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技术”处理地基各种“疑难杂症”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16/12/13 15:51:00

  世界从来都不存在空中楼阁,即使万丈高楼,也是从一砖一砖慢慢垒筑起来的。而地基则就是建设工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论是处理“杂填”、“软弱”、“湿陷”、“液化”、“膨胀”,还是具有“腐蚀介质”、“地下水”以及“大厚度”建筑垃圾、块石高填方疑难地基的处理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难题。往往由于方法的缺陷和地基工程的特殊,不但给工程造成了具大的经济浪费,而且还给工程的安全带来了隐患。


  目前环卫工程中的无机固体污染物(土、碎砖瓦、石、砂、工业废料、建筑垃圾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粉尘等),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随着社会建设的发展,这个问题将越来越严重,它们污染了江河海湾、城市农村、阻塞了道路江河。而西安长城岩土工程有限公司独创的新型地基处理方法孔内深层强夯法(DDC)技术 ,将巧妙地解决了这些“疑难杂症”。


  独特创新
具有非凡优势


  孔内深层强夯法(DDC)技术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不受任何复杂地质的制约,机械化施工程度高,施工质量容易控制,又能就地取材,如建筑碴土、工业无毒废料、素土、砂、砂卵石、毛石、粉煤灰、土夹石、灰土、混凝土等等都是DDC各种桩体的材料。它的成本之低,是钢筋混凝土桩无法比的。


  DDC桩在施工中噪音低,又不受气候条件影响。因此,采用DDC地基处理技术既解决了令建设者们头痛的复杂地质的处理问题,又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保证了工程质量,加快了工程进度,还减少了施工扰民等。而《孔内深层超强夯法》(SDDC)、《孔内灌注强夯混凝土桩》(DCP)、《地基处理设备》、《超压强自动打桩机》等系列专利更是在DDC技术的基础之上将地基界的难题一个个迎刃而解。


  使其具有可处理“各类疑难”地基;处理后“灰土桩”的复合地基承载力高;消除湿陷、液化,抗震效果好;具有“高压强”、“超动能”、“强挤密”的技术特征;处理地基深度可达30m或更深;施工效率高;用料广泛,凡是无机固体材料均可使用;施工公害小(噪音低、振动小、空气污染小); “变废为宝”,消除无机固体垃圾对社会的污染;受季节影响小等特点。


  巧妙构思
解决疑难杂症


  孔内深层强夯法(DDC)技术与其它技术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是通过孔道将强夯引入到地基深处,用异型重锤对孔内填料自下而上分层进行高动能、超压强、强挤密的孔内深层强夯作业,使孔内的填料沿竖向深层压密固结的同时对桩周土进行横向的强力挤密加固,针对不同的土质,采用不同的工艺,使桩体获得串珠状、扩大头和托盘状,有利于桩与桩间土的紧密咬合,增大相互之间的摩阻力,地基处理后整体刚度均匀,承载力可提高2~9倍;变形模量高,沉降变形小,不受地下水影响,地基处理深度可达30米以上。


  孔内深层强夯法(DDC)、“孔内深层超强夯法”(SDDC)、孔内灌注强夯混凝土桩”(DCP)等系列专利技术可以将固体污染物、建筑垃圾直接利用处理各类疑难地基,大大降低了人类生存环境的危害,对于处在改造、拆迁、建设中城市,这项技术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是一项绿色环保性质的技术,深受业内人士的赞赏。许多工程就是在垃圾场上施工,再向垃圾场要地。如北京、贵州、郑州、西安的一些厂房、设施、民居等工程实际就是在垃圾场上建起来的。该技术是集高动能、超压强、强挤密的自然科学的动力固结机理,或是化学凝固以及现代科技为一体的一种新方法、新技术。它处理“各类疑难地基”适应性强,技术效果好速度快,造价低,公害小,节约材料,节约能源,更重要的是它能将无机固体污染物“变废为宝”处理地基、净化环境、消除污染、造福人类社会。


