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创新种子,成就强国梦想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19/2/1 11:38:00

  身披金黄色狮毛、头顶红绿不一狮头的舞狮少年们默契配合着,或翘首仰视,或低头回顾,或摇头摆尾,动作刚猛有力、惟妙惟肖;随着音乐节奏的响起,身穿红黄两色戏服的4个少女,干净利落地变换着一张又一张的脸谱,不时引来掌声阵阵……走进北京市昌平区南邵中学,一场精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正在进行着,传统文化带来的火热气氛让人忘却了室外寒冷刺骨的北风。


  “这是我们学校初一的孩子们在陶艺课程中自己动手创作的陶艺作品。”在学校多功能厅的展台上,一件件小巧别致的盘子、瓷瓶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南邵中学知识产权教师金旭介绍:“2017年,我们学校创设了陶艺课程。在陶艺课上,孩子们学习了灌浆浇筑、捏制塑形、上釉、烧制等制陶技术。在课堂实践中,他们大胆发挥想象,精心设计创作,赋予了一块块泥土新的生命。”


  “从2014年开始,我们学校相继推出了变脸、压花、高跷、陶艺等具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课程。通过将知识产权教育与创新教育紧密结合,学校探索出了一套结合创意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教育新模式。”金旭向记者介绍。


  “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学习既丰富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更让他们学会了要去传承与保护这些宝贵财富。”南邵中学压花艺术课程指导教师王玉告诉记者,“在我上压花课的时候,很多孩子一开始并不知道压花是什么,通过课堂讲解与实际操作,他们渐渐了解并喜欢上了这一门传统手工技艺。孩子们的口口相传,也让他们的家长、社区邻居们对压花有所了解。”


  “别看这件作品小,它里面可是有‘大文章’哦。”展台另一边,南邵中学学生王天赐向记者介绍了由他所在的小组制作的智慧校园模型。“我们设计的这一模型由led灯、自动小风扇、紧急呼叫器组成,在学校的教学楼里安装这些设备,可以为学校创造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美丽的校园环境。”


  “虽然一件作品从设想到完成需要经过不断反复的试验,但这也让我从中体验到了创新的乐趣。同时,我们也了解到要通过提交专利申请、版权登记等方法去保护自己的发明创造。”王天赐说。


  “在中小学全面开展知识产权教育,培养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这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今后,我们仍将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进一步探索知识产权教育的新模式、新路径,让知识产权为更多学子们的创新梦想而助力。”南邵中学校长殷宝振表示。


  采访感言


  一个个引人入胜的非遗节目表演,一件件精致创新的作品展示,都是南邵中学知识产权教育成果的体现。“少年强,则国强”,在青少年形成世界观人生观最关键的时期,播撒下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知识产权文化种子,在南邵中学这样一批学校知识产权教育的带动下,知识产权事业将后继有人,建成知识产权强国将指日可待。本报实习记者 熊花平

 

(编辑:晏如)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