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开创知识产权新闻宣传新局面——2020年度中国知识产权报社新闻宣传通联工作会议纪实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20/11/3 10:25:00

  请大家佩戴好口罩。在会务人员的一声声提醒中,10月21日,2020年度中国知识产权报社新闻宣传通联工作会议在创新之城合肥召开。

 

  今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前来参加会议的近100名通讯员代表都戴上了口罩,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大家探讨如何做好知识产权新闻舆论工作的热情,也丝毫没有影响大家围绕提高新闻舆论引导力、提升新闻宣传传播力、发挥全媒体平台宣传功效等方面交流经验、建言献策。在如此氛围的影响下,秋天有些微凉的合肥会场也仿佛增添了一丝暖意。

 

 

图为会议现场

 

  勇担当 发挥喉舌作用

 

  作为一份传达知识产权工作方针、担当政策喉舌的报纸,《中国知识产权报》不断强化重大题材报道,深入策划、创新报道形式,及时高效通过专版、专题和专栏传递知识产权的好声音

 

  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创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推动同各国在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基础上开展技术交流合作。”“为了更好运用知识的创造以造福人类,我们应该共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而不是搞知识封锁,制造甚至扩大科技鸿沟……一年来,知识产权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更加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大场合对知识产权工作作出一系列新的重要指示。

 

  为此,《中国知识产权报》及时做好重大题材策划。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主场外交活动上关于知识产权的重要指示,推出专题报道,约请业内专家学者进行分析解读,为各地各部门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指示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下称《意见》),为做好新时代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本报第一时间做好报道与宣传解读工作,自2019年12月4日起,在本报头版位置开设强保护 重落实专栏,重点报道各地贯彻落实的好经验、好做法。北京、上海、四川、湖南等省市通联网络更是主动参与报社专题报道的策划,由各地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撰文介绍本地区贯彻落实《意见》的工作思路和举措,为更多地方开展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供了思路。同时,本报还约请了16位知识产权知名专家解读中央部署,开设知识产权保护专家谈专栏,为新时代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建言献策,在业界取得良好反响。

 

  我一直十分关注强保护 重落实这个栏目,在这里可以看到其他地方落实《意见》、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真招实招,很有借鉴意义。会议现场,一名通讯员告诉本报记者。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本报同样聚焦知识产权相关提案议案,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因为疫情防控需要,今年全国两会只能通过视频形式采访报道。会前,本报与黑龙江、江苏、上海、四川等省市通联网络密切合作,与部分代表委员提前取得联系,有力地保障了两会报道策划的顺利执行。除第一时间传达两会重要议题外,会议期间,报社还推出近10个专版专栏,重点展现代表委员履职故事,在相关地方通联网络的协调帮助下,以空中连线的方式围绕两会热点话题对话代表委员,推出一批权威独家报道,进一步增强了知识产权主流媒体的引导力和公信力。

 

  聚热点 延伸宣传触角

 

  多年耕耘中,《中国知识产权报》不但为创新主体提供了权威、专业、及时的知识产权新闻信息,同时,聚焦国际民生中的重点、热点问题,从知识产权的角度进一步挖掘内容、重点报道,服务我国经营发展大局。

 

  今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本报迅速调整报道重心,充分发挥各地通联网络的作用,依靠各地通联网络提供的新闻选题进行云端连线采访,择优刊发各地通讯员的投稿,连续推出30余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专题报道,打造了众志成城 共同抗疫”“战疫情 我们在行动”“战疫日记”“战疫先锋”“战疫企业风采”“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中飘扬等系列专栏,集中报道知识产权助力疫情防控和支持复工复产新举措新成效。报社采编团队和各地通联网络通力合作,推出了《来自战一线的答卷》《到社区去,展现担当作为》《把党员身份亮出来》《基层战疫一抹红》等一批重点报道,有力地展现了知识产权系统干部职工以实际行动投入战一线的使命担当。

 

