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新闻 >
[欢庆十八大]民企成为科技创新中坚力量
发布时间:2012/11/8 10:52:00    新闻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对于中国民营经济而言,过去10年的科技创新进程中,既有奔腾慷慨,也有默运潜移;既有飞扬奋进,也有湍流曲折。

 

  “走出去”生机盎然

 

  2002年的中国加入WTO后的“反倾销第一案”,源自欧盟宣布对中国温州地区的打火机进行反倾销调查。温州烟具行业协会组织骨干企业应诉欧盟,诉讼最终以欧盟撤诉告终。在应诉中最活跃的温州商人黄发静,当选2003年度的“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当时的颁奖词是:“他以民间的力量推动公正的世界贸易秩序,最关键的是,他赢了。”为了使中国的民营经济实现更高层次的跨越式发展,早在12年以前,党和政府就提出了“走出去”战略,寄望优秀的中国民营企业,能够向产业链的“微笑曲线”两端转移,更多地专注于设计、研发、营销、客户服务等环节,通过拉长产业链,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提升企业价值链。

 

  由于“中国制造”整体水平大多仍处在产业链的中低端,利润率偏低以及这种高消耗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客观上要求民族工业必须进行自主创新、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打造更多的世界级品牌,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20056月,原奇瑞汽车工程研究院正式成为科技部“国家节能环保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地。此后的6年多时间中,奇瑞汽车取得了超过37.8万辆、连续7年中国汽车出口第一的成绩,并在俄罗斯、乌克兰、埃及泰国、乌拉圭等14个国家建成和正在建立着15个海外工厂。

 

  20103月,吉利汽车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瑞典哥德堡正式签署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的协议。这是国内汽车企业首次完全收购一家具有近百年历史的全球性著名汽车品牌,并首次实现了一家中国企业对一家外国企业的全股权收购、全品牌收购和全体系收购。它既是中国汽车业迄今最大规模的海外汽车收购案,也是本土汽车产业海外战略的关键性转折事件。至此,中国本土民营汽车集团正式拥有了豪华品牌,改写了中国汽车业无独立豪华车品牌与核心技术的历史。

 

  从帮腔到主唱

 

  来自各方面的数据,向我们诉说着近十年来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的骄人成就。近几年来我国自主创新的70%,国内发明专利的65%和新产品的80%都来自民营企业。

 

  调查显示,民营经济充满创新活力。研发投入逐年上升,且增长速度超过了国有经济和外资经济,占全国研发投入的比重不断提高。与投入一同增长的是私营企业的专利申请数,在“十一五”期间,私营企业专利申请数量已经超过国有经济。比较私营企业、国有经济和外资企业的研发投入产出可以发现,只有私营企业的产出比重一直高于其投入比重,外资企业的投入产出比重基本相当,而国有经济的产出比重大大低于其投入比重,这意味着私营企业的研发创新效率远高于外资企业和国有经济。

 

  “十一五”期间,国有经济申请一个专利所投入的经费是私营企业的3.95倍,外资企业是私营企业的2.10倍。也就是说,私营企业每申请一个专利所投入的经费只有国有经济25.33%,外资企业的47.57%

 

  记者从全国工商联获悉,近年来,民营企业500强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也日渐增强,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取得一系列突破。2011年,民营企业500强中有369家企业的关键技术来源于自主研发,占比达到73.8%;采用产学研结合方式的有291家,占比达58.2%

 

  民营企业对技术研发的持续高投入结出了丰硕成果。从企业获得科学技术奖项的数量看,2011年,民营企业500强中有16家企业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的企业达到74家,获得全国工商联科学技术奖的有12家。

 

  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制定权反映了企业技术水平在国内外同行业竞争者间的领先程度。2011年,民营企业500强中牵头制定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有109家,参与制定的企业有200家,民营企业500强对行业标准的参与度更为广泛。

 

  自主创新与转型升级

 

  几年来,深圳研祥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带领研祥人刻苦钻研先进技术,突破层层技术壁垒,把研祥集团发展成为中国特种计算机市场的龙头老大。研祥集团主导制定了中国工业计算机行业的国家标准,每年研发出的20%的产品是全球首创并拥有定价权。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陈志列始终认为,中国的民营企业必须自觉走自主创新道路,因为“创新是企业永恒的生命动力,做企业仅仅靠模仿,一定短命。”

 

  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民营企业自身的利益所在,那种靠赚点加工费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企业要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品牌和科技的附加值。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也是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我们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徐冠巨同时也表示,作为民营企业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战略如果没有科技创新能力的支撑,这个战略就是空的。我们要克服浮躁的心态,要有信心、有恒心、有毅力,不断创新特色、占领科技的最。”他同时也建议,国家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水平,和发达国家的投入相比,我国的科技投入经费占比有较大的差距。“社会媒体和政府也需要营造一种尊重科技知识的氛围,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让社会崇尚科技,企业愿意投资科学技术,科技人员勇于投身到科技事业中去。”

 

  徐冠巨也非常关注中小企业通过自主创新走向转型的问题。“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但是我们现在内部有压力,外部也有压力,转型升级的任务很重,政府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应该更有作为。”

 

  徐冠巨说:“中国的企业要具有全球的竞争力,那只有走科技创新、自主创新这条路。”

 

  未来可取四大对策

 

  采访中有关专家对记者表示,基于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存在的上述主要问题,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技术创新模式选择,当前我国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可采取如下四个对策。

 

  首先,民营企业要强化观念创新,抛弃陈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不断突破现有观念的束缚,完善自己的创新观念和创新体系,加快企业技术创新的进程。民营企业经营者应坚定以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发展的信念,鼓励竞争倡导创新。把企业的长远发展放在首位,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的战略重点,并贯穿企业发展的整个过程。这样才能提高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或是具有较高竞争力的产品,从而利于民营企业长远的发展。

 

  其次,建立健全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法治环境。这需要在已有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归类、修改、补充和完善,进一步明确其细则。尤其是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遇到的有关科研成果的定价方法、技术成果提成、技术持股、股票期权、职务技术成果的产权归属、技术中介机构的服务管理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的问题要做出相应的法律规范。

 

  第三,拓宽融资渠道,多方位解决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融资难问题。解决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融资难问题,需要政府、民营企业和市场监管者三方通过共同参与加以改善。首先,政府决策部门要正视市场法则,端正建立证券市场的目标和宗旨,为民营企业创造一个公平、健康的资本市场环境;其次,政府应当加强民营经济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建立健全创业投资机制,支持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允许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发行企业债券,鼓励金融机构开办融资租赁、公司理财和账户托管等业务,改进保险机构服务方式和手段,开展面向民营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创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民营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和区域性信用再担保机构。

 

第四,采用适当的创新模式大力提升民营企业自身创新能力。首先,选择适当的创新模式。如果采用模仿创新必须分析产品生命周期,成长期应当是模仿创新启动的最佳时机。其次,对创新过程应当加强管理,增强技术创新意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企业部门之间的协调,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对创新活动进行统一的管理,保证研发方向不偏离市场需求。第三,要加强对技术产权的保护,民营企业在研发初期,就要充分了解相关领域最新的进展情况,这样可以避免侵权纠纷,而且使研发活动起点较高,少走弯路。在研发过程中就开始进行申请专利的工作可以,这样可以抢得对专利保护的先机。创新成果产生以后,要注意对成果的保密,可以运用商标、技术秘密等多种知识产权保护形式,加强对创新成果的保护。

 

 

 

(编辑:刘珊)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