  精心研究
创造现实生产力


  西安长城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司炳文教授积极大胆尝试将其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1992年,他以专利技术为依托,在北京注册了北京瑞力通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1993年,他远离舒适的家庭和天伦之乐只身来到家乡陕西这块热土,组建了西安长城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在西北14年的漫长岁月中,他率领全体员工全力投入西部大开发的洪流中,在为西部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的同时,更培养出大量的技术骨干和技术人员,也使许多以司教授专利技术做地基的桩基队伍脱贫致富,安家立业,为西部建设和人材发展方向做出了重大贡献。并且,在华北的北京、河北、天津、山西,中原的河南、武汉,华东的南京以及西南的贵州、东北的大连、朝阳,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等地区,为我国大型发电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巨型油罐、军事及民用建筑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并计划于2009年以前,通过联营合作和技术转让的方式实现该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并努力推向国际市场.并通过普通,独家,股份投资等技术转让形式让更多的力量投入到地基处理的事业中来。同时凭借陕西省专利局的政府依托严厉打击侵权行为从而起到规范市场的作用。


  由于最初进入市场就没有建立完善的专利安全保护系统,加之现在建筑市场上的地基处理单位鱼龙混杂,专利安全越来越严重的影响到公司的发展。更有甚者一些单位打着他们公司的旗号,为赚取暴利而不惜以建设方的安全为代价进行施工,从而出现了许多豆腐渣工程,这不仅仅是影响他们公司声誉的问题,更严重的危害到广大用户和人们群众的安全。


  为了规范市场秩序,陕西省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与公司围绕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遇到的各种情况开展了深入的探讨,并于2007年8月份联合陕西省知识产权局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项整治活动,至此他们也充分的认识到了知识产权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单位更应该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被聘为中国深基础工程协会理事的司炳文教授,他的系列专利技术已在北京、天津、大连、兰州、西安、武汉、宝鸡、洛阳、郑州、南京、贵阳、青海等数十个城市的1500多项工程中应用,解决了“各类疑难地基”的处理,尤其是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地基处理,不仅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而且其沉降值仅为国家规范规定值的1/40—1/30。


  据不完全统计,在其所处理的1500多项地基工程中,共利用建筑垃圾、工业废料约3750多万立方米。为国家节约共计约400多亿元,其中钢材759万吨,水泥1448万吨,能源(柴油)1132万吨,石子3180万立方米,沙子1639万立方米。尤其SDDC一个桩孔填30-60立方料,最高可达200立方米。他的“DDC”系列专利技术在环保事业上的贡献已远远超出了在地基领域的成就,随着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它给人类的贡献将是无法估量的。


  其发明专利技术和业绩也引起政府、新闻媒体、工程学术界及国内外一些行业专家组织的密切关注。《人民日报》、《各界导报》、《新西部》、《西北信息报》、《市场报》等三十多家媒体对他的技术成果先后进行多次报道,称他为“碴土桩之父”,他还被称为“地基处理大王”、“人类社会的清道夫”、“碴土桩之父”、“西部十大杰出创业者”。


  1999年8月,司炳文教授的发明技术经评定被列为陕西省建设厅1999年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并颁发了“陕西建设科技成果认证证书”。2000年9月,《孔内深层强夯法》技术被国家建设部《2001年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指南项目汇编》作为百项中的第二项收入,并向全国各省市建设部门发通知要求大力推广。2001年11月,司炳文教授被陕西《西部论坛》组委会授予“西部开发创业十杰”称号,并誉为“西部之子”。2003年8月,在昆明举办的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上,他的《孔内深层强夯法》(DDC)专利技术及西安长城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双双获特别金奖。


  2003年11月,在第52届尤利卡世界发明博览会上,司炳文教授的《孔内深层强夯法》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获评委会、专家委员会以两个95分的最高分,先后荣获比利时国王骑士勋章和五项国际尤里卡“金奖”。其中,第52届世界发明、研究和新技术展览会授予他及DDC专利技术“最高发明金奖”;罗马尼亚发明家协会授予他及DDC专利技术“拯救星球生态环境发明最高奖”并获罗马尼亚教育研究部“最高水平发明奖”;马其顿共和国工业产权保护局、马其顿发明家和创造者技术进步联盟授予他及DDC专利技术“生态环境保护奖”。在颁奖会上,评委会主席评论道:DDC掀起了一项技术革命,它保证了我们地球母亲的健康。感谢司炳文教授对下一代的关心,并诚挚希望此技术推广到全世界。尤里卡世界科技展览会主席认为:它(指DDC技术)在建筑、环卫领域方面意义重大。马其顿创造发明委员会主席赞赏道:它(指DDC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是科学技术研究方面的一座丰碑。欧共体经济合作部长赞称:DDC技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具有名副其实的“绿色工程”称号,感谢司炳文教授对世界的贡献。


  (编辑:石焱)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