案例。


  西瓜也可以有版权“身份证”。此次版权博览会上,山东潍坊郭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展位吸引众多参观者。在这里,不仅展示有众多西瓜包装盒,更有密密麻麻排列的作品登记证书,让人目不暇接。这些“身份证”的背后,是山东潍坊郭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深化版权保护意识的成功探索。


  “我们公司生产的‘郭’牌西瓜颜色翠绿,香甜可口,辨识度高,一个西瓜能卖到100元以上,且供不应求。因此,市场上也就出现了各种仿冒西瓜。”山东潍坊郭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由守昌表示,为了打破困境,“郭”牌西瓜拿起版权武器,他们总结育种、培育、风味甚至播种方式等经验,形成一系列生产标准,并推出相关课程等,通过版权的方式进行保护,建立起全链条保护体系。


  在潍坊,像“郭”牌西瓜一样尝到版权保护甜头的企业还有很多,山东梦金园珠宝首饰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在意识到版权的重要性后,他们加大了对版权创新、保护的投入。


  山东梦金园珠宝首饰有限公司连续6年蝉联“中国黄金珠宝销售收入十大企业”,他们设计的产品把黄金古法工艺和现代艺术相融合,深受消费者喜爱。“我们在推出一个新产品后,很快就会被盗版模仿,且维权难度大。”山东梦金园珠宝首饰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忠善表示,在意识到版权的重要性后,该公司成立了知识产权部,探索版权保护促进企业发展之路。如今,公司每年投入1000万元到产品开发和创新保护当中,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


  深化版权保护,不仅企业在行动,相关主管部门也在行动。据介绍,潍坊在全省率先开展“版权进乡村”试点行动,执法力量下沉一线,打击乡村侵权盗版。


  昌邑市有“中国丝绸之乡”的美誉,早些年,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纺织图案侵权盗版情况并不少见,很多纺织企业深受侵权困扰。“对此,昌邑市加大对纺织花纹布侵权盗版的查处,近3年共查处纺织印花布侵权盗版案件22件,成功调解纺织版权纠纷16起,标的额达260万元;行政处罚印花布侵权案件6件,没收、处置印花布4.2万米、印花布衍生制品3868件,涉案金额37.8万元。”昌邑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刘岩表示,这些案件的查处,在保护版权权利人合法利益的同时,也净化了版权市场,促进了当地纺织品市场健康发展。(李 伟)


  (编辑:田伊慧)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