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华: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建设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16/3/15 16:40:00

  农业品牌是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标签。农产品品牌化的过程,就是实现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种养、标准化控制、产业化经营的过程。推进农业品牌建设,优化农产品有效供给,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但在民革中央监督委员会副主任、江西省政协原副主席陈清华看来,我国农业品牌建设仍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产业化率不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强,产业链不长,农产品精深加工不够;营销手段单一,特别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进行品牌扩张的力度明显不够;没有形成部门合力,争创农业品牌的扶持资金,以及标准体系建设、基地建设、市场建设、市场监管和营销、专业人才培育、农超对接和电子商务等工作分散在农业、工商、科技、林业、质监、商务等众多职能部门,而且许多工作都是在部门层面定位、谋划和推动。


  对此,陈清华建议,首先,我国要加快农业产业及其品牌标准化体系建设。一方面,要结合“十三五”规划的制定,认真谋划农业品牌的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国家农业品牌发展政策体系和中长期规划,加快推动农业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的转变。另一方面,抓紧建立和完善统一的有机、绿色、无公害等主要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和生产标准,建立农资电子监管追溯网络平台,突出抓好行业论证、综合论证、社会论证、国际论证和农资产品归口经营管理,积极引导企业规范标识和推广条形码,着力建设一批省市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其次,鼓励支持地方政府对主要农业品牌进行整合。比如,江西可以围绕茶叶、油茶、水果、水产、大米、畜禽等主要农产品,抓紧建立主要农产品历史、规模、现阶段销售、专业合作社等台账和数据库,大力开展以品牌为纽带的资产重组和生产要素整合,推动国家级农业名牌的数量和质量在“十三五”时期迈上新台阶。


  第三,加强农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包括建立一批农产品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和农业专业合作社;出台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带项目、带资金入股农业企业;加快构建“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及网络销售平台,整合现有线下渠道(O2O模式),引导农业企业与知名网络营运商等建立战略合作伙伴;依托农业生产基地、高铁高速路网等推进“淘宝镇(村)”和电子商务示范县建设。同时,相关部门大力开展商标知识普及宣传工作,积极推进一批曾经写入“县志”的老牌产品注册商标,着力推行“公司+商标+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以自然资源、经营资源和产品资源的优化组合促进“一村一品、一品一标”的形成。(冯飞)
 

(编辑:汪诚)


(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