  疫情发生后,我们坚持知识产权宣传主旋律,及时收集相关信息,第一时间做好报道,全面展示知识产权在抗疫和疫后重振中的作用。武汉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陈保国表示,武汉通联网络联合本报记者聚焦疫情防控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就知识产权在口罩、消毒液、防护服等防护用品的专项检查,从严从快打击假冒侵权专利产品、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等方面开展宣传工作。其后,双方就企业复工复产中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在优化营商环境、商标品牌建设等内容进行报道,展现知识产权为服务武汉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所做的贡献。在此期间,本报推出了《武汉:疫后重振 知识产权添动力》等多篇有深度更有温度的作品。

 

  我非常感谢报社记者,他们在疫情发生后一直在给我们鼓劲,让我们能够更好完成知识产权宣传工作。武汉市的通讯员潘露由衷地说。

 

  今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一年,同时也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本报开设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专栏,刊发了浙江省宁波市通讯员采写的《东钱湖旁 富农一方》等多篇高质量报道。特别是本报找准知识产权与脱贫攻坚的连接点,精心策划实施知识产权助力脱贫攻坚的新闻选题。在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之际,新开辟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专栏专版,从不同视角讲述各地以专利、商标、地理标志为支撑的商标富农、地理标志兴农、专利强农的工作成效,记录田间地头的感人故事。

 

  其中,本报围绕地理标志保护运用精心策划,同陕西省知识产权局合作推出3个地标专刊,深入宝鸡、渭南、商洛三地探寻地理标志产业发展状况,讲述各地培育地理标志产品带动一方百姓致富的故事。推出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核准改革试点进行时专栏,宣传报道江苏、安徽等首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使用核准改革试点地方的工作经验。

 

  一系列宣传报道让知识产权走进生活,让知识产权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走基层 展现地方亮点

 

  在会上,一批通联网络和通讯员获得了本报通联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表彰。紧随其后,在10月23日刊发的《中国知识产权报》综合新闻版上,刊登了2020年度中国知识产权报社新闻宣传通联工作会议受表彰的通联工作者名单,其中包括37名优秀通联工作者和88名优秀通讯员。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甘绍宁为优秀通联工作者颁奖

 

 

报社通联工作先进集体上台领奖

 

  每年我们通联工作体系都有同事获得报社颁发的奖状,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多年参与知识产权新闻舆论工作的一份情谊。青海省知识产权局四级调研员吴天增告诉记者。

 

  通联工作在新闻宣传工作中起着桥梁纽带作用。一年来,各地通联网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大拓宽了报社的信息来源,与报社记者形成有效互补,使新闻报道更加全面、鲜活、立体,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让报社的新闻报道更加为读者所喜闻乐见,知识产权新闻舆论主阵地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夯实。

 

  安徽知识产权宣传通联工作始终以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的焦点、热点、亮点为主要内容,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事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影响力。安徽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创新服务部部长陶平介绍,2019年9月,安徽省知识产权局与报社联合组织开展了壮丽70年 奋进新时代主题采访活动,展现了安徽省知识产权工作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成效。今年9月,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支持下,中央电视台、人民网、中国知识产权报等10余家主流媒体记者在安徽开展知识产权 竞争未来采访活动,多维度报道了安徽省知识产权工作的成就和亮点,营造了良好的知识产权舆论氛围。他表示,未来,安徽通联网络还将继续加大宣传通联工作力度,充分发挥《中国知识产权报》的舆论宣传主阵地作用,高质量助推安徽知识产权强省建设。

 

  本报围绕知识产权领域重点工作展开深度报道,在报道中有机融入各地工作成效。《厦门有家知识产权支行》《透过窗口看改革 商标服务再升级》《天津:知识产权保护,字当头》《云端广交会 知识产权来护航》等一批反映地方知识产权工作新进展新亮点的稿件登上报纸头版、头条;围绕知识产权强省、强市建设,开辟IP强省建设进行时IP强市建设进行时专栏,展示各地在知识产权强省、强市建设中取得的有益经验与典型案例,为探索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路径、推动高质量发展集聚智慧。聚焦专利转化运用,开辟专版专栏,以专利转化重大进展和突出成绩折射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取得的成就。《从看砖头到看专利,金融之光闪耀南粤》《湖南:以陪跑为企业助跑》《青岛:服务银企搭鹊桥 撬动融资助发展》《南京:深耕金融服务麦田》等一批由报社记者和各地通讯员合作采写的报道,全面展示了全国专利转化运用工作中涌现的典型案例。

 

  在工作中,我们积极探索构建以《中国知识产权报》等主流媒体为主,覆盖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全省上下联动的知识产权宣传模式,引领传播知识产权正能量,讲好山东知识产权好故事山东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党委副书记张忠强表示,该中心主动适应新形势,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将知识产权宣传工作上升到助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高度,积极构建知识产权大宣传格局。在这样的思路引导下,好作品纷纷涌现,如报社针对山东知识产权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刊发的《山东:知识产权成为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器》、围绕山东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开展的专题报道等,均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通过记者与各地通讯员的合作,知识产权新闻宣传工作在基层落地生根,进一步提升了地方知识产权工作的显示度。

 

  共筹谋 拥抱媒体融合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社长曹冬根在知识产权新闻宣传工作分组讨论中发言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副社长夏国红与参会代表一起赴创新型企业开展调研

 

  在我国全媒体传播向纵深发展的背景下,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知识产权全媒体传播体系,成为时代赋予知识产权新闻舆论工作新的使命。如何回答这一新的命题是会议探讨的热点。

 

  我们局官方微信号今年策划推出了北京市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十大典型案件解读等系列栏目,受到了广泛关注。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潘新胜如是说。近年来,报社在推动媒体融合方面与各地方局开展了深入合作,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的官方微信号运营工作就是其中的代表性工作之一。据潘新胜介绍,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组建了政务新媒体宣传矩阵,现有12个新媒体平台,制定了《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关于政务新媒体宣传矩阵管理办法》,固化了宣传员队伍,扎实做好新媒体矩阵的建设和管理,让北京知识产权宣传工作如虎添翼。

 

  在会上,很多通联工作者认为,不可否认,媒体融合让宣传手段更加新颖与多元化,但生动详实的知识产权相关内容始终是知识产权新闻舆论工作的关键。

 

  南京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华英表示,该局充分利用新媒体等传媒手段和媒介提高城市创新文化的传播力的同时,围绕重点工作打造知识产权新闻舆论阵地。一年来,结合在南京举办的紫金知识产权国际峰会、《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发布、南京市知识产权金融工作等具体活动或工作,南京市知识产权局与报社记者一同策划、报道相关内容,输出优质知识产权新闻内容,扩大了知识产权工作的影响力。

 

  实际上,中国知识产权报社已经开展了相关工作,拥抱媒体融合这一新的发展形势。本报着力推动渠道建设,目前,报社已打造了集报、刊、网、微、端、抖六位一体的全媒体矩阵,进一步加强了对各地知识产权工作的宣传力度,扩大了各地知识产权工作的宣传覆盖范围和影响力,全媒体平台的宣传功效得到了充分发挥。特别是去年与陕西省知识产权局合作开展地标三秦行采访报道活动,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网站和客户端的特色优势,在9天的采访报道活动中共发布相关稿件11篇,并配合陕西省知识产权局制作了《寻味三秦大地 发现地标之美》主题宣传片,进一步扩大了宣传报道影响范围。

 

  报社将深入发掘各地通联网络的信息优势和平台资源,加强沟通协调,有效利用各地通联网络现有的宣传平台特别是新媒体平台,将各地通联网络的信息优势和平台资源有机融入到报社的全媒体采编工作体系中,进一步提升报社的新闻选题、策划、采访、撰稿等工作质量,抢占全媒体时代知识产权传播的制高点。中国知识产权报社社长曹冬根表示。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几天的会期过后,各地的通联工作者们带着会上收获的交流成果奔赴各自岗位,他们将继续与本报一道,唱响新时代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主旋律,发挥主阵地作用,为开创知识产权新闻宣传新局面贡献自己的力量。(文字/本报记者 吴珂 摄影/本报记者 蒋文杰

 

        (编辑:蒋朔